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为了韩襄客离家出走:真爱,就是愿为之不顾一切
孟浩然出生于襄阳,他的名字,是他的父亲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正气”中的“浩然”二字。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可他却长成了叛逆的人。
他第一叛逆是,他父亲希望他考取功名,可他偏偏隐居鹿门山。
他第二叛逆是,他父母不同意他娶歌女,他就离家出走,还去了女方成了倒插门女婿。
01
人如其文,孟浩然就如他写的诗一样,率真、随性。
十八岁那年,孟浩然参加县试,成全县状元。
可这时,朝堂风云变幻,武则天退位,中宗继位,韦后干政,丞相张柬之被流放。
看到一心为大唐的张丞相,却在晚年被如此对待,突然间,孟浩然觉得功名到头来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他不顾父母的感受,毅然隐居鹿门山。每日游山玩水,与朋友谈论诗文,不知不觉两年已过去。
有一天,他听说襄阳城来了一名色艺俱佳的歌女,按耐不住好奇的孟浩然,也前往观看,这一看,便深陷爱情漩涡,他到底陷得有多深,看他接下来的行为就知道了。
02
话说,这位歌女叫韩襄客,因父亲去世,为了生计无奈下做了歌女。她不但通晓音律,还略有诗才。
而孟浩然自从上次见过韩襄客后,便频频光顾,为她捧场。她也在人群中注意到了他,从此两人眉宇间便多了些别样的情愫。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暗生的情愫,越来越浓烈,他们也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约会。
她在侧,他在旁,他们用诗回应着彼此,孟:“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
韩:“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
在古代,像这样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总是会遇到阻碍,孟韩他们同样遇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03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韩姑娘已到了谈婚的年龄,家人催归,她回老家了。
她走后,他心里不是滋味。欲想父母去提亲,又恐怕父母不同意。后再三央求远房叔父为他们做媒,虽然父母听后满口答应了,可是,没等到结婚,孟父不知从如何得知了事情原委,无奈只得去韩家退婚。
没有结成婚的孟浩然,心里开始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离家出走。
孟浩然好像天生就是一身反骨,父母越不同意的事,他就越要干。他想到韩姑娘被退婚后,在家痛苦的样子,他就忍受不了,也不愿意辜负心爱的姑娘,所以,这一次他又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偷偷离家去找韩姑娘了。
04
孟浩然来到韩家,她母亲对这个英俊又有才华的年轻人自然是满意,甚是欢喜。
就这样,孟浩然与韩襄客在女方成了亲,拜了堂,过起了小夫妻的幸福生活。
后来,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孟浩然心想妻子在娘子生子,不成体统,也有损她名誉,总归不好,便决定回家告知父母,希望父母看在孩子的面上接受儿媳,并接她进门。
却没想到,他父亲仍是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孟浩然只得又一次搬去鹿门山居住。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这样美的诗句,我想孟浩然写的是她吧!
因为爱她,所以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美好!
05
孟浩然对她的爱,是真的爱,他不仅敢于爱她,还敢于为她向父母争取同意,父母不同意就自立门户,也不管父母的意见,也不管他们会不会伤心,只管过自己的小日子。
是不是叛逆且有主见的人,才容易活出自己呀?
他看是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其实,孟浩然内心也是备受煎熬。他一生未曾入仕,却一直在入世与出世间徘徊。
他年轻时罢考,后隐居,再后两入京都,三次游览吴越,最终还是选择隐居,最后因背生毒疮未愈,与好友王昌龄吃海鱼而死。
纵观孟浩然的一生,他到底是没有辜负她的深情。真希望所有女子如韩姑娘,能遇到真爱,遇到那个为了爱人而不顾一切阻碍的男生。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分享结束了,如果觉得写得还行,就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