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感,你或许有这些误会(转载)
孩子黏人,是不是没有安全感?
前几天,有位妈妈问我:“孩子三岁多了,还老是黏着我,是不是安全感不足?”
我说:“你具体说说,孩子是怎么黏你的?”
她想了想,说了几件事:
只要她回到家,孩子就老爱挤在她身边,总想爬到她身上;
她和孩子一起在家,她在写文章,孩子玩小汽车,她起身去倒个水,孩子就赶紧跑到她身边,抱住她的腿;
周末她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孩子玩一会儿游乐设施,就跑回来找她腻歪一阵,再去玩一会儿又跑回来找她,就是不能自己独立地好好玩。
我一听,乐坏了。孩子有这些行为,就是安全感十足的表现,简直像教科书一样标准。这位妈妈完全误会“安全感”了。
你肯定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很重要。但现在流传的一些关于安全感的说法,容易误导人。今天我来正本清源,讲讲可能有哪些误会;再聊聊你可以做些什么,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一、关于安全感的四个误会
心理学家把依恋关系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如果是母子间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可以认为孩子是有安全感的。科学研究发现,安全感不仅影响孩子的社会情绪发展,还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如果你很重视孩子的安全感,我能理解,也非常支持。目前网络上关于安全感的说法中,下面这四个都是误会。
误会1:孩子黏妈妈,就是没有安全感
第一个误会,就像那位提问的妈妈一样,以为孩子黏妈妈就是没有安全感。可这恰恰是孩子建立了安全依恋的表现。
你可以想象一下,宝宝像是一艘轮船,终将有一天会远航。一方面,他想离开基地,探索新奇的世界;另一方面,他需要一个停靠的港湾,累了回来加油,受伤了回来修复。
你呢,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就要承担起这两个角色,一个是当宝宝的安全基地,坚定安稳,不管他走多远,都知道你永远支持他;另一个是当宝宝的安全港湾,如果他累了、怕了或伤了,随时可以回来找到你的安慰。
这下你知道,孩子过一会儿就回来找妈妈,喜欢抱着妈妈、挨着妈妈,是把妈妈当做最信任最可以依赖的人。他知道,妈妈爱他、支持他。当然,随着宝宝慢慢长大,独立探索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找妈妈的频次会渐渐减少。
误会2:孩子安全感不好,全怪妈妈
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只要孩子有安全感不好的迹象,别人都会责怪妈妈养得不好。我得说,这锅不能都让妈妈背。
当然了,妈妈的养育质量越高,孩子越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这一点是有研究证实的。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他的妈妈通常对孩子的需求敏感,而且反应迅速、一致又恰当,与孩子的情感步调一致协调。
但是,母婴依恋的双方是妈妈和孩子,孩子的特征也会影响依恋关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性情是容易哭闹发脾气的那种,那妈妈有时候生气不理他也是可以想象的,这样自然对依恋的安全性有负面影响。
再说,孩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系统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影响着孩子与妈妈的关系。你可以想象,如果在家庭里,爸爸和妈妈整天生气吵架,对母婴关系有什么影响;如果两个家庭内部环境差不多,一个可以请靠谱的托幼机构帮助照顾孩子,另一个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对母婴关系有什么影响?
