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往事之--漫谈绕不开的上海老城隍庙豫园
我始终都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就算有人是属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于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上海人的心目中,对老城隍庙(豫园)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感受与情愫,我就来写一写自己所知道的、心目中的老城隍庙(豫园)到底会是怎样的。
1998年5月下旬,大我五岁的亲大哥陆明结婚,在婚后的第二天阿姐瞿健玉进门探望父母以后,【备注:大哥的妻子按照称谓应该叫嫂子,但是父母是这个样子来认为的,要是我喊嫂子就多多少少显得有一点生分与疏远,况且嫂子的岁数又比我大,规定以后我一直叫她阿姐就好!】我赠送给她的一件小礼物就是由上海火柴厂同年发行的《豫园风光火花集》,在这本火花集的里面,总共选取有60处风景点,几乎把所有的豫园风景点都囊括其中,这些风景点又是上海人最最熟悉的。当时光走到2013年9月7日,国家邮政部门还发行有豫园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它的编号就是:2013—13T,四枚邮票分别是:(4-1)湖心亭与九曲桥,面值为80分;(4-2)大假山,面值为1.20元;(4-3)卷雨楼,面值为1.20元;(4-4)玉玲珑,面值为1.20元。除去发行有邮票以外,还发行有首日封、原地封等各种和豫园有关系的邮票,爱好集邮的我,还特意跑到邮币卡收藏品市场去购买豫园大版票。
我在说老城隍庙(豫园)之前,要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历史到底又会是怎样的?!它始建于我们国家历史上的明朝永乐年间,距今为止已经是拥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它的建筑样式是属于“南方大式建筑”“红墙泥瓦”。现如今老城隍庙(豫园)它的内主体建筑就是由“庙前广场”“大殿”和“元辰殿”……组合而成的。除此以外,在老城隍庙(豫园)的里面还有“华宝楼”古玩商城“宁波汤团店”“南翔馒头店”“春风松月楼”“湖心亭茶楼”“九曲桥”和“豫园”等各种类型的建筑,它的地理位置又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上海市黄浦区的方浜中路,它的东面到安仁街,它的北面连通福佑路,它的西面到旧校场路。【备注:“老城隍庙(豫园)”原先则是属于南市区管辖,在2000年时南市拆区被划归并入到黄浦区。】
在过去的时候,在上海这座城市有这样一句特别有名气的话语,这句话语也可以说是属于闻名全中国的名言,说道:“凡到过上海滩的人,要是没有去兜兜黄浦区南京东路步行街、逛逛南市区的老城隍庙(豫园),你就不能去说什么来过上海滩的,也就等同于你个人从来都没有来到过大上海这座城市哦!”……在上海这座城市里面的“南京东路步行街”和“老城隍庙(豫园)”景点,就好比是北京的“故宫”和“长城”、福建厦门的“鼓浪屿”、黑龙江哈尔滨的“太阳岛”……不管你是去出差公干,还是去某地旅游,要是就连某个省或直辖市最有名气的景点都没去看过一眼,就不好算你曾到过。
只要是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的个人或人群,自然就会知道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原先在上海南市区老城隍庙(豫园),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游玩景点。
