人生几何?

我心中的诗经——采苓

2021-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月婷轩

诗经——风——唐风——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

毛传:“苓,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非。

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为(wěi伪)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舍旃(zhān瞻):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无然:不要以为然。

胡:何,什么。

苦:苦菜,野生可食。

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葑:芜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采黄药啊采黄药,首阳山顶遍地找。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轻信那一套。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苦菜啊采苦菜,首阳山脚遍地找。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跟随他一道。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芜菁啊采芜菁,首阳东麓遍地找。有人最爱说假话,切勿信从随他跑。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诗以采苓为名,何为苓,解释说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采苓即为采药,而药材专指苓,引以为苦,何意?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给诗意定下了宗旨。

诗分三章,重章叠句,而以首阳之巅、之下、之东而易其位,是否有所指。我们先从诗之字意来看。

诗首章以采苓起兴,次章以采苦起兴,未章以采葑,各有其意,苓解为怜与苦,自是诗意,也是诗旨。苦,即为苦菜,这里也可以解为明言苦菜,实为言苦。葑,为芜菁,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块根肉质,球形。所以,采葑,就要挖开土来采集其根。这里用以指不易发现的,藏于土中的东西。而首阳,是指山名。三章位置不同,说明其采集地点的变化,让文有一个动画的过程。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与\从:为,伪意。人们虚伪的语言,也就是谣言或谎言。苟,不能,不要。不要轻易去相信。与,是可以解为相信,但较之更上一步,为可解为采纳,接受。从,再进一步,听从,执行之。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舍,放弃,丢弃。旃,语助词。重复舍旃,一是诗句吟唱或是曲调需要,更有劝解,加强语气之用。这里的苟可解为实在,真实。无然,没有作用。全句的意思是,别去听从那些谣言啊,放弃它们吧,那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处。

人之为言,胡得焉:人,指传谣言的人,他们说谣言,到头来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人云亦云,何用啊。

全诗的字面意思大约就是这样,劝人不要听信谣言,所谓听信谣言之苦有如苓之苦,苦采之苦,听从谣言之人,可怜啊,最终受到伤害的是自己啊。而文之最后以胡得焉,正是劝告那些制造,传递谣言的及时收手,到头来又能得到什么呢。

学者多解以不要听信谣言,人心不古,世道险恶之意。又以最后一句来说明,人们如果都不信、不传谣言,那么将不攻自破,制造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诗序说:《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从诗序之解来看,诗可以从正反两面来看,诗序言刺,必有正意。所刺者为听从谗言,那么正者为远离小人,而亲君子,之所以刺之,表示尚有可救之道,刺之以为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