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灵魂好文想法

非典型爆文、情绪消费机会和黑天鹅

2016-10-16  本文已影响1254人  3e054039e410
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鹅》剧照

前言:此文试图讨论简书上一篇“20W+”爆文走红的原因。与往常一样,文章的成型得益于持续的观察、不间断的零碎思考,还有拖延症的破产。所不同的是,这次我本人是这篇文章《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的作者。所以除了有第一手材料外,我还很幸运地与大量读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由此加深了文章传播方面的理解。

文章很长,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先把文章结构呈上,以便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一)文章的基本传播情况,以及我为什么想要去分析文章的走红。

(二)根据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情况,复盘文章“可能的成功原因”。

(三)由此为契机,展开对“社会情绪在营销传播中作用”的探讨。

(四)结合“黑天鹅”概念,对于“成功的不可预测性”话题展开讨论。

话不多说,各位上车吧~

一、一篇“非典型爆文”的意外走红

一个月前,我在“简书”上分享了一篇文章《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写作的初衷倒很单纯,文章里也提过,主要是有感于自己每天忙忙碌碌,累得像一只汪,却又没有太大效果,所以想对“真正的勤奋”和“深度思考”这类话题进行一个总结,并以文字的形式分享了出来。

文章写完,个人感觉没毛病,于是发给朋友寻求反馈,朋友一致认为文章确实有出彩的地方,但缺点也明显——太长了,我的哥!将近7000字,这对于大家耐心的考验似乎太过极端,即使耐着性子看完,脖子也容易酸,不太人道,必须考虑删减;并且他们特意补充道——不得不说是铁哥们儿——这么长的文章,想红是大不可能了,不过确实不错。我一向重视朋友的建议,索性把文章又逐字逐句地读了一遍,砍了约600字,这才正式发表。之后,因为有其他事情要忙,就暂时把这事儿放下了。

其实要说“放下”也不完全对,毕竟还有惦记。也许经常码字的人容易理解,每次花精力写完一篇文章,有所期待在所难免,我也一样。之前我完成了八篇文章,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有800,于是根据过往数据,我这次大胆地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力争达到1000的阅读量——人总得有点追求不是?

紧接着……我就被“啪啪”打脸了,左脸打完换右脸。转过我愚蠢的头颅往回望去,作为码字界新人,我无可避免地犯了“图样图森破”的错误——不成比例地低估了此文的火爆程度——这篇又长又晦涩、毫无“爆款相”的文章却意外走红了。这也让我鬼使神差地撞见了一次难得的亲历“指数级增长”的机会,相关数据如下(截止2016年10月15日):

1、在其诞生地“简书”上,这篇文章已经收获了200,000+阅读量,1100+评论,4700+喜欢。光就阅读量而言,这是我之前预计的200倍!

2、而在更为大众化的内容分享平台“微信公众号”上,此文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经我授权转载的公众号有超过40家,其中不乏百万订阅大号。而据我所知,阅读量超过了10万的也至少有5家。虽然我们不能唯“阅读量”是瞻,但这却很好地支撑了“此文的火爆程度无关平台”这种看法。

3、最出乎意料地,此文在9月4日被“人民网论坛”在滚动头条推荐。或许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深度思考的能力”已经逐步成为主流共识?——这是我在当时略显惊讶之余,作出的一个直觉反应。

文章被挂在“人民网论坛”的首页

必须承认,我也同意这篇文章写得不坏,但是它的火爆程度却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我也不否认,随着这篇文章的传播度越来越广,个人心理也起了一些微妙变化:阅读量达到1000的欣慰,被简书推荐至头条的欣喜,然后是被各微信公众号转载的喜悦,继而是被人民网论坛推荐到头条的意外……再然后呢?现在回想起来,居然是“有些麻木”!如果非得找一个解释的话,只能是胃口被调得太高,情绪变化的阈值也相应地高了。