不仅是如此哩,还依据我查询到的历史资料以后,还获知到这样的一条历史方面的信息,就在国人还不怎么知道“旅游”到底是属于什么的时候,对于大江南北的国人来说吧,全都是知道在上海这座城市的里面,拥有一座十分有名气的游览景点,是值得去看一看的,它的名字就是叫作“老城隍庙(豫园)”,还但凡是其他省市来到上海的个人或人群,也必定是要去老城隍庙(豫园)兜一兜的,品尝一下里面的各类小吃。每每只要是到国定假日,以及旅游季节的时候,就会有许许多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城隍庙(豫园)的里面也是人头攒动人挤人的,就算是在那些平常的日子里面,还只要是一到双休日的时间段里面,老城隍庙(豫园)里面照样会人山人海人挤人的。
就连土生土长、各个年龄阶层的男女老少,只要是在心里牵挂着老城隍庙(豫园),会抽空去老城隍庙游玩、“轧闹猛”、去吃吃老城隍庙(豫园)的各类中华名点小吃。还有不少的外国政要来到中国上海,也同样会去兜上一圈,品尝中华美食。譬如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老城隍庙(豫园)品尝过绿波廊的点心;2014年亚信会议期间,上海市政府就安排各个国家的第一夫人去老城隍庙(豫园)参观,领略上海人的人文历史和中华传统美食……
【备注:在上段文字当中的“轧闹猛”一词,它是属于一句沪语方言闲话,它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爱凑热闹、爱围观管闲事。】
在我的内心深处始终都存有这样的一个观点的,实际上来说吧,上海老城隍庙(豫园)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点在“欺骗”全国人民,全国人民“亦是被受骗上当”。但凡是名字叫做“城隍庙”或“老城隍庙”的地方,既并不是上海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也不是发源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当中,“城隍庙”或“老城隍庙”是属于一种道教文化,道教可以说是中国的国教,其他类别的宗教全部是舶来品,正因为道教是中国的国教,因此在每个省和直辖市的历史长河当中,曾经都建造有大大小小、不同样式与规格的“城隍庙”或“老城隍庙”,保留到今天的时候,全国稍稍有一点名气的城隍庙,还拥有五六十座之多哩。譬如说:就在“陕西西安都城隍庙”,留存到现如今已经经历620多年的历史;还在“北京市城隍庙”,它又被叫作“居庸关城隍庙”,留存到现如今已经拥有650多年的历史;更在“广东省广州市都城隍庙”,留存到现如今已经拥有630多年的历史……名气“乓乓响”全国人民都知道,很有可能还要数上海老城隍庙(豫园)。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大家称之为“70”后。7岁至16岁的时候,居住在浦东地区紧靠东海岸之滨、拥有800多年历史与“营造之乡”美誉名叫“高桥”的古镇上,这座古镇在很早以前就是属于由川沙县来管辖的,当时光走到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川沙县撤县设区,1993年1月,浦东新区正式成立(党工委和管委会),它就被划归为浦东新区管辖。
在我的小时候(孩童至青少年时期),和同龄人相比较而言,不是一个最好、最聪明的人,多多少少显得有一点点愚笨。生怕我拎不清爽搞不清楚,父母就一直在说:“‘老城隍庙’就是‘豫园’,‘豫园’就是‘老城隍庙’,‘老城隍庙’和‘豫园’这两组词语,既可以分开来说,也可以放在一起去说说的!”等自己长大以后,查阅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后,才明白并知道,实际上“老城隍庙”和“豫园”是两处地方(景点),“老城隍庙”里面又包含着“豫园”。
上海有一条黄浦江,它的全长大约有113公里,河道的宽度是在300米至770米之间,因此说黄浦江是“划江而治”的。在黄浦江的东面,就被称之为浦东,在黄浦江的西面,就被称之为浦西。我还能清楚地记得至少是在1994年以前,绝大多数住在浦东地区的市民,无论是去浦西游玩,还是到浦西去上班讨生活,来往于黄浦江两岸,主要依靠的还是“摆渡船”,就在当时还没有各种越江隧道与跨江大桥。每当一到冬季碰到迷雾天气,摆渡船还要停航,不管是浦西人,还是浦东人,往返于浦东和浦西之间,不是十分容易的一件事情哩!
