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因材施教》感想二

2018-08-22  本文已影响28人  简斋茶悦

夲书指出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要了解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模式。

在这里作者引伸出了两个概念

一,个性

个性包含了你的全部。天生的脾气,生活经验,又涵盖了基因的特质。需要,爱好与优缺点,价值观,才智,父母的培养,教育背景,以往经验的处理方法,文化背景,根深蒂固的社会标准,宗教信仰。也就是说个性就是形成你这个人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二,行为模式则是你这个人的外在表现。并且因地制宜。比如你在家和在工作时的表现,就不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行为模式并不是指你这个人,而是指为人处世的方式。

关于这两个概念,我的理解是不是这样?个性是指自然的本我(在各种因素综合下所形成的本我)所具备的特征,而行为模式,则是由于其他外因,我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这个准备咨询下李老师。

下面作者把行为模式分成了四类:

1,快/慢 步调

根据作者提供的选择,我判断,我和儿子都属于慢步调

比如做事,磨蹭,拖延。

2任务/人际 导向

根据选择,我属于人际导向,儿子偏倾向于任务导向。目前哈。我觉现在他还小,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当然不是象作者所列出的污染行为,而是科学指导与煅炼)

根据步调与优先顺序总结为以下四类:

1,D型快步调任务导向

掌控型。霸道总裁型

2,I型快步调人际导向

影响型。热忱,魅力领袖型

3,S型慢步调人际导向型

稳定性/温和性强的人。在顺利被支持的环境中会有自在的感觉

对,这个标签我乐意接受

4,C型,慢步调/任务导向

谨慎型/严谨性强的人

我老公属于C型。娃属于s,c的中间地带。

这样分析下来,我的育儿模式不是望子成龙。我最重要的使命是成就娃幸福的人生。

小草有小草的坚韧

花儿有花儿的芬芳

大树有大树的丰姿。

我们要做的就是,科学地提高认知。让种子以他自己的使命成就他的人生。

接下来本书将针对这几种类型的行为模式,指出问题及应对方法。

下次再叙,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