这里还有些细节需要补充。可能我一贯比较谨慎,除了几位熟识的朋友,这篇文章没有给其他人看过。甚至,为了尽可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观察视角,我至今也没有在朋友圈分享过此文,但是这时候“传播规律”开始发挥它的威力。首先是简书平台,有很多读者表达喜爱、进行打赏,认真书写评论来交流互动(很多评论很有见解,个人获益匪浅)。紧接着,自己朋友圈里陆续有人分享这篇文章,起初来源是简书,之后便是各公众号的版本。然后,一些微信群里也有人发表角度不同的评论。而到了这一阶段,我似乎已经从兴奋状态冷静了下来,也不再麻木,反而是有些受宠若惊,还有一丝恐慌和不踏实。原因很简单,我的确很感激大家对文章的喜爱,但是不知所措也是真实的,因为这篇文章的受欢迎程度与我对其期望之间出现了严重偏差——200倍的区别!

也许有人会问:想这么多真的好吗,会不会有些无聊?事实上,这与我个人的一个观点有关——我倾向于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成功不明不白,基于同样的理由,他的失败也很难预料,而这种对于风险的管理失控会让我焦虑。我甚至认为我国新富阶层的不安也来源于此——如果财富的积累太过突然、让人措手不及,那么除了短暂的狂喜和巅峰体验,对于财富贬值的恐慌肯定也是其副产品。如果这还不够有说服力,那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彩民,这个群体往往是狂喜之后幸福指数狂跌的典范,某种程度就像中国A股,毫无规律可循,不谈也罢。

回到此文,我认为虽然从数据看,这篇文章可以称得上“成功”,但是自己的感觉却有点像“买彩票”,我只是“被成功”了而已。记得几年前,有本畅销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对于我这种有怀疑主义倾向的人而言,很难有自信把这句话讲出口。因为我很难相信“成功”——即使是被社会认可的——这么艰巨的任务可以简单地用“Ctrl+C、Ctrl+V”来克隆。所以,更多的是为了消除这种与生俱来的对未知的恐惧,或者说是源于强烈的好奇心,我决定尽可能深入地思考,来为这篇“非典型爆文”的意外走红,找一个让自己信得过的解释。

二、 尝试初步分析“低品质勤奋者”一文火爆的原因

很多朋友就此文与我交流,其中不乏相当有启发性的观点,归纳下来,大家的兴趣大多集中于这一点——你文章写得不错,但是能不能用一个例子来直观说明你是如何来进行深度思考的?那就借此机会,向大家展示自己思考的几个阶段,也逼着自己对这次“意外走红”的原因来深入思考。

第一阶段的解释,毕竟还是难以摆脱本能和直觉。当被朋友问道“这篇文章火了,你怎么看?”的时候,我的解释也够简单粗暴——我觉得是文章写的好吧!有趣的是,朋友大多相当配合,纷纷表示,“的确,写得不错,亚克西!”可是等到我冷静下来就发现,这个解释极不严谨,完全没有说服力。以下是原因:首先,论质量,我见过不少绝不亚于我这篇的佳作,但是基本跟“火爆”二字没啥关系;其次,“文章火了”本质上是一个“营销传播问题”,而“文章的好坏”属于“产品质量范畴”,如果说“优质产品不一定是爆品”这个观点成立,那么优秀文章也没有理由一定会被大家喜欢,就更别谈走红了吧?

以上两点,尤其是后一点推动了我第二阶段的思考。在仔细回想了文章发表的几个重要节点后,突然灵光一现——简书首页的头条推荐可能是一个传播加速的关键节点!这篇文章在阅读量达到1000左右时,被编辑适逢其时地推送到了首页榜首位置,这毫无疑问是平台最大的流量入口,并且曝光时间有一天之久;与此对应,阅读量也开始突飞猛进,从1000一路飙升至40000。而阅读量达到了40000这个量级,这无形中相当于平台对文章进行了一次品质认定,从而完成了一个内容质量筛选的过程。