误会3:妈妈小时候依恋关系不好,养孩子一定有问题
我听说有人控诉自己的妈妈,说现在的亲子关系处理有困难,都怪小时候妈妈对自己太残忍。这个锅,不能扣在老人身上。
依恋关系的确有代际传递性,国内曾有学者做过研究,发现妈妈与宝宝的依恋类型之间的对应率在60%以上。但正如你看到的,并非完全对应。西方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妈妈不管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怎么样,都能客观冷静地讨论童年,那么她的孩子一般会形成安全型依恋。如果一个妈妈一回忆童年经历就愤恨,那么她的孩子常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现在你知道了,小时候的经验,并不能决定你的养育方式,关键是怎样看待当时的经历。
误会4:幼儿时期缺乏安全感,一辈子都会这样
网上有人说,依恋关系的关键期是宝宝出生前两年,如果两岁前宝宝没有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就是给他的人生打上了悲伤的底色,永远擦不掉。这个说法太夸张了。
宝宝的依恋关系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稳定的。国内学者跟踪研究100多个孩子,发现他们1岁多时的依恋关系类型与3岁时的依恋关系类型大多数一致。不过,你需要考虑养育行为的持续性、环境因素的稳定性。
你肯定能想到,如果一个孩子2岁前得到疼爱的照顾,2岁以后家中发生变故,父母离异或者发生意外事故等,母子依恋关系很有可能会出现变化。
如果一个孩子2岁前缺乏亲密关系,但后来妈妈的养育行为有所改善,或者家庭之外有其他情感支持,孩子完全可能重新拥有安全的依恋关系。
二、给孩子安全感,你可以这样做
刚才说了这么多,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安全感够不够?首先你要知道,大多数孩子都有安全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部分文化中孩子的安全型依恋都占主导地位,在60%以上。
不过有一件有趣的事,我想跟你分享。你可能知道,不安全型的依恋,又可以分成三类,一种是回避型,这类孩子跟妈妈关系平淡,离开妈妈时不哭,妈妈回来也不理;一种是反抗型,离开妈妈时反抗得特别厉害、使劲哭,等再见到妈妈时又生气又想求安慰;还有一种是混乱型,有时候冷漠,有时候又激烈,比较矛盾。
在西方文化里,回避型不安全依恋比较多,大约有20%的孩子属于这一种。在中国和日本,反抗型不安全依恋比较多,在20%以上。混乱型都比较少。可以说,在不同文化中,安全是一样的安全,不安全有不一样的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学者们猜测,西方文化中,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强调独立,鼓励他们自主探索、表达自己,所以回避型宝宝多;东方文化中,妈妈希望跟孩子关系密切,不希望孩子离开自己,又不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对孩子发出的信号不敏感,所以孩子对妈妈有依赖,却又因为发出的情感信号得不到回应而生气,有矛盾心理,所以反抗型孩子多。
那么,你可以给孩子更多安全感吗?当然可以了,记住一句话就行:敏锐地感知宝宝发出的需求信号,及时恰当地响应宝宝的需求。我举几个例子。
安静——妈妈坐在沙发上,孩子在妈妈脚边的地板上,看看她,看看玩具箱,没吭声。遇到这种情形,有的妈妈说,孩子安静地待着,挺好啊。但你知道,孩子这时其实是想探索那个陌生的玩具箱,但勇气又不足。他需要你的鼓励和支持。这时候你可以先开口问:“宝宝,你想玩什么呀?去拿吧。”
哭闹——孩子跟另一个小朋友抢玩具,没抢赢,大哭大闹。有的妈妈在这个时候会拿另一个玩具去哄孩子:“给,玩这个吧,这个一样好玩的,看,还闪光呢。”可孩子还是哭个不停。你知道,孩子此时只想表达愤怒和伤心的情绪,他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安慰。所以你可以抱着宝宝说:“你很想玩那个玩具,又不能玩,所以很伤心,对不对?妈妈知道。”
游戏——妈妈下班,好不容易能陪孩子玩一会儿。孩子在搭积木,搭了两层的小房子,正准备搭房顶呢。妈妈拿着绘本过来,跟孩子说:“宝宝,快来,妈妈给你讲个好听的故事。”你知道,孩子需要妈妈参与他现在的活动,而不是干预和打断。你或许可以帮宝宝递积木:“宝宝,你需要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积木,我帮你拿。”
心理学家有一个好听的比喻,叫“情感舞蹈”,形成妈妈与宝宝之间的同步互动。生活中不可能一直是欢声笑语,关键在于你们的关系协调、节奏稳定。
妈妈在养育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如果累了、有压力了,不必独自一人硬撑。你可以寻求宝爸的支持,或者是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孩子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里,许多因素影响着他的成长。
三、安全依恋清单
心理学家沃特斯(Waters)和迪因(Deane)设计了一套卡片,通过观察孩子平时的行为,测量孩子的依恋类别。整套卡片的使用需要经过培训。下面摘出几条典型的安全型孩子的行为,如果你的孩子有下面这些表现,恭喜你,孩子在很大概率上对你是安全型依恋。
孩子玩的时候,一直注意你在哪里,时不时喊你一声。
孩子明显表现出把你当安全基地的行为模式,出去玩一下又回来,再出去玩一阵又回来。
如果孩子被吓到,或者他伤心的时候,只要被你抱在怀里,很快就不哭了,恢复了正常。
孩子愿意听你的话。
1.你把孩子抱起来的时候,孩子用胳膊搂着你,或者把手搭在你肩上。
2.孩子一开始害怕某个东西,但你安慰他说没关系,他就敢靠近。
3.你一回到家,孩子就给你一个大大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