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历史人物、典故1. 美文鉴赏三笑集

读学《论语》第八讲 处世•上

2020-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幽雅人生

原创:读学《论语》笔记

  《论语》第八讲
          处世•上

为人第三个方面的内容:
处世
“为人”与“处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讲处世之道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原则,到现在依然没有过时。

孔子讲的处世之道的第一大原则,是忠恕之道。

以“忠恕” 之道处世,必有大成。

“忠恕”反映了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内容。

原则一、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内容。

有一次,孔子对曾子讲 “吾道一以贯之”

意:我的思想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

曾子回答说:“然”

意:我知道的。

孔子走了以后,其他弟子把曾子围住,问老师讲的“一以贯之”指的是什么?”

曾子回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意:老师的思想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忠恕。

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自己想有所建树,也应该帮助他人有所建树。自己想通达,也应该帮助他人通达,这叫“忠”。这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

所谓的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他人。这从消极的方面来讲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列为世界性的道德箴言。

以上就是论语中 “忠恕” 的含义”。

如果我们在处世过程中,能以仁爱之心,忠恕之道与人相处,必有大成。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都是双向的。

孟子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真爱换真爱,真诚换真诚。这就是第一个大原则:“忠恕” 之道。

原则二:恭、宽、信、敏、惠五大准则
恭、宽、信、敏、惠五大准则实际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化。

孔子提出恭、宽、信、敏、惠五个字,也是我们处世的重要准则。

《论语》中具体讲:“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也是一句名言警句。

恭则不侮:对人恭敬就不会遭受侮辱。

宽则得众:为人宽厚,待人宽容,这样就能得到众人支持

信则人任焉:自己讲信用,就能得到他人的重用。

敏则有功:办事讲效率,才能事半功倍。

惠则足以使人:利他,努力给他人好处,帮助别人,自然可以使他人为你所用。

学习小结:


1、“为人”与 “处世” 紧密联系在一起。

孔子讲 “处世之道” 的第一大原则是忠恕之道。

2、原则一:“忠恕”之道

“忠恕” 之道指真爱换真爱,真诚换真诚。

“忠恕” 反映了孔子 “仁爱” 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 “忠恕” 之道处世,必有大成。

 

3、原则二:恭、宽、信、敏、惠五大准则

“忠恕之道”的具体化: 恭、宽、信、敏、惠五大准则

4、我认为,对 ”名言警句“ 的学习态度,要先理解,然后死记硬背。

只有记下来,背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的。

记牢知识点,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才能左右逢源、应用自如。

一个人知识的功底和魅力,是持之以恒、逐年积累沉淀下来的。

5、 名言警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