与此同时,作为相对稀缺的头部内容资源,这篇文章的影响力也开始超越平台,从这时开始,不断地有微信公众号申请转载,其中不乏百万级大号。而公众号的传播客观上也把一定的流量导回简书,从而在平台内继续增加着文章热度。热度的提升,数字化地显性表现在“阅读量”和“评论数”上,这一些数据事实联合多个微信大号的转发协同,也无意中向全网提供着被强化的优质证明,进而裹挟着更多的自媒体和个人来参与二次传播。

在一个平台上被认可的“头部内容”往往具有跨平台性

分析至此,好像走上了正轨——通过客观地复盘传播过程,至少有了一个逻辑上说得过去的解释。但是这个解释似乎依然肤浅,深究起来,还存有相当疑问。比如,如果仅仅把原因归结为流量这种外部因素,那与我素不相识的编辑把文章在首页置顶一天的原因无法得到解释。又比如,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自媒体大号对这篇文章有转载兴趣?最重要的,为什么读者对于这篇文章的热情如此之高,以至于其仅在简书平台上就有 200,000+的阅读量!?

这些疑团让我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思考。在之前的两个阶段,我已经认定“单纯文章质量好、流量充足”这两点对文章的火爆传播有帮助,但是这依然无法解释其夸张的火爆程度,最终我把思考角度切换到了“营销传播”领域,不得不说,我此前看过的《疯传》一书帮了大忙,这本书的整个体系相当完备,很适合来解释具有病毒性传播的产品、思想或行为所具有的特点。

《疯传》 by 乔纳.伯杰(Jonah Berger)

简明扼要地介绍,《疯传》作者 Jonah Berger 通过长期对传播案例的研究和相关实验数据的验证,概括出了高传播性思想或产品的几个特点,简称为“感染力六原则”——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诱因(Triggers)、情绪(Emotion)、公共性(Public)、实用价值(Practical Value),和故事(Stories)——简称为“STEPPS原则”。概念毕竟抽象,我下面用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解释:

——社交货币:你提供一种产品或思想,用来帮助你周围的人构建一种他们想要呈现的形象,从而让他们看上去更有逼格。

——诱因:在特定场景下,能够让顾客自然地联想到某种产品或思想的线索。

——情绪:通过选择那些激励人积极共享的情绪,设计出高感染力的信息和思想。

——公共性:通过将产品和思想设计得易于观察、具有“自传播性”,从而为潜在顾客提供社会证明,激发从众行为,并最终实现口碑传播。

——实用价值:能帮人节约时间或钱财的产品,或者有助于人提升认知的干货。

——故事:帮人节省时间和精力,以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方式来提供传播信息。

以上是“STEPPS原则”的判断标准,那么具体到《为什么说绝大多说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这篇文章,它在这六个维度上表现如何?我暂时人格分裂,忘记自己是作者,尽可能客观地来分析:

——社交货币:此文确实有助于建立一个“爱学习、擅思考”的积极形象,提供心理优越感。

——诱因、公共性: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客户端、简书这些被高频使用的内容渠道,提供了足够的线索、社会证明来保证文章的曝光量。

——实用价值:应该算是一篇能带来启发、引发思考的干货文章。

——故事:爱因斯坦、林彪这些熟悉人物的陌生故事保证了一定的代入感,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差。

——情绪:这就必须要结合阅读过程来进行解读。首先,如果看标题,它很可能会引发相当的不适感、甚至是“生气”——你凭什么傲慢地说我是“低品质勤奋者”?接着,读者开始有些愤怒地阅读正文,文章中用一、二线城市上班族熟知的高频场景提供代入感,为接下来矛盾的揭示做铺垫——这其中涉及一个转移“生气”情绪的过程——而通过对于这些常见场景中不合理元素的归纳,最后将所有的问题浓缩到“表演勤奋”这个概念上。最后,一个好奇心大坑被挖出来了——“如何做一名高品质勤奋者”?这个坑怎么填?于是爱因斯坦、林彪来救急,用这两个典型事例来消除疑问,填坑!如果读者认真读完,那么这篇文章相对完整的结构、以及对于情绪变化节奏的合理把握,又确实可以从某方面让读者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最轻度的“敬畏感”。这其中涉及到的两种情绪,生气和敬畏,在《疯传》作者 Jonah Berger 看来,都是“高唤醒情绪”——它们能点燃并激活人们行为的情绪之火——生气促使读者动手点击阅读,敬畏则鼓励读者转发分享。

