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这条路每天写1000字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10人  简_臻

文 |简臻

图 |网络

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生活,经常听到,学生气这个词,后来我反思,深挖下去,其实是「学生思维」的问题。

01不能坦然接受好意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是礼貌客气,自食其力。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面对别人的好意,我也曾常常摆手说不用。

试想一下,一个年轻人,初到公司,面对新同事,新环境,想要表现地礼貌客气,氛围又有些尴尬。

若是这时候,同事带了点零食想与你分享,会对你说,“我带了点巧克力,分给你一点吧?”礼貌客气的指导下,你如果说,“不用,不用了,你吃吧,我不吃,谢谢啊。”

接下来同事的回复会是,“哦,好吧。”然后他默默收起零食,也不会吃了。

他的好意,被拒绝了,气氛继续变得有些尴尬,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停发生,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是不是没法拉近同事之间的关系?还造成了一种比较高冷的形象。

试想一下,如果你,接受了这个好意,这过程中,你们是不是可以打开话匣子,聊起来,从部门到学校,到家住哪里,到日常爱好,一来二去,交情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

这只是比较小的一个例子,还包括请客吃饭,日常打卡,出去旅游带礼物……

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客气礼貌,是不接受别人好意;欠别人不是一件好事情,殊不知,在成人世界里,不接受好意,互不相欠,往往意味着对立和高冷。

这里的好意,是在接受范围内的,如果过于贵重,无以为报,是不可以接受的,就不细说了,相信你懂的。

接受好意,会帮你改善同事关系,良性的同事关系,会为自己日常的工作,提供帮助,提高效率,帮助自己快速地融入集体,你来我往,相互麻烦,也是一种日常社交。

02「短平快」的思维模式

短平快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各个领域,这也与社会大环境,有一定关系,因为各种变革,社会氛围、人心变得浮躁,追求迅速发展,造就了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追求速成,渴求短期高回报。

你一定听过这样句式的话,“要是考上某某大学就好了;要是进某公司就好了;要是完成了某个项目就好了;要是去哪个城市就好了;要是考研成功就好了;要是出国留学就好了……”

短平快的思维方式,追求快速达到结果,若是一件事情达不到预期,便会产生上面熟悉的句式,开始逃避。

其实,生活中,条条大路通罗马,社会像一个层层交织的立方体,单一的思维方式,往往会束手束脚,犹如盲人摸象,看不清自己处在哪一角。

这个年头,做什么都能火起来,什么事情做到极致,赢面才能扩大。

好比运动员参加项目比赛,这个项目的方方面面,都要训练到万无一失,哪怕失一步,都能有预备方案,最后的冠军才是他的,而这些并不是短平快的思维。

生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看见的结果,往往是厚积薄发,日复一日的积累的结果。

解决的办法,便是保持冷静清醒,不断地学习,不断尝试,积累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的长版短板,尽快挖掘自己擅长的,为自己的人生安上加速器,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

03 不懂得协作

学校里多年的考试思维,单打独斗的模式,单项灌输的教学方式,学校里也不曾开过这门课,每个学生,都是通过实现自我目标,来获得分数荣誉。

这也造成集体协作的能力,往往很欠缺。再加上性格上的差异,有的人性格偏内向,不擅长社交,在团体协作这一块,更显短板;有的人性格偏外向,则稍微容易适应这一变化。

到了社会上,工作中,员工各司其职,团队协作,是常态。

思想上,早日树立起团队协作的集体思维观念;在工作生活中,可以保有自己的主见,担起自己的职责,在集体遇到困难时,保持协作对外的态度,不搞单枪匹马,不起内讧,以集体利益为重。

好比员工的效益,是建立在公司获得效益的前提之下,大家好,才能供给个人的好。

04 被动成长

在学校里,有学分逼着,老师催促着,争着抢着给我们知识,学习成长,多方施压,怎么都会持续成长。

到了社会上,不会有谁逼着我们进步,成长变成了自己的事情。

经常看到这样的状态,包括我当年做实习生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事情,领导不布置任务,就不知道干啥了,除了工作任务之外,主动学习,并不懂怎么做。

常常把公司,当作学校,希望有个人带自己,有个人教自己,学校里,我们有问题,去问老师,问父母,他们都会为我们解答,而到了社会上,往往别人与你非亲非故,教你不是他的义务。

再加上,如今信息大爆炸,知识迭代升级太快,发展迅速,很多玩法,说不定职场老鸟都不一定知道,大家更多地是忙着自己学习,做事。

别人教你,属于外部因素,自己主动学习,属于内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兼顾,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会持续地进步,仅靠别人教你,很被动

现在学习的途径,变得无比的多,互联网上各种课堂,无数的在线教育平台,各种干货类的公众号,万能的百度谷歌。

如果你真心好学,向出色的同事、领导虚心请教,大伙还是会为你解答的。

再不济,解决不了,还可以找行业高手,付费解答,只要你真心想要进步,哪怕一千个问题,也能找到一万种解决方案。

05 强调过程,不看重结果

看到这一点,也许你会觉得,与上面短平快的思维有冲突,不是说不要急功近利吗?这里怎么又强调结果。

这两者并不冲突,摆脱短平快的思维方式,好比人生轨迹,道路选择,个人长久发展,不因为浮躁,而急功近利,什么都做,人云亦云,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这里强调的结果,侧重每天的计划要量化,业绩指标要完成,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提高效率,办事达到效果。

加班这件事,大家都不陌生,加班的意义何在呢?完成工作任务,达到KPI,但加班并不意味着,你就会获得领导的褒奖。

尤其是别人不加班,你加班,更应该反思,哪个流程出了问题,哪里可以优化提高效率,又或者自己哪里欠缺,需要学习提高。

在学校,成绩考得不好,老师家长不会责怪你,但出了学校,事情就变了,老板、客户、领导,看得都是结果,无论中间你付出过什么,没有结果,他们都不买账。

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方法,意味着,我已经尽力了,重点在耗费的工作量和时间上,至于有没有成效,并不在意,变成了结果好不好,与我无关。

而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法,会根据结果的好坏,来调整过程,有针对性侧重点,这个方法不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以达到想要的结果。

学生思维注重数量,社会思维注重质量,学生关心过程,社会关心结果。

06  感情上缺乏平等尊重

学生阶段的感情,大多发生在校园内,大多较为纯粹;出了校园,到了社会上,夭折的占大多数。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有物质条件的不足,还有学生阶段人格的不成熟,缺乏尊重与平等的意识。

在彼此的关系中,往往会认为,只要为对方好,对方就会对自己好,只要付出足够多,对方也一定会被打动,缺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一味地依赖一方的妥协。

不懂得换位思考,不懂得相互理解尊重,不愿意彼此改变磨合,到了最后,还会听到,“还要我怎样”,这种话。

稳定长久的感情,建立在双方相互欣赏,相互吸引的基础之上,包括才华、样貌、人品、金钱、地位、性格……各种因素的吸引。

付出同样是双方的,不是单方面的,光靠一方的妥协,并不能维系一段长久的关系。

学生思维,也得一分为二的看待,也并不是样样都不好,像遵守公共秩序,乐于助人,谦逊有礼,不社会,不世故,都是好的,在此罗列了一些不好的思维方式,望共勉。

▶作者:你好,我是局外人简臻,一个望简而言之,日臻完善的90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