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5章体会
第1个体会,第104页关于防御的解释。
我的理解:其实我们通过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就变成了现在对待亲近的人和自己的脚本,有时候我们会照这个脚本做,有时候我们会基于另一面做脚本,但核心还是它,运作自己,脚本也在这里。
第2个体会关于极端退缩的防御机制。
我的理解:当遭受极度刺激和痛苦的时候,有的人会进入另一种意识状态以求解脱,这就是极端退缩。另一种意识状态比如:幻想、使用药物、冷漠。
这类人对自身情感普遍缺乏表达,但是他们对他人的感受却超乎寻常的敏锐。我想就是敏感。
长期依赖退缩性防御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形成分裂型人格。
第3个体会,关于否认的防御机制。
否认就是我不承认,这事儿就没发生。是一种拒绝承认负性体验的存在。
否认防御机制的典型病例便是躁狂现象。成人自然而然的否认,与大多数原始性防御一样,都是源于抵御焦虑和痛苦。
许多喜剧演员和娱乐圈的艺人幽默,语言诙谐,具有高度的感染力,这些特征有助于他们长时间的掩盖和转移痛苦情绪;但他们内心的抑郁情绪只有至亲好友才能知晓,这种魅力非凡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应该不难理解,那就是使用否认的防御机制。
这让我联想到了周星星同学。
第4个体会,关于全能控制的防御机制。
全能控制就是婴儿在18个月前处于心理等同的精神状态,他们认为外部环境与自己内心的世界是相同的。孩子在小时候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当逐渐发育成熟的时候,这个幻想会降低成为自己的父母无所不能;然后再慢慢长大,就会知道无所不能的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一切认识的前提是要意识到人的局限性。
这种全能控制的状态其实很爽,有些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体验全能控制的感受,愿意将所有的精力都归功于自己无限强大的力量。如果一个人一味的追求并享受这种全能控制的感受,而将现实和伦理都抛在脑后,那么他的人格就达到了病态的标准也就是社会病态或者反社会型人格。
有些衣冠禽兽道貌岸然者,常常具有全能控制的防御性,他们有意识的控制自己作为基本的防御方式,以避免内心的焦虑和维持至尊。
对于具有全能特性的个体而言,战胜别人是人生的首要,也是乐趣所在。
这个在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常常会看见无微不至的控制孩子,我想这可能也是属于一种全能控制。在一些系统内也会出现全能控制型的领导。
第5个体会,关于极端理想化和贬低的防御机制。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幻想养育者是无所不能的,这就是极端理想化。当我们的需求没有被父母满足,我们有可能有转而埋怨父母,这就是贬低。
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都有一些理想化的倾向,我们习惯将儿童全能感的残余赋予我们情感依赖的对象。
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会迁移到我们长大以后情感依赖的对象上面。
使用极端理想化和贬低的这一防御机制最常用的人是自恋型人格。他们根据自我价值评判他人,并通过依赖理想客体的,使自己完美与丑恶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用理想化和贬低防御机制的个体自尊,也不再意味着接受自我,而是沦为使自己日益完美的工具。这就意味着这个个体会非常的痛苦,因为自尊不是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对自己满意,而是一种外界的评价。
由此给我们的启发是,对某人承诺不能太多,如果太多而无法兑现,那必然收获愤怒和怨恨。所以对人不要轻易许诺。
第6个体会,关于投射、内摄和投射性认同。
投射就是把我自己不愿承认的一些东西,投射到他人身上。
内摄其实就是内化,把重要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内化成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所谓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投射性认同就是:我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一定是那样的人。被投射的对象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配合了我的认同。
这三种防御机制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我运用的好,有正向的一些效果;如果运用的不好,那就会产生可怕的误解和人际冲突。
比如投射,我们心情愉悦的时候,我们认为花儿都在张开笑脸,鸟儿都在歌唱。这就是比较正性的优点。当我们心情很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对方心情也很不好。
而内摄最典型的就是与攻击者认同,传说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投射性认同用自证预言这个特征来解释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投射和投射性认同有一个方法可以破解,那就是核对。
第7个体会,关于自我的分裂防御机制。
自我分裂是幼儿在发展出客体统一性之前,很难容忍客体的矛盾性,因为矛盾性意味着对同一客体互相对立的感受,因此很多小孩子会顺应自己单向的观念,对某一客体,要么保持友好,要么保持敌意。
其实就是简单的二元论,非黑即白。在白与黑之间没有灰色,没有五颜六色。经常使用自我分裂这种防御机制的人容易成为边缘型人格。对于权威型人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关联。
第8个体会,关于躯体化防御机制。
若孩子在养育者的帮助下逐渐学习用语言表达情绪,那么便不会出现这种防御机制。若不能用语言表达情绪,那他们就可能倾向于用躯体化就是生病,或者行动来代替语言,就形成了这种防御机制。
在幼儿园里面很多小孩子就会用躯体化来表达自己的语言。所以有很多绘本在教小朋友们,用语言描述体现,逐渐取代躯体自然反应。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得到适当的指导,那么自动躯体化反应,便会成为情绪波动时的常用表达。
比如有的孩子一激动的时候就喜欢咬人。
我想如果成人还使用躯体化的症状来表达感受,那么可以用舞动疗法来进行疗愈。
第9个体会,关于付诸行动也就是行动化的防御机制。
付诸行动与躯体化有点类似,但付出行动是幼儿无需借助语言便能表达内心想法的另外一种方式。而躯体化主要主要是表现在身体的不适上。
这个行动化也是为了控制自己焦虑,他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来演示抵御焦虑的一种过程。
我的理解,行动化它的背后是有动机的,动机背后是有需求的。解决行动化就要去解决他这个需求。
第10个体会,关于本能化的防御机制。
就是用本能化(性欲化)的一些方式来控制焦虑,维持自尊,补偿羞愧或者回避死亡恐惧。这个在成人之中是非常常见的,关键是看这种防御是否合理,是属于小节还是属于病态的反应。
其实所有的防御机制使用,主要看使用合不合理,恰不恰当;如果使用的太多,那么就会带来一些症状,如果稍微使用一下或者比较恰就没有事。总结为一个词语就是适度。
第11个体会,关于极端解离的防御机制。
极端解离在所有类型的人格中普遍存在,但多数完全解离状态,本质上是属于精神病,因此我们将其归为原始性的防御。
一般性的解离其实就是走神呗。
作者赞同许多当代分析师的观点:及体的轻微痛苦到创伤的感受,是一种渐变的过程;由自常态到轻微到严重到极度重度的一个连续谱系上,解离始终存在。
任何年龄段个体在面遇到灭顶之灾的时候,都难免出现解离状态。比如我们在遇到大地震的时候都会目瞪口呆,呆若木鸡。
解力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人们可以借此隔断痛苦,恐惧,憎恨和死亡的威胁。
但是解离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会使尚未真正受到致命威胁时自动启动,从而严重损害个体适应现实的危机的整体机能。
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不该启动的时候启动了极端解离,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总结本章的这些防御机制,这些都是初级防御机制,那么我们怎么才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好呢?这些防御机制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好坏。有问题的和困扰的人,往往都是使用单一防御机制的人,那么改变就是什么呢?不需要改变,只需要增加一些合理的防御机制或者适度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