“情绪-唤醒度”矩阵图

分析到这里,发现“低品质勤奋者”一文似乎满足了“STEPPS原则”的六个维度,这也进一步解释了文章得以“疯传”的原因。但是这种满足感没持续太久,我又隐约觉得这种平均化的处理,似乎对于问题实质的理解效果有限。毕竟很多时候,80%的结果都要归功于20%的原因,这也让我不由开始了第四阶段的思考,这时候我的疑问是——这六个维度究竟哪一个对于文章的热度贡献最大?

就这一问题,我和读者有过交流,“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耐心阅读、分享这篇文章?”结果又让我意外了,我之前一直认为的“实用性干货”基本没被提到,反而是“处境上的亲切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观点频繁出现。

经过仔细思考后,结合“飞速变化的时代”所具有的不稳定特质、以及当前爆文(可能包括我这篇)所持有的一种对情绪的普遍消费倾向,最终,我把宝贵的一票投向了情绪(Emotion)

三、 飞速变化时代的特点——各种情绪的消费

谈到“消费情绪”,无法绕开滋生这一情绪的时代。缘于此,我觉得大家可能对“我们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有初步了解的兴趣。在此先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相信“时代在变化”这种感知大家都是有的。如果说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时代号”巨轮已经吹出了象征离别的汽笛声,与我们渐行渐远;而旨在以消除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分隔的“智能化舞台剧”尚在缓缓拉开其帷幕的话,那我们现在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时代?也许一个保险的回答是“互联网时代”、或是“数字时代”,但是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一个“过渡时代”——我们处于两个时代的变化拐点上,而这两个时代拥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发展动力。

AlphaGo、李世石对弈——“智能化时代”越来越近了

以上提到了一个词——社会发展动力——这也许可以被认为是“时代之所以不同”的一个本质判断标准。不同的社会发展动力依赖于不同的组织方式、仰仗于不同的社会资源:工业社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需要巨额的资本和大量高度分工化的技术工人,以此来完成其快速生产大量商品的任务;而进入丰饶经济以来,智能社会对于体验和绿色的偏好又催生出一种多领域融合、颠覆式创新的生产组织,从而给挑剔的消费者提供超预期的产品。如果是这样,那么现在的局面似乎已经逐步明朗——这两个时代的不同根植于其完全迥异的社会发展动力,而正是这底层操作系统的改变带来了我们表面所感知到的各种变化。而更重要的,仅仅是“处于变化之中”这一事实就足以给社会心理带来巨大冲击——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抑或是一个国家,在处于变化和动荡之时总是脆弱的——而这种因脆弱而导致的社会情绪的不稳定,却也从客观上带来了情绪消费的机会。

到这里,大家应该至少对两点有个印象,那就是:我们处于一个变化的时代;并且,这个变化时代会因为脆弱而情绪化。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呼之欲出了——对于这种不稳定的社会情绪,我们如何去洞察、把握,甚至去消费?下面我直接抛出一个略显突兀的EDS公式,然后再给出说明。(友情提示:以下比较抽象,对于精力的要求略高)

社会情绪势能(Energy)=社会情绪需求(Demand)-社会情绪供给(Supply) ≥社会情绪传播阈值(Threshold)/E= D - S ≥ T

公式被抛出来了,再来尝试分析它的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此处着重于分析情绪,所以把讨论主题限定在“思想和观念”范畴。第一个概念是“社会情绪需求”,顾名思义指的是“处于某一社会中的人对于特定思想的需要程度”;接着来谈“社会情绪供给”,主要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受限于文化观念、社会习俗等结构性的客观因素,而对特定思想表现出的接纳程度”。