在我7岁至16岁的年纪,只要是拥有机会父母就会带领我去浦西游玩的,尽管去浦西游玩一次不是十分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每年至少要去六七次,所游玩的地方就有四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是浦西虹口东汉阳路上大姨妈倪榴娣的家里和四川北路;第二个地方是浦西外滩;第三个地方是南京东路步行街;第四个地方是原南市区老城隍庙(豫园)。像这四个地方,到老城隍庙(豫园)游玩还是蛮多的。每次去总感觉这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情,又假使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去过,自然会向父母央求道:“上海去伐(不),到上海去伐(不)!”……
我还要想说的话语到底又会是什么呢?!这个就是--还是在那个时间段的里面,我和父母为什么每年到老城隍庙(豫园)去游玩的次数,就会来得稍许多那么一点点呢?!就是因为在当时的时候,还不怎么流行旅游的,也同样是没有旅游这样的一种说法的,上海老百姓知道“旅游”这个词汇,最早也是要从1993年、1994年以后才开始的,还因为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就可以去“孵”一整天,吃喝玩乐可以全部在里面解决的,不像到其他地方去游玩,总归有一点点的欠缺,是不能够保证“吃喝玩乐”一起解决掉的,吃喝玩乐就是要分开来去寻找的,还要是要分开来去寻找的话,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点的麻烦的,那倒还不如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来得好,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少花一点心思。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相对而言还是属于蛮便宜经济实惠的。【备注:这段文字当中“孵”的意思就是说:可以待在里面一整天。】
当我还居住在浦东地区最东端高桥古镇上的时候,对于上海市的交通来说就是属于并不是十分发达与快速便捷的,浦东地区的人去浦西游玩一次并不是属于十分容易的一件事情哩。在当时高桥古镇只有一部81路公交车是沿着黄浦江边往浦西方向开的,它的终点站是陆家嘴轮渡站,从终点站到码头还要走十分钟左右的路程,现在陆家嘴是金融贸易区,在想当年还只不过是浦东最最繁忙的码头以外,其他的什么也是没有的,它最最高的一天记录,运输来往于浦西与浦东的乘客达到过100多万人次,而且还是一天到晚24个小时不停歇的。
在上海还没有越江隧道和跨江大桥的日子里面,对于浦东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吧,基本上每次所行走的路线是这个样子的,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的话,就要先乘81路公交车到陆家嘴,只为能够快一点,在当时81路公交车是有大站车的,我们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就是乘81路大站车去陆家嘴,再转乘陆金线摆渡船到浦西,对面就是金陵东路轮渡站,走出金陵东路码头以后,也只能是步行去老城隍庙(豫园),先是从金陵东路走路到东门路,再从东门路走路到人民路方浜中路的交叉路口,等到走到人民路方浜中路交叉路口时,自然就是无限地接近老城隍庙(豫园),这个时间最起码也要去行走20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就在当时的时候,从自己的家里到老城隍庙(豫园)去游玩一次的话,单趟行程要是在十分顺利的情况下,最起码也要花费1个小时50分钟左右,慢一点的话就要花费两个小时10分左右。偶尔在某些时间段的里面,我和父母还会乘东东线摆渡船去老城隍庙(豫园),在浦东地区是属于东昌路轮渡站,对面浦西就是东门路轮渡站。
老城隍庙(豫园)是要区分前门和后门的,就在我7岁至16岁的时候,每次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基本上全都是从人民路方浜中路进去的,从来没有走过河南南路福佑路,所以始终固执地去认为人民路方浜中路是它的前门,其他进口通通都不是它的前门,只能算是它的后门,后来走过河南南路福佑路以后,又听到对老城隍庙(豫园)历史十分熟悉的友人介绍,方才知道以前是被自己弄错,河南南路福佑路才是老城隍庙(豫园)前门,以前行走的路线是它的后门。
