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哲思

你的孩子在学校快乐吗?

2020-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教育视角

      如果可以选择,会有一半以上的孩子,不愿意去学校。这一半以上的孩子,并不是全部都不爱学习,也不发乏成绩比较优异的孩子。


    当下很多学校在提倡,“快乐学习,赏识教育”并以此作为学校的竞争标签!


    有人说“快乐学习,赏识教育”的提出,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这种提法是对痛苦学习和摧残人性的一种承认!


    其实,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觉醒和呐喊。


    当一个孩子,向你走来,ta满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喜爱。ta银铃般地笑声,黑嘟嘟的眼睛、朱唇皓齿让人心生爱怜!身为父母的你,对这个生命有着无数的期待、祝愿和幻想。


    如果,ta不够美丽帅气,你希望ta才华横溢,如果ta不够聪慧伶俐,你希望ta健康快乐。


    健康快乐,几乎是父母对孩子最低又是最高的期盼。


    可是,平均每个孩子要在学校度过至少12年的时光,如果这十几年ta都不快乐,作为父母,你该怎么办?


    每一个生命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


    没有哪个孩子会主动地选择不快乐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在最美好最应该从学校汲取养分的年纪,选择逃学、辍学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患有心理疾病,需要药物治疗甚至停学?


    与同龄人在一起一起成长、一起玩耍,不快乐吗?人间真的不值得吗?


    有人会说,都是成绩分数惹得祸


    那么,没有成绩和分数的要求了,孩子就都快乐了吗?

    答案是,并不是。


    其实,很多孩子能接受自己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他们甚至能理解学业成绩并不能决定他们一生的发展。


    真正让孩子觉得不快乐,甚至想逃离一个环境的因子很多时候来自与同龄人相处的困难!

    比如,总是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或者因为长相,或者因为口音,或者因为服饰,或者因为姓名,或者因为老师对他的态度……

    总之,大多是来源于,不能以自己舒服的状态与一个群体友好而温暖地融合。


      导致很多孩子,吃饭的时候没有饭友,玩耍的时候缺乏玩伴,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朋友。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觉得缺少这些陪伴,他们会自我施压,感觉别人会因此而排斥或者嘲笑自己,从而自己否定,对人生未来的美好充满不自信。


  当然,有的孩子会在无奈中,选择和自己并不喜欢或者三观不正的孩子去做朋友,本以为会慢慢好起来,后来发现,反而更失望,甚至偏离了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认知。


    家长,如果你有幸及时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你应该赶紧做好下面几件事。


    一,改变你与孩子原有的相处模式,从原生家庭里寻找孩子遇到这类问题的根源。思考是否给予了孩子充足的爱?这份爱充足到ta可以忽略外界世界的不友好。


  二,观察孩子的各种为人处事的习惯。是不是ta说话的语气或神态让别人不太愿意接受,是不是比较自私?引导孩子用让人比较舒服的方式表达自己,学着帮助别人,学着与人分享。


  三,多与孩子的老师实现有价值的交流,促进老师多观察和关注这个孩子,形成多方合力多方关爱,很多时候老师的态度和关爱,会影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心态。


    生命的美好,就在于ta对这个世界多种微妙的感知,而这份微妙也是一把双刃剑。


    为人父母,用心去养育一个孩子,才能保障一个生命的丰盈与圆满!生命中,与孩子这一世的缘份值得付出最细微的感同身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