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暗示教育”,为何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原创】暗示教育,为何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如今,现在的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有“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正如一位家长所言,她“9岁多的孩子,做作业喜欢边玩边做,做2分钟作业,就会玩10分钟,再就是,一会说,我要喝饮料,一会说,我要上厕所,一会又看动画片……;再一个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花钱大手大脚;马虎、懒惰、撒谎、爱炫耀、怕吃苦、贪图享受、还乱花钱,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就是喜欢上网玩游戏。”
事实上,孩子上学以后为什么就会出现“做作业拖拉、到处扔垃圾、乱花钱、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喜欢读书、喜欢上网玩游戏”等不良习惯?
其实,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上学才开始有的,而是没有上学之前就形成了孩子自己的“行为习惯”,只是家长不知道,没有感觉到问题存在,上学以后的不良习惯问题出现了,父母才知道孩子“磨蹭、拖拉”的不良习惯问题危害。
一句话,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习惯,某些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实际上,孩子们“厌学、逃学、弃学”等不良习惯发生,也是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的。
为什么?
我们先看“上学以后的孩子,常见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第一章 上学以后的孩子,常见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上学以后的孩子,“厌学、不喜欢读书、做作业拖拖拉拉”与“撒谎、乱花钱、痴迷网络”等不良习惯等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孩子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习惯”出现了问题。
孩子们的任何一个不良的行为习惯出现,不仅对孩子们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碍于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还决定孩子们以后发展方向。
好的习惯,是孩子成功的翅膀!是孩子成功的磨刀石!!
坏的习惯,是孩子成功的天敌!是孩子成功的绊脚石!!
关于习惯,正如,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是的,一个人的行为变,天长日久就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
据报道,“俄罗斯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青少年犯罪都与其在学校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事实上,不良习惯就是根深蒂固的恶习,但是,这些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那么,上学以后的孩子,常见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下面,是上学以后的孩子,常见的不良习惯:
1.小学老师的呐喊:为何孩子总是“丢三落四”?
2012年5月26日,一个孩子的母亲给我留言说:“武老师!想请教一下,我是一名山区的小学老师,我的孩子现在总不肯先完成作业再玩,同意他自己先玩再写作业,却发现他总是丢三落四的。教育别人家的孩子,我总看清教育的问题,并且大多数都有效果。轮到自己就歇菜了。”
2.一个家长电话的诉说:为何孩子写作业经常“磨蹭、拖拉”?
2012年11月份,接到一个家长电话,诉说到“她女儿10岁多,吃饭磨蹭、拖拉,尤其在写作业上,发呆、上厕所、喝水等,每天的作业都是做到晚上11点左右,第二天瞌睡起不来床,一遍遍地喊醒,就是不起床,起的晚,有时还哭闹,抱怨让起的晚,常常迷迷糊糊去上学,老师经常反映孩子在课堂上经常睡觉,考试成绩不理想,非常头疼。”
3.一位母亲的QQ上留言:为何打孩子不能纠正他的不良习惯?
2015年12月28日,一位母亲在QQ上留言:“她的孩子12岁多,不但写作业拖拉,还有到处扔垃圾的坏毛病,家里有垃圾桶不扔,非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外面,为此,我与孩子他爸,又打又骂,不但不不起作用,反而,写作业拖拉、到处扔垃圾更厉害,25晚上,我在他的床底下发现很多香蕉皮、橘子皮,这些都皮发霉啦,不知道有多长时间,这要是在夏天就会发臭的,我告诉他爸,看你怎么教育你的儿子的?香蕉皮、橘子皮,不丟垃圾桶里,扔的床底下;他爸听我这么一说,先吼我,吼了我之后,开始打孩子,把孩子打的非常很,可是,第二天早上发现,不知道孩子什么时间离家出走的,现在两三天啦,在很多网吧也没有找到孩子,武老师,我现在发愁的是找到孩子怎么办?孩子离家出走很多次,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请武老师帮忙。”
父母怎样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去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孩子不良习惯“问题的根源”何在?
第二章 孩子不良习惯问题的“根源”何在?