依旧还是在那个时间段的里面,那些小男孩们和小女孩们也同样欢喜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的,只要是有去游玩就是属于十分开心的一件事情,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到底会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老城隍庙(豫园),还有这样的一个称谓,这个称谓就是属于“小商品的世界”,在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孩童玩具,在当时的老城隍庙(豫园),就如同现如今的义乌商贸城,不过,它的规模没有现如今的义乌商贸城来得多、来得大。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时候,所流行的适合小孩子们把玩的各种玩具,全都可以在老城隍庙(豫园)里面寻找得到的,在里面还拥有许许多多买卖玩具的店铺,还会去展(演)示各种玩具以及玩法哦,譬如说:就有马铁口做的各类小汽车、儿童气枪、上发条的跳蛙、上发条能飞翔的鸽子……
你还别说,在当时的时候我还亲眼看到这样的一类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有不少的小男孩子和小女孩子,吵嚷着要买自己比较欢喜的各种类型的玩具,还要是说家长或(外)祖辈始终不肯给自己的小孩购买的话,就会一直哭闹不停,喉咙始终都是“乓乓响”的,还会做出“消地光”躺在地上左右翻腾不肯爬起来,一直要等到买好以后,才破涕为笑爬起来开开心心的走,就有一些十分刁钻的小男孩子和小女孩子,只是去购买一样玩具来把玩的话,绝对是不行的哦,最起码也要有购买过两样玩具以后才肯罢休的,这还不算什么,有些小孩就希望玩具购买得越多越好。【备注:“消地光”这个词汇是上海崇明地区、江苏启东地区、江苏苏北等各个地区的方言俚语词语,它的意思通常就是指有人长时间地躺在地上耍赖、不停地打滚不肯起来。】
我的家庭因为经济并不是十分好的,只能是眼馋看看罢了,父母最多不会走动,让多看一些时间罢了。父母亲还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沪语方言,曰:“侬从生唻到学龄前,基本浪向侪是由外公倪根生外婆张榴妹以及大舅舅倪榴发带领大个,在此期间只要是有空,吾伲也会带比侬大五岁个亲阿哥陆明去老城隍庙(豫园)白相,看到玩具也会得眼馋,心里想也想要去买,但是伊心里向也晓得屋里向经济条件是属于邪气推扳买覅起,也顶多要求让伊多看半个钟头!”……
上面一段的沪语方言说的到底是什么呢?!最主要就是说,我还有一位大我五岁的亲大哥陆明,在他少年的时候,我的父母也同样会带领他去原先的老城隍庙(豫园)游玩的,在他小的时候(少年时期)也是欢喜各式各样的玩具,因为深知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的,也是买不起各式各样的玩具,最多只能是看看解眼馋罢了。
上海市黄浦区的“南京东路步行街”和原先南市区的“老城隍庙(豫园)”,像这两块地方我都去游玩过的,也全都是由父母带领我去游玩的,不仅是如此,我还曾经都有去拍摄过照片留过影的。
要是把“南京东路步行街”和“老城隍庙(豫园)”,这两块地方相互之间全都拿来做一个对比与比较的话,等到我实足走过弱冠之年以后,自己始终都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对于黄浦区的“南京东路步行街”来说,就是属于“阳春白雪”一类的,原先南市区的“老城隍庙(豫园)”来说,则属于“下里巴人”一类的。不管是身处在怎样的一个年代里面,全都是这个样子的,就连那些老一辈的上海人来说吧,也同样会和我是感同身受、拥有相同的观点。
在黄浦区南京东路步行街上,在我们国家的中华民国时期,就已经拥有四大公司,它们分别就是: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这些公司长久以来就是属于高大上一类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多数就是那些白领去游玩消费买卖商品的地方,只有某些需要撑一个门面的家庭,在偶尔的时候才会去南京东路步行街买一两套在极其重要的场合才去穿的“出客行头”。然而,老城隍庙(豫园)是属于“日用小百货世界”“各类小商品世界”和“吃货世界”,是比较接地气的。在老城隍庙(豫园)曾经还流行过一句沪语方言口号哩,说道:“只有侬自家想覅到,呒没做覅到个!”反正是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在里面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的,全都可以去买到的。在20年之前,由于我的奶奶王妙心年龄比较大,岁数已经达到70多岁,每天跑到小菜场买小菜,有一点不太方便,还感觉到有些吃力力不从心,需要一辆买小菜专用的小推车,家父陆吉良特意到老城隍庙(豫园)帮奶奶去购买过一辆专门用来买菜的小推车。
