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人生本没有难事,把眼前的小事做好,麻烦自然也就解决了
人生本没有难事,把眼前的小事做好,麻烦自然也就解决了。
“金字塔也是由每一块石头累积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很简单的,而金字塔却是宏伟而永恒的。”
这句话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的,虽然俞敏洪说的事情是学习,但把这句话放到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中同样合适。
成长这件事,也是一种积累,不断积累经历,最终转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生活中总是挑剔别人生活的人,往往自己过得就很不如意;
听过一个说法“人类,人累,人生下来就注定要累一辈子”,的确,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地劳累。
是的,现实的确就是如此,但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如果想得到什么必定要付出一些东西。
多么公平的规则呢,有付出就有回报,只是这个规则下,似乎我们永远都能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对于我们在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他们永远有自己的“高见”。
“高见”就是他们的外套,在无人的时候,他们怒斥生活的不公,在人群中出现的时候,他们便穿上那层华丽的“外套”。
可外套下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成长是看见自己,承认自己,走自己脚下的路,而不是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路可能难走,但没走完的人又怎么去说他那些不完整的话呢?
俞敏洪,新东方的创始人,他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俞敏洪毕业并任教于北京大学,后前往美国留学,在留学途中,他与王强等人因为经济原因在外开始创收补课班,而当时北京大学其实对俞敏洪的行为非常不满,理由则是打着北大的名义私自办学,影响了教学秩序。
也就是自此之后,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自己和女朋友出来打拼,最初的他还是走上了自己赚上第一桶金的路子——补课。
但有了此前的教训,俞敏洪也明白自己现在说是补课,其实也就是去培训班打工而已,但在培训班打工的过程中,俞敏洪发现自己与培训班理念极度不同,最终产生了自立门户的念头。
谁知道这一办就非常的成功,而最终就变成了人们耳中熟知的那个新东方。
在此之前,俞敏洪在成功之前并不顺利,贫困差点没办法上高中,多次高考,患病,被处分,就是一片挫折,也不少的指指点点会充斥在耳中,但谁能想到他最终真的成功了呢?
二、世上本没有什么小事儿,把眼前儿的事做好,一切就都好了;
这世上人类创造出的所有知识,原本不就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轻松幸福吗?
成长的本质,就是一种从自身出发由内到外不断否定过去、再造未来的革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理想、提升自己的能力,达到内在和外在价值的共同成长。
我们学到的知识、经历的事件、看到的风景,都是为了让我们实现人生一跃而进行的积累,狭隘的人总是心甘情愿地陷入懒惰和迷惘的状态中,然后去抨击一切让他们惭愧的人,以此达到心安理得的目的。
成长的过程,是不断探索生命的深度、高度和意义的旅途,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有许多,环卫阿姨为我们的城市带来了整洁,煎饼小贩给我们提供了美味的早点……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创造着自己的价值。
可能有人从俞敏洪的结果上去看他的过程,会觉得他最初的在校外的创收行为大可不必,完全是因小失大,但这世上哪有什么小事,有人付出自己的善心,亲力亲为地帮助别人,筹集募款,引导公益,有人下乡支教,多年后依然觉得开心,有人与人交流,学会了天南海北的话,这些都是小事,而他们最终都不是小事,这是来自三个清华学霸的故事。
1、陈朝松:且行善事,莫问前程,公益值得一生去追求;
陈朝松,一位出生自农村的清华学霸,从他踏入清华之后,他就一直在从事公益活动,从最初的支教,到后来的募捐,再到后来成立清华大学学生教育扶贫公益协会并且担任会长亲自组织公益活动,他所做过的公益已经数不胜数,有不少他支教教过的孩子感谢过他,然而他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名吗?不是的,陈朝松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他知道自己从农村出来很不容易,而回首往昔,现在再看到这些农村孩子简陋的教育条件时,他决心去做点什么改变一下情况,尽管他的力量有限,他也在努力做好自己想要做的,和眼前能做的事情,事实证明,他的行为确实有在改变什么。
那是唤醒大家的善心,让更多人进入到这个公益领域来,为更多的人,办更多的事情,但他所做的,不过是做好眼前事情,一心奉献于公益事业。
2、李好玥:山村支教点亮山区孩子的梦想;
李好玥,同样是清华大学的学霸,她与陈朝松的初衷不同,所做的事情却大致相同。
2017年5月,这时候的李好玥刚刚从学校毕业,但年轻的她已经被保送了硕博连读的机会,可这并不是李好玥想要的,李好玥学的是工学,而她本人其实对文科更感兴趣,年轻的李好玥并不想以后在房地产旗下工作,她决定去追一追梦。
李好玥报名了支教,并且在之后接受了培训,她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并不支持她去支教,说怕她受不了苦,而这些话在两年后,就已经隐没了声音。
这个年轻姑娘的支教历程并不简单,首先是语言,李好玥本人是山西人,而她去支教的地方是广东梅州,她一开始听不懂客家话,而且两地的气候条件不同,这也导致了李好玥最初真的有些没办法适应当地的生活,但在久而久之的融洽相处之后,李好玥觉得不后悔。
那些孩子,是李好玥感动的源泉,每一位学生都记得李好玥的好,甚至记得许多她都忘记的东西,当看到孩子们写下,或听到孩子们亲口描述的时候,她也觉得不苦了。
而对于她,只不过是做好了眼前自己想要做的,和能做的事情。
3、赵元任;
赵元任,清华的四位“导师”级人物之一,从小就有着极高的天赋,长大了更是一位通才,在美国留学多年,最后回到清华任教。
对于他,他认为他所做出的成绩都取决于他想要在哪个领域找到有趣的点,而这种态度他更贯彻到了晚年。
赵元任晚年研究语言,他喜欢与人交流,然后再学会当地的语言,最后总结出一套规律,将原本没有办法系统解释的方言变成一套系统化的语言。
赵元任写过许多关于语言学的书,而其中的内容大致都是赵老在与人言谈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赵元任也的确很喜欢“说”。
而赵元任喜欢说的原因是他认为无论是各地的方言还是外语还是正规的官话,语言就是很有趣,赵元任本人也是因为喜欢而去研究语言的声、韵、调系统,而最终赵元任也是获得了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之父这样的美誉。
3、阻碍我们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
拉动我们前行的力量,永远是我们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别人怎么样、别人有什么这类的借口。
别人只能影响我们一时,而只要我们戒掉懒惰,不断朝着目标前进,我们离目标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近,真正阻碍我们发展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在人生这条赛道上,被动地等待,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其中16岁-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高达18.4%,6月又将有1076万高校应届生毕业,到时候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出一系列00后教训职场的新闻,在我看来,这都是太年轻,没吃过生活的苦。
年轻人志向远大,认为自己毕业后轻松就能拿到万元月薪、百万年薪,等到他们踏入职场后,却猛然发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和三四千块钱工资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是,他们选择了用宣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但这样固然当时爽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还不明白,真正提升自己话语权的不是脾气,而是能力。
我们内在的能力,是我们获得他人尊重、关注的关键,同样,我们要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就要找准方向,朝着一个目标坚韧不拔地走下去,直到成功。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可以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吗,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