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婚姻育儿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任重道远

2018-09-14  本文已影响62人  芳馨任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如下内容:在我国有20%的孩子存在焦虑抑郁和行为问题,在一些困难家庭可能更多,例如留守儿童由于见不到父母大约有三分之一会出现上述问题。看的时候就深有感触,甚至觉得这也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个难题。

改革开放今年就已经40年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就足以证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攀升。比如自己是小学生时,家里挑水喝,住小平房,没暖气,有自行车骑就很开心了,穿新衣和吃肉是过年的特殊待遇;到了高中,住上了楼房,家里有了自来水和暖气了,可以一个月吃一次肉了;到了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单位有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可以常常买新衣,也可以一年出去旅游一次了;熬到四十几岁时,住上了大房子,有了汽车,智能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标配,旅游可以说走就走。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就没有经历过贫穷,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物质上很富裕。他们出生就有互联网,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

另一方面呢,他们又是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产物,他们成长的家庭,没有同龄孩子的陪伴,可以有更多的玩具,却缺少真实的伙伴。家长们有钱有时间,所以送孩子学各种特长课补各种文化课,孩子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则少之又少。学而仕则优似乎比古时更加登峰造极。

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儿童怎么会心理健康呢?

通过近几年的关注,更是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于自己从事过教师工作,加上业余爱好心理学,自己会做一些公益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从事青少年心理疏导工作。

记得有个学生是同学和老师眼里非常努力的学生,只是不见效果,成绩非常稳定在后面。哦,想想都会很痛苦,努力没有收获是相当打击一个人的自信心的。自信的建立有个过程,这就是一个人要去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有部分做成了,这个人因为做成受到肯定,这样就会慢慢有自信了。当一个人每天努力学习却不见成绩,那曾有的自信也会消失。特别是重点学校的学生,这种因为学习成绩丧失自信的现象相当普遍。

家长多数做不到理解孩子的困境,他们可能是替孩子着急,给孩子找补课的老师,甚至求助改善精力的食品和保健产品或者药物。曾看到美国就很流行聪明药。

通过多年学习成长,我知道这学生首要解决的是自信问题。和学生要探讨他的努力,要了解这个人到底怎么听课,怎么做作业?有没有自己总结,学习中是否经常提问,错误会不会反复出现,自己有没有意识到等。如果答案以否为主,那就是没有思考的学习,进入高中阶段这样学习怎么会有好成绩?

当然这现像还可能说明这个学生没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ta在为父母或者老师学习,而不是为自己。

更大一个可能就是,ta内心充满了痛苦,焦虑非常严重,根本不能自己控制,所以只能维持表面的努力,大脑里则万马奔腾致一片混乱。ta可能求助过家长或者老师,得到的答案却是被质疑乃至批评。于是,问题被压制,人被压抑,焦虑抑郁的情绪就可能演化成疾病,精神或者躯体。恶性循环开始后再结束只能越来越难!

心理学还不够普及,所以绝大多数家长不能理解,他们认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了,整天想三想四干啥?

其实,孩子当然知道这个理,只是他做不到啊!所以当孩子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向家长您表达需要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帮助时,请及时提供。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精神自然有各种需求。身心合一这个词的存在就足以说明身心不是一回事;相思病的说法也足以说明心会长病,如身体长病一样。有病看病就是,抗也可以,会有抗过去的时候,也有扛不过去的时候。所以,当孩子抗不过去时,家长就要接纳这点,积极面对,办法总比困难多。

调心和躯体疾病治疗有很多相似之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耐心才能有结果。对学生来说,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心理状态的调整也很重要,也是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的。

当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就会拿出时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或者参加一些心理课程,或者参加一些运动,这样努力的调整身心合一,那么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就会少许多许多。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任重道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