这组社会心理概念所扮演这么一种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潜意识地对某种习以为常、但是显然已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传统观念产生不满。与此同时,人们会逐渐对与传统观念冲突的另一种思想产生需求,等到这种新思想被社会足够多的个体所推崇时,便引发了对这种新思想的“社会情绪需求”;而社会文化和社会习俗一贯是保守、厌恶变动的,而由此所衍生的社会结构,也往往会阻碍新思想的传播和扩散,进而表现为对这种“推崇新思想”情绪的不接纳。

那么这种由于新旧思想之间的博弈,从而导致的对“社会情绪需求”和“社会情绪供给”的失衡,就会催生出一个待填补的情绪缺口——我在此称之为“社会情绪势能”。而一旦这种新旧思想博弈的过程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情绪供给”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情绪需求”对于新思想的需要,“社会情绪势能”积累到一个足够大的程度,以至于达到了“社会情绪传播阈值”,那么此时一次大规模传播所需要的就只是一个合格的引爆点——也就是根据Jonah Berger教授“STEPPS原则”所设计的一种思想和观念。

以上这一寻找引爆点的过程,可能也有人发现了,在营销界往往被称为“借势营销”,在创投圈就成了广为传颂的“风口”,那么继续把EDS公式 拓展如下:

社会情绪需求 (Demand)- 社会情绪供给(Supply) = 社会情绪势能(Energy) = 营销势能/风口

关于风口和势能,很形象的一张图

也许看到这里,不少人认为以上解释还是太过于抽象,似有隔靴搔痒之意。别急,这就把靴子脱了,结合文章分析。

具体到《低品质勤奋者》一文,在情绪这一维度上,它其实是满足了以上EDS公式。此文中涉及到的一对矛盾概念是“勤奋苦干”和“深度思考”,它们的风靡有其各自的时代背景。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以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时期,确定性强,那就没有必要去思考方向,瞄准一个方向用“一万小时定律”来精进特定技能就好,成为专家的前提是“唯手熟尔”,也就是“勤奋苦干”。而把画风切换到“数字化时代”,问题就复杂了,这一时期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面目可疑的风口,以及资本泡沫下的非理性繁荣,相较于“勤奋苦干”,如何在喧嚣中过滤掉噪音,发现本质性的机会的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 “深度思考”后认知能力的提升。

这对思想的矛盾之处在于,虽然“深度思考”更能适应数字化社会,但是受限于文化习俗的制约,在工业化社会倍受青睐的“勤奋苦干”依然有其市场,那么接下来就进入博弈程序。而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显然“深度思考”的需求越来越有市场,不仅“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已经逐步为大众所认同,而且对于“深度思考”这一市场的支持似乎也可以从“知识付费”的趋势中被体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付费来使用分答、得到APP,或者喜马拉雅FM等内容供应商。或者结合下图说明,如果说目前社会对于“深度思考”的情绪需求(D)有100,相应的情绪供给(S)有60,而假定社会情绪传播阈值(T)是40的话,那么社会情绪势能(E)为100-60=40,而根据之前的公式E= D–S=40 ≥40 =T,此时的对于“深度思考”这种情绪势能的积累已经达到了阈值,风口已然建好,这时候社会上就会不断地出现了关于此种情绪的消费。

社会情绪势能图

分析到这里,“低品质勤奋者”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火爆”?我觉得算是给出了一个让自己比较满意的解释。但是,与此同时,我好像也隐约感觉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陷阱。相信有人会发现,直到目前为止,我全程就只做了一件事——事后总结——而这种归纳法的思路对于预测、甚至是制造下一次的火爆又有多大的实际作用?这个疑问也引诱着我继续考虑关于“成功的可预测性”问题。

四、 一只归纳主义的火鸡,以及巨大成功的“黑天鹅本质”

