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日常随笔记中国传统文化

“坐怀不乱”真的是美女抱在怀里而心如止水吗?

2024-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延平延微

“坐怀不乱”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不为女色所动。多用来形容男性在面对异性诱惑时,能够保持自我克制,不失分寸。

其实,“坐怀不乱”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中,后来在《荀子·大略》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提到“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可以说,有文字记载的就是这么一句。你说这能是什么故事呢?所谓的故事,都是后人根据这19个字编撰出来的。也之所以如此,关于“坐怀不乱”的故事版本也就不止一个了。不过,中心思想还是相对统一的,就是说柳下惠这个人与一个美女单独在一块,然而并没有对这个美女动手动脚行不雅之事。

其实,我倒不太原意去太过宣扬这件事。宣传过度了还有反作用,会让人觉得除了柳下惠这个人外,其他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好像一定会对这个美女干些什么似的。

事实上,如果让十个人来演绎这样的剧情,我大胆预测一下,或许会有半数能够做到与柳下惠一样。

故事版本一:这个版本的故事,一看就是完全按照“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衣,非一日之闻也。”这句话的原意编撰的。

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大夫,他家住在柳下这个地方。他在鲁国那可是因为懂得礼仪和礼典出了名的。有名到什么地步呢,100年后的孔子尊他为“被遗落的贤人”,与孔子齐名的孟子尊他为“和圣”,并说他是“百世之师”。

他生活的年代比孔子早了近百年,因此,被称为“周代礼乐文明的守护人,原始儒家思想的先驱者”。

听说有一天他去城里,天快黑了才走到城门口,谁知道城门关了,没招儿,晚上只能在城门口睡了。柳下惠在城门口过夜的当口,巧了,有个女子也没进得了城,就在旁边睡下了。柳下惠怕她挨冻,就让她坐到自己怀里,还把外衣解开把她包起来,用自己身子给她暖暖。那女子就这么靠着坐在他怀里,坐了整整一晚上,一直到天亮,柳下惠对这女子都没干出啥不正经、越界的事儿。柳下惠这人作风老正了,就算晚上在城门口跟女子一块儿待了一宿,国内的人也不认为他有啥不规矩的行为,大伙一直夸他好,可不是就因为这一天的事儿。

故事版本二:这个明显加工了一下,添加了一此情节。

古时候的展沟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个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过柳林时,忽遇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

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半夜时分,年轻女子被冻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

柳下惠急忙推辞:“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他若再坐他怀,更是有伤风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贤,品德高尚,小女子虽坐在怀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她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无人服侍,他救她就是救了她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

天明,雨过天晴,得恩于柳下惠的女子不胜感激地说:“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故事版本三:这个版本有点新意了,它觉得这个“怀”应该是“槐”。

传说有一年夏天,展获(就是柳下惠)出去拜访朋友,半道上遇到大雨,赶紧跑到郊外的一座古庙去躲雨。可一迈进庙门,瞧见一个没穿衣服的女子正在里面拧衣服呢,展获赶忙退出来,站在一棵老槐树下面,任凭暴雨浇在自己身上。庙里的女子发现了,躲在门后面,忙着弄干自己的湿衣服。这件事被大家传为美谈,所以才有了“柳下惠坐怀(槐)不乱”的好名声。

具体是哪一个谁也无法考证了。其实,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又何必去在意呢,短短的四个字,让男人应该具有的一种品格流传了千年,今天依然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正能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