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一个人的爱与死》
2021-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紫轩悦读
鲁迅的小说,可以说是异形而同构的。所谓同构,并非是故事结构的雷同,而是通过苦难的叠加,主题的重复,强调存在的本质所在。这种相似性,使得同一个社会事件或个人行为,同时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里进行,并且经受同样的震荡。这位启蒙思想家,鲁迅不能不重视一个病态社会的精神状况。在他那里,有两个中心意向:一个是关于“铁屋子”的,一个是属于“荒原”的。不同于封闭和压迫,荒原感是敞开的,弥漫的,延绵的,人坠入其中而无可措手,其实这也是一种深渊感。作者的笔触并没有停留在对普遍的痛苦、恐怖和焦虑的一般的表现上面。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往往把这些异常强烈的尖锐的悲剧情感,化为一种寂寞感呈现出来。寂寞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先觉者的寂寞,勇士的寂寞,知识者的寂寞,但也有劳苦者的寂寞。像鲁迅这般细微地刻画小人物的寂寞,在中国作家中几乎是没有的,在世界作家中也非常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