在正式开始探讨“成功的可预测性”这一话题时,想跟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由大哲罗素最先提出,故事发生在一个火鸡饲养场。这个饲养场里有只聪明的火鸡,它发现每天上9点钟主人会喂食,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很有耐心,认真对上午9点喂食这个经验进行了大量观察,无论是晴雨冷热、还是春夏秋冬……经过了长时间观察,这个火鸡归纳推理出了这么个结论——主人总会在上午9点钟来喂食——于是它每天9点前准时来到喂食口,总能第一个吃到食物。圣诞节前夕的那天上午9点,这只火鸡像往常一样,第一个来到了喂食口。可是,这次等来的不是食物,而是被主人带走拎断了脖子,被做成了感恩节大餐。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伊丽莎白.霍姆斯,她在硅谷创办了一家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这家公司在不久前还被资本热捧,被估价90亿美元,而作为公司的创始人,被誉为“女版乔布斯”的霍姆斯的身价也一度暴涨至40亿美元。而在四个月前事态便急转直下,因被《华尔街日报》爆料涉嫌严重欺诈,霍姆斯的公司正面临公众的全面质疑和FBI的调查。作为创始人,霍姆斯也被其主要投资机构PFM诘难,指控其涉嫌靠说谎吸引了近1亿美元的投资;而曾给予它“最年轻女富豪”评价的《福布斯》也将其身价重新评估为零。

伊丽莎白.霍姆斯与克林顿、马云参加论坛活动

故事讲完了,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觉,可能有人会质疑为什么要提到这些失败的例子?我承认,从最终结果看,这二者确实不算成功,可考虑到这整个过程,你会发现哪怕是在遭遇滑铁卢的几天前,它和她都是各自领域毋庸置疑的佼佼者,风光无限。不妨进行脑补,那只归纳主义的火鸡在火鸡群里肯定是神一般的存在,用现在的流行语,应该被称为“抢食大神”,简称“食神”——母火鸡爱慕的目光、小伙伴钦佩的眼神,或者不定期“抢食界IPの经验传授课”的待遇应当是日常标配。而伊丽莎白.霍姆斯这位典型意义上的美女CEO也不遑多让,当她乘着私人飞机辗转于世界各地、忙着与克林顿侃侃而谈,或者在TED上呼吁改变世界之时,却无论如何也没料到风云突变的形势——三位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人员突然空降于Theranos 的总部大门前,而CMS(美国联邦医保与联邦医助服务中心)的监管人员也突袭了 Theranos 的多个血检室。

我列举了以上例子,肯定不是为了落井下石,而是想提出这么一个观点——现实是一种可能性,我们看到了其中一种,也忽略了其他可能,而往往这些看不到的可能性却具有更大价值。这二者的失败固然有其偶然性,但是巨大的成功何尝不是如此?甚至,巨大的成功本身具有这么一种“黑天鹅本质”——不管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多少只白天鹅,都不能确立“所有的天鹅皆为白色”的理论。只要看见一只黑天鹅就可以驳倒它。

上面的这句话出自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它表达了这么一种思想;我们对于事物的了解源自观察,对于规律的把握则源自对于观察结果的归纳,这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出在“演绎”环节,也就是当我们把这些现象归纳成规律,将之作为战无不胜的武器,并且自信地采取行动的时候。进一步解释,演绎的问题就在于“我们通过归纳得出的规律很容易找到支持性证据,但被证伪的概率却很小”。这两点缺一不可——“容易找到支持证据”给人理由来说服自己,“被证伪的概率小”则从时间维度上对这种“可疑的信任”背书。但是我们容易忽略的是,“概率小”不等于不发生,并且恰恰因为以上两点,一旦“小概率”事件发生,往往就是影响巨大的“黑天鹅事件”,当然其中就包括“巨大的成功”这种现象。

卡尔.波普尔(1902—1994)奥地利哲学家

也许正是因为“巨大的成功”所具有的偶然性,在商业这种随机性较大的领域,长期表现卓越者多有谦虚清醒的态度,应该不是偶然。巴菲特的好基友、常把“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挂在嘴边的查理.芒格另有名言,“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儿,那我一辈子都不会去那里”;史玉柱在《我的营销心得》里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成功之后总结的经验是扭曲的,只有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才是最真实的”,这是一位同时经历过巨大失败和成功企业家的感受;而作为一名几乎全程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成功企业家,在马云和他的产品持续发挥巨大影响力的同时,他强调得最多的依然是“运气好”,不止于此,现在由他担任校长的“湖畔大学”更是一个专注于研究失败的地方。这些看似反直觉的言行似乎透露出了这么一种信息——对于认知提升的层面,失败比成功的价值要大——这也有其依据,基于归纳法陷阱,我们可以通过负面的例子接近真相,而从正面例子上却做不到。