孩子的“教育、学习”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出现了问题。
孩子出现“做作业拖拉与到处扔垃圾”这些不良习惯,某些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的,让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没有表现出来。
1.孩子们不良习惯问题的出现,有的是溺爱问题
其实,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的缺失。
在于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不正确的早期教育”与“暴力教育与溺爱教育”,“不正确的早期教育”让孩子“厌学、逃学、弃学”,而家长“暴力教育,是‘打’不出孝子,溺爱教育,是‘惯’不成才子”。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爱孩子,就是当面袒护——有时妈妈管孩子,爸爸护着:“对于孩子不要太严了吗,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就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这样教育孩子?你们不知道树大自然直吗?你们小的时候,还不如孩子好呢!”有些不良习惯就是这是父母对孩子百般迁就形成的。
溺爱孩子,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溺爱孩子,就是家长“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
溺爱孩子,一句话新闻,就是孩子“要啥”,父母就“给啥”,没有商量的余地,孩子说一不二。
2.孩子们不良习惯问题的出现,有的是方法问题。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分数看的太重,紧紧抓住孩子的考试成绩走,如此,容易让孩子找不到“自我”。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太松懈,太娇纵,如此,容易让孩子迷失了“自我”。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太爱,爱的想把全世界的爱都给孩子,如此,容易让孩子目中无人、自私任性、独断专行,心中只有“自我”。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不良习惯问题的出现,不是吼,就是吓;不是哄,就是骗;不是打,就是骂,如此,教育孩子,是不能够纠正其不良习惯。
3.孩子们不良习惯问题的出现,是父母过度焦虑导致的
为何说孩子们不良习惯问题的出现,是父母过度焦虑导致的?
每年开学季,很多父母都在为孩子上什么学校而操碎了心。一些名牌中小学,依然是广大父母追逐的对象,为了让孩子进入这些学校,有些父母甚至不惜高价购买学区房。
根据一项在线调查,有66%的购买房者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学区房,而有14.9%的父母则表示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房子就是再贵也要买。
中国是全世界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可能是有始以来问题最多的,也可能是全世界问题最多的。
孩子们不良习惯问题的出现,是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
为什么?
一方面是从兄弟姐妹很多到独生子女,另一方面是从生活很贫苦到生活富裕,再一方面是从社会很落后到社会高速发展,还有一方面是现在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不平衡等等,于是,父母过度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些家长过于看重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考得好就高兴,考的不好,父母的就对孩子发脾气,久而久之,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害怕考试,就形成了考试焦虑症,本来平时学习就不错,可是,一想到考试分数低,父母就唠唠叨叨、骂骂咧咧,孩子就越来越怕考试,然而,当父母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又打骂甚至挖苦孩子,这样就导致造成孩子更加惧怕考试,不爱学习、不喜欢读书,喜欢上网玩游戏,所以孩子就出现上面的这些不良习惯。
由此可见,孩子的出现的“不爱学习、不喜欢读书,喜欢上网玩游戏”等不良习惯的出现,是父母过度焦虑导致的。
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暗示教育”,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暗示教育”,为何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第三章 问题的解决:“暗示教育”,为何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出现“做作业拖拉、到处扔垃圾、乱花钱、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喜欢读书、喜欢上网玩游戏”等不良习惯出现。
你有啥办法解决?
人家“狼”爸说了,他有办法——“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这是真的吗?
北大生有几个是靠打进去的?
为什么有的还没有打着就离家岀走?
为什么还没有打就命丧黄泉?
你还打谁?打空气?
你打得着吗?
现在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的纠正,父母往往采取就是“打骂”教育方式,其实,正是父母这种“打骂”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对于其的不良习惯,给父母们“发扬光大”啦!
让父母们越“打骂”孩子,孩子们就越“不听话”,,孩子们的情况就越“糟糕”,孩子们的问题就越“多”。
如果不去研究、探讨“为谁学?为何学?何时学?如何学?”的教育问题,靠打、靠骂行吗?
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父母靠打孩子行吗?
下面,我们先看《红楼梦》中的“狼爸”贾政,是否打掉宝玉的不良习惯?
1.“狼爸”贾政,为何没有打掉宝玉的不良习惯?
《红楼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
其实,《红楼梦》是一本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同时,《红楼梦》是一本教育孩子的书,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红楼梦》里面都有,中产阶级的贾政对儿子贾宝玉能“北大、清华”焦虑情结和当下很多父母的焦虑是一样的。
(1)我们看“狼爸”贾政,是如何教育宝玉的?