我在上段文字当中所提及的“出客行头”,就是属于一句老上海方言俚语闲话哦,它的意思就是说需要外出会客时所穿的衣服。
我还要想说的话语就是,老城隍庙(豫园)是属于吃货的世界,就不能不去说一说老城黄庙(豫园)里面的、各式各样的小吃和饭店哩,在里面的小吃真的可以说是十分丰盛数不胜数的,走进去以后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口水直流”,各式各样的小吃和各式各样的点心就有:“单档汤”“双档汤”、南翔小笼、蟹粉小笼包、开洋葱油拌面、排骨年糕、荠菜馄饨、重油煎馄饨、锅贴、生煎、春卷、宁波汤团、酒酿圆子、鸡鸭血汤、鱼丸汤、咖喱牛肉汤、油豆腐粉丝汤、发财鱼圆汤、三丝春卷、蟹壳黄、大肉粽、金腿小粽子、油条、豆浆、粢饭糕、萝卜丝酥饼、金腿萝卜丝酥饼、三丝眉毛酥、枣泥酥、发财元宝酥、果仁梅花酥、蝴蝶酥、叉烧包、素菜包、鸽蛋圆子、面筋百页、面筋塞肉、肉粽、大排面、芹香蒸饼、凤尾烧卖、净素菜包、冠顶饺(形状帽子)、蟹黄灌汤包、蟹壳黄、蛋黄印糕、鲜肉月饼……要是让我继续举例各式各样的小吃与点心,还可以排列举出长长的一长串哩!据查询到资料显示,现在老城隍庙(豫园)南北小吃达500种。
我为什么就要去举例各式各样的小吃和点心呢?!只因为我在前面的文字说到过的,在我7岁至16岁的时候是居住在高桥古镇上面的,国家虽然从1978年就已经开始搞起改革开放,还因为在那个时间段的里面,国家和老百姓还都是身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里面,买卖各式各样的商品、吃吃各式各样的小吃与点心,只要是面粉做的,还需要钞票、粮票和各种票证,绝对是缺一不可的。虽说在我当时所居住的古镇上面是拥有两三家饭店,名字叫做“德兴馆”“西街饭店”和“长兴馆”,就是没有一爿点心店的,是买不到早餐和各式各样的小吃摊点,基本上古镇里面的每户家庭全都是自己动手去做早饭的。据曾经一起共事过的同事陈建敏师傅说,浦东地区要去吃各式各样的早饭小吃点心,还要是沿着黄浦江边来计算的话,最近的地方也只有在原先高庙(庆宁寺),即现在的浦东大道金桥路,才可以去吃到哦,才有购买“包脚(角)布”、咸(甜)豆腐浆和“粢饭糕(团)”……
至今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和父母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时,虽说父母是属于普通的双职工,钞票赚得不是特别多,上饭店去吃饭根本是不可能的,想也不要去想,但是去老城隍庙(豫园)吃各式各样的小吃与点心,经济条件还是允许的。当年只要是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吃的最多的品种是如下七种小吃,分别是:生煎、锅贴、小笼包、大排面、鸡鸭血汤、咖喱牛肉汤和油豆腐粉丝汤。
老城隍庙(豫园)里面才总共只拥有三家饭店,它们分别就是:上海老饭店、绿波廊酒楼和春风松月楼素菜馆,我去老城隍庙(豫园)饭店里面吃饭,只是去其中两家饭店有吃过饭,分别是上海老饭店和绿波廊酒楼,是从2003年以后才开始去的,就算到现如今,也拢共只有去吃过四五次,而且五次还是和大学本科好友们一起去吃的!
第一次去的是上海老饭店,是因为读大学专科时结交的好友杨家(日为),【备注:读本科时也和他成为同校同学同一个班级。】他的儿子考进理想中的医科大学,还特意宴请同为大学专科好友张迎平,以及在读大学本科期间结交到的一帮好友。“上海老饭店”始创于清光绪元年,即:公元1875年,最初的名字叫作“荣顺馆”,它的地理位置在“海上明园”豫园旅游区内,有“品味源头上海菜,驻足百年老饭店”之美誉。最初的地址是在旧校场路上面,至1965年时搬迁到福佑路老城隍庙西侧,饭店十分有名气的菜肴就有:红烧肉、油爆河虾、虾子大乌参、水晶虾仁、松鼠鳜鱼、八宝辣酱、红烧鮰鱼等等。
后面的三至四次是和大学本科好友聚会吃年夜饭,是到九曲桥畔绿波浪酒楼吃的,“绿波廊”原先只不过是明朝嘉靖三十八年豫园西园的一座楼阁,它开业于明朝嘉靖年间,地理位置一直就是在老城隍庙(豫园)九曲桥畔,从来就没有搬迁过,原来它的名字叫作“乐圃阆茶楼”。当时光脚步走到1979年时,改名为“绿波廊餐厅”,这家饭店特色主要是以经营上海本帮菜肴、海派菜色和苏州风味的菜点。最最主要的各类名菜名点就是有“扇形甩水”“生爆鳝背”“蟹粉豆腐”“萝卜丝酥饼”“三司眉毛酥”“桂花拉糕”……好友之间每年总归会有好几次聚会,我们还相约以后还要安排到绿波浪酒楼。
我和大学本科一帮好友从2003年开始相交,走到现如今,已经拥有第16个年头,为什么我们会去选择到老城皇庙(豫园)聚会游玩、聚餐吃年夜饭呢?!只因为这些友人和我同样是这样来认为的,也拥有相同的感受,去老城隍庙(豫园)就可以孵一整天,等吃好中饭以后,还可以在里面逛逛游玩,外加交通也是属于十分方便便利!