“正面例子”当然也有价值,但更多的是情绪上的价值,好消息和成功案例确实能让人兴奋、更多地分泌多巴胺,这对于活动组织和项目协作的价值重大,却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所以继续拆分,我认为“巨大的成功”会在以下几个地方对我们进行误导:

1、 解释本能:如果有一个未被解释的结果,我们的本能会强迫我们进行关联,哪怕它们完全不相关。比如,“仅仅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人喜欢吃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来判断他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又比如“都怪本泽马”。

甜还是咸?这是一个问题!

2、证实性偏见:我们往往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典型的有“疑邻盗斧”这个梗。

3、沉默的证据:这个就更明显了,以上两点都是在信息的“意识层面”讨论,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潜意识层面的信息、还有“未曾接触却存在的信息”就活生生地被我们漏掉了,而它们中的一些细节很有可能会对“巨大的成功”产生影响,甚至居功至伟。

这是“巨大的成功”给我们设下的陷阱。正是因为这看得见、看不见的坑,所以对于成功、尤其是“巨大成功”的总结难免会失真。而更有趣的是,如果你把这个结论套到那些热衷于四处宣扬“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粘贴”的人身上时,很多时候反倒不会反感,而是会觉得好笑,因为你可能会想:他知道自己是那只早上9点钟的火鸡吗?

最后,在一个这么快速变化的时代,对于这类“不确定”的情况,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我对此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以下几点是我倾向于采取的态度,当然具体能否奏效尚待检验,现在与大家分享:

首先,培养一种“重新定义成功和失败”的能力在这么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随着项目周期越来越短,失败和成功发生的频次会持续增加,那么如何将每一次失败和成功视为资源,挖掘出价值就显得愈加重要。这里首先需要提到的一点——无论是针对个人还是企业——尽可能的淡化对结果的情绪反应会比较好,鼓励一种就事论事的氛围绝对有利于真实信息的传达。再者,不要忘了“复盘”这个有效工具。由于形势所迫,相信对于失败的反思并不难做到;但是对于成功的总结却总是缺乏真诚,实际上,这时候最需要的往往不是召开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而是不断地进行自我追问,从中挖掘出比成功本身更大的价值,从而对未来有益。这事虽有价值,但是也不容易,这确实需要一种近乎本能的批判精神和风险意识。

其次,保持开放心态,破除路径依赖,低成本多试错,准备随时打脸。当我们从“成功和失败”中获取了价值后,应该用一种什么态度去实践?不妨让我们回到“飞速变化的时代”这个逻辑原点,变化的迅猛意味着当海量的新知识攫取我们注意力、占据我们心智的同时,也有无数的习俗和陈规被我们抛之脑后,以前被默认成立的前提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语境,归纳法的作用进一步被削弱。面对着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世界,开放和包容、像孩童般不依赖过往路径的特质会有更强的适应性。真正投入行动的时候,小规模的快速试错、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打脸视为“因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能力而愉快接受”的这种思维会更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最后,主动消除噪声,提升管理选择的能力,投入真正重要的极少数事情。“保持开放的心态,多试错”并不意味把精力平均分配在所有事情上,而是在保证接触面足够广的前提下,战略性地筛选出少量机会,这其中真正困难的是放弃掉一些看起来非常不错的机会,确实需要极强的自律。对此,我自己的策略是“可要可不要”的机会全部主动放弃,没人认为这会容易,不过也正是如此,我觉得自己才有机会把精力真正储存起来,不成比例地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运动、看书和写作。至于价值有多少,相信时间会做出公正的评判。

行文将至,谈一谈生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家不妨试着与生活中的无常和解,多接触美的事物,多陪伴亲近的人。工作之外,是生活;生活之外,是更广阔的人生——祝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