贾宝玉,是荣国府嫡派子孙,钟灵毓秀,天资聪慧,“自幼深受贾母疼爱,游于温柔富贵乡”,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是由于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他身上拥有太多富家子弟的不良习气“任性、幼稚、胡闹、贪玩成性、不喜欢读书”。
那么,在《红楼梦》中,贾政是如何教育犯错误的儿子贾宝玉?如何纠正宝玉的不良习惯?
一个字,那就是“打”!
说打孩子的老爸,谁能打得过“狼爸”贾政?
“狼爸”那将贾宝玉可是往死里打!
此时此刻,贾政妻子王夫人是如何看丈夫打孩子?
贾政妻子王夫人:上前阻拦,威胁道:“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红楼梦》“宝玉挨打”)
此时此刻,贾政母亲老太太是如何看儿子打孙子?
老太太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红楼梦》“宝玉挨打”)
贾政为教育宝玉,对其实施“笞挞”,这一情节在今天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教育犯错误孩子时,父母经常一方“唱白脸”,一方“唱黑脸”,有的孩子的爷爷奶奶,在一旁护孙子。
“狼爸”贾政,为何没有打掉宝玉的不良习惯?
贾政是个真正的封建“正统人物”;贾政是个真正的封建“卫道者”。
贾政是个“教子有方,治家有法”之人;贾政是个“自幼酷喜读书”之人;贾政又是个“最喜读书人”之人;贾政又是个“大有祖风”之人;为何宝玉却偏偏是个“叛逆”之人?
原因是贾政夫妻教育理念不合,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在同一阵线上,贾政母亲老太太一定会护着宝玉,还在溺爱孙子。 这就让宝玉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有空可钻,因为,每一个小孩子都是利己主义者,孩子非常清楚家里谁的势力大,谁会向着他、护着他,就会认为谁护着他谁就是正确的,不良习惯就不会纠正。
“父与母、父母与老人”这种教育的不统一,就会强化孩子不良习惯行为“发扬光大”,你会发现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不良习惯会越改越难,于是,好出现我们说的,为什么孩子的“坏毛病、坏习惯”越教育越多的原因。
古人说得好“一个打,一个护,到老不上路。”
贾政家里而是“一个打,两个护,到老就更不上路。”
同时,由于宝玉家庭环境问题,宝玉经常给父亲玩“捉迷藏:游戏,宝玉只要一听见贾政出门,不在家时,就高兴的不得了;一听见贾政要回家时,就紧张的要命“背后发凉、头皮发麻、心里怕的很”,可见,宝玉看见父亲贾政,就像老鼠看见猫一样,怕得要死。
为此,宝玉身边的那些姐妹们,经常为他抄写作业。
在《红楼梦》第26回,写到“无精打采的贾宝玉,一会儿玩雀儿,一会儿玩鱼儿”。当碰见侄子贾兰拿着一张小弓,追赶一只小鹿。贾宝玉道:“好好的射它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贾宝玉道:“把牙栽了,那时才不演呢。”说着,又到潇湘馆去了。
这段文字很妙,一个富贵闲人的无聊,与贾兰的积极勤奋的人生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样,宝玉的“任性、幼稚、胡闹、贪玩成性、不喜欢读书”不良习惯,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解决的。
李纨,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是贾政的儿媳妇,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贾政把李纨的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明白李纨日子不好过,所以,尽管贾政为人严厉,不苟言辞,对于李纨,他还是很欣赏的,称李纨是一个很好的儿媳。
其实,李纨,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女人,她知道女人应该如何做、人活着,所以,她并不像凤姐一样,锋芒毕露,她是内敛的,李纨的聪明、随和、机灵都是在心里。平时她不占别人便宜,更不会算计别人,更多是只保证自己不吃亏就好。
由此可见,李纨的品德与秉性是很好的。
那么,为什么年轻就守寡儿媳妇李纨能够让自己的儿子,能够让贾政的孙子贾兰能文能武?
(2)贾政儿媳妇李纨,为何能让孙子贾兰能文能武?
儿媳妇李纨,能够让贾政的孙子贾兰能文能武?
原因是孙子贾兰有一个智慧的母亲!
贾兰是一个听话乖孩子吗?不是,有时候还是有点性子的,《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有记载: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
于是,贾政便派贾环专门去请他。但此时的贾珍却二话不说,让比贾兰高一个辈分同时又是贾兰好友的贾环和两个婆娘去叫,可以说是给足了贾兰面子。
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就可以我们可以看出兰哥还是有脾气的,特别是这么多大人都围着宝二叔转,心里有些不爽,老爷没有亲自派人叫,便赌气不凑热闹了。
可是李纨在这件事上的处理也是非常得体,李纨知道孩子有气,没有因为自己的面子勉强贾兰参加灯谜,李纨用暗示性的方法教育孩子,意思是“孩子你不去也可以,妈妈不会为难你。”
同时,我们从李纨她别号“稻香老农”,就可以知道低调行事,身为荣国府的大少奶奶,身为荣国府的大少奶奶,李纨深知为人处世之道,所以和荣国府上下都能处理好关系,乐善好施,并且谦逊有礼,由此人称李纨为“大菩萨”,深得大观园上下称赞。
贾政儿媳妇李纨,为何能让孙子贾兰能文能武?
事实上,李纨教育儿子贾兰,经常用暗示教育,李纨一生的价值,体现在如何教育儿子贾兰方面,“李纨课子”是《红楼梦》中的一大故事。丈夫贾珠死后,李纨便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对贾兰的培养上,她对贾兰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仅督促他读圣贤书,为科举考试做案头准备,还安排他习武。而贾兰也终不辜负母亲期望,最终中举且建了武功,“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母因子贵,李纨也终于扬眉吐气,封了诰命夫人。
李纨教育孩子,一方面暗示性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不攀比,走自己的路。
那么,“狼爸”贾政,为何没有打掉宝玉的不良习惯?
(3)“狼爸”贾政,为何没有打掉宝玉的不良习惯?
“狼爸”贾政,为何没有打掉宝玉的不良习惯?
由于李纨儿子贾兰的亲爷爷,“狼爸”贾政,经常用的明示教育的方法,直来直去的“讽刺挖苦、又打又骂”教育他青春期的儿子宝玉,是没有一点点教育效果。
所以,“狼爸”贾政,并没有打掉宝玉的不良习惯。
贾政儿媳妇李纨教孩子真是有方法,最终孙子贾兰顺利中举“清华、北大”,并一路青云直上,富贵显达。
要知道,贾政是李纨的老公公,贾政是贾兰亲爷爷,宝玉是贾兰的亲叔叔!
看起来,一个人的成功与遗传关系好像不大,好的教育胜过遗传!
看起来,“狼爸”贾政,并没有打掉宝玉的不良习惯。
看起来,“狼爸”贾政,也不能将宝玉打进“清华、北大”!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偷”钱孩子的呼声:请不要再打我们这些屡教不改的孩子的故事。
2.“偷”钱孩子的呼声:请不要再打我们这些屡教不改的孩子
这是,我接触的一个教育案例,为了教育更多的孩子,经过孩子的同意,下面是《“偷”钱孩子的呼声:请不要再打我们这些屡教不改的孩子》全文如下。
(1)叔叔阿姨当您高抬贵手时,请手下留情不要再打我们这些屡教不改的孩子。
我叫李小﹙化名﹚,今年十四岁了。由于我是家中的独生子,集千般宠爱于一身。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偷家里的钱买零食吃和小玩意,虽说把爸爸妈妈气得直咬牙,气虽气,加上我小时候学习很好,他们仍无办法。后来偷钱次数多了,在劝说无効的情况下,只好靠打我来解气。爸爸经常请我吃“竹笋炒肉丝”,往往吃一次便半个月难忘。于是,我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不知不觉中加入老师讨厌、父母嫌气.同学嘲笑的“差生”大中。
一次我偷了钱,刚开始我爸爸没有察觉出来,我还觉得洋洋得意。但是过了一会儿,我妈妈发现了并告诉了我爸爸,我爸爸听了怒气冲天。拽着我进去了里屋,爸爸把我的手和脚捆着。然后,把我的裤子脱了,用皮带狠狠地抽了一顿。但是他还不解气,又狠狠的拧了我一把,拧的乌紫乌紫的,我疼的哇哇直哭。可是爸爸他不管,不但不管还威胁我。
“你再哭,再哭皮给你扒了。”他狠狠地叫道。
“爸,我以后不偷钱了,别打我了,我改。”带着哭腔的向不讲理的爸爸哀求道。
“改,你天天说你改,你那次改了?说,给我说。”他恶狠狠反问道。
“哼!你改,我看你是狗嘴里吐不岀象牙,好狗忘不了吃屎,你不要骗我了,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父亲便说便打。
这次父亲没有把我打死,但把我的皮股给打烂了,疼得我+多天不能坐在登子上读书。我告诉老师和同学说自已长疮了。
通过这次的挨打,我不但沒有改正,反而偷钱更历害了。打打打,一天到晩只知道打,打有什么用,他打着我的人,能打住我的心吗?
记得有一次,是08年快过年的时候,那还是一个星期六的-个下午,我终于发现他们放钱的地方,刚开始我想拿三百元,后来一想,我又拿了二百元,一共拿了五百元。为啥我要多那二百元?就是因为那打。
我到学校后,我便从学校出去买衣服去了。我买了一双鞋,花了一百五十八元。又买了一条裤子,花了八十五元。又买了很多吃的东西,例如:香蕉、苹果、等等,就这样我一天将五百元花了个净光。第二天,母亲知道了家中的钱被盗,急忙来到学校问我要钱,此时我己作好了挨打的准备:我说五百元还不够花,又借同学捌拾多元。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次却没有挨打。
我为什么沒有挨打?我纳闷呀,因为我的计划失败了。什么计划?一个让她们因为打而内疚一辈子的计划——远走他乡。上面我写道在偷钱的时候我做好了挨打的准备,如果他们再打我我就把剩下的二千多元钱拿走,然后我就离家出走,远走他方。让爸爸妈妈们找不到我,让他们伤心一辈子,内疚一辈子,痛苦一辈子,饱含精神上的折磨。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我是万事俱备只欠一顿打。可事实却令我大跌眼镜,他们不但没骂我,而且也没打我。真是令人费人所思。
以后,我再也不偷父母的钱,说心理话,当我拿父母的钱时,心理也不情愿,但看到我每偷一次钱后,他们只知道打,一次比一次狠,越打我越偷你们的钱,你们打打打,我就偷偷偷,越打越偷,打的狠偷的多,哈时间不打我就不再偷,如果继续打的话,最后的结果偷的让他们找不到人,叫你们人财两空,你们家的钱再多我永远也不偷,哼!看你们还打谁?有本事你对空气打呀!打呀!!自从偷50O元以后,父亲没有打我,我坚守哈时问不打我就不偷的思想,也一取消了离家岀走的计划。每次犯点小错误,父母在也不骂我了、打我了,并且和颜悦色的给我讲道理。这样做很对不起父母:我的内心却感到痛苦不安,我这样做对得起谁?我要忏悔、我要改过,我要重新做人。我这样想,也就这样做,我以前养成乱花钱的毛病慢慢地也就改掉了,学习成绩慢慢地提高。如今我成了一个令老师高兴,父母喜欢,同学羡慕的好学生。
今天我为什么要把这段个人不光彩的历史写岀来目的只有一个:是我知道我父母为什么18O度的打转弯——不打我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后,才有勇气写岀写岀这篇短文的。其目的告诉叔叔阿姨,当您的孩子无论犯什么错误,请叔叔阿姨您手下留情、不要再打孩子了,摆实事、讲道理,请相信、请坚信、请深信不久的将来您的孩子一定是一个不会让您失望的孩子。想一想,当初我的父母不改变对我的态度,我能有今天吗?我能坐下来写这篇文章吗?
(2)聪明的孩子养成了“说谎、偷钱、不学习”的不良习惯。
值得说明的是“文中的学生李小是化名,他是我朋友的孩子,这个孩子小的时候是一个淘气,聪明是很岀名的,学习也很好,得的奖状贴满了墙,每当我去他家串门,看到这些奖状,心中暗想这小孩子照这样发展下去将来不上北大就上清华。后来小孩子就上了当地的一家贵族私立学校,他以后的情况我就不太清楚。”
至到20O8年的春节前,我接到他母亲打来的电话,声泪俱下地诉说了孩子由心头肉变心头刺,由小宝贝变大废物的过程。
聪明的孩子养