我就算是计算到现如今的话,不管自己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的次数有多少回,每一次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的时候,“九曲桥”我也是必定是要去兜上一圈的,要是自己的兴趣来得比较高涨的话,则是很有可能还要来回去兜上好几圈,既是因为它身处在老城隍庙(豫园)的中心地带(位置)上,还是因为这座桥是属于汇通景园36个景点之一,顾名思义就是在说这座桥被分割成为九曲,而且还是曲折迂回的。就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九”是数字当中顶大的单数。
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文化当中,也同样是拥有“九九归一”和“九五之尊”这样的一种说法哩,古人也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这个数字“九”,它既充满着“吉祥”和“尊贵”的两层意思在里面;它还是属于一个“极其吉祥与十分有利的好数字”;它更是属于一种总结性与概括性说法;九曲桥的全长就有18米,它的宽度则是达到2米,整座桥的桥面全都是由“花岗岩”和“草白玉”构建而成的,除去我在前面所说的以外,就在桥面的下面还是一个大放生池,在放生池的里面,还饲养有各式各样的金金鱼,还会有不少的游客们,去购买一些适合金金鱼吃的食物喂给金金鱼吃,在桥的两旁还拥有廊亭的,在廊亭的两旁还拥有石桌石凳。整座桥从整体上来说吧,还可以用20个字来好好地去形容它的,这20个字分别指的就是--“雕刻精美”“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和“巧夺天工”。根据相关的历史专家们经过严谨的考证以后,还说过九曲桥还拥有两绝哦,每年只要到中秋佳节以后,还能够拥有“九曲印月”和“曲桥泛鲤”之奇景。还让我查阅到一条有关于“九曲桥”的信息,这个就是:就连著名学者祝阳先生也对九曲桥赞誉有加,也写有一首诗,说道:“瑶台失落凤头钗,九曲卧水映碧苔;待看中秋明月夜,九曲桥孔照影来。”
虽说一直有去老城隍庙(豫园)游玩,也去兜过N次九曲桥,就是没去过九曲桥旁边的豫园景点,一直要到1990年8月26日星期天才去豫园景点游玩,当时花费15元钞票买三张门票。【备注:当时国家执行单休日政策,只休息星期天。】在此之前从来没去过,又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有其二。第一个原因是:在老城隍庙(豫园)里面,只有豫园景点是要收门票,其他地方不收门票。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家是双职工家庭,父母收入不是特别多,父母又是比较节约的,舍不得去花钞票的,后来很有可能是父亲想穿,所以就去游玩。家母还打趣说:“你老爸‘一直是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也肯去拔一根毛!”……又为什么对于这个日子会记得如此清楚呢?!只因家父陆吉良爱好摄影,在豫园里面帮我和家母倪榴珍拍摄十几张照片,照片印出来以后,并且还记录下拍摄的日子!
“豫园”原先是明代一座私人园林,最初园主人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他就是从(明嘉靖己未年)起(即公元1599年),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起园林。经过20多年苦心经营,建成豫园。他之所以会取名“豫园”这两个字,全都是他认为,“豫”字拥有“平安”和“安泰”的意思,还拥有“豫悦老亲”的意思。豫园就在当时占地达到70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还称赞豫园是“奇秀甲于东南”和“东南名园冠”……
我还记得就在读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生过一种名叫“蛇缠腰”的皮肤病,每个星期都要去杨浦区第二军医大学看病,最起码要看一个月左右,有一次看病特别快,毛病看好还有很长的时间,家父就说带我去乘55路公交车到老城隍庙(豫园)游玩,还购买有五颜六色特别多的玻璃弹子,花费有两三元钞票,心里面觉得十分幸福哩!
行文至此搁笔结束,因为个人也和那些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样,也同样拥有老城隍庙(豫园)的情愫,从小到大,和父母及友人也是去N趟老城隍庙(豫园),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啊,所以就去撰写心目中的老城隍庙(豫园)、自己所知道的老城隍庙(豫园)……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上海老城隍庙(豫园)、摆渡船图片、南京东路步行街图片以及玻璃弹子均来源于网络上,最后两张图片乃是作者去翻拍自己的照片;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9年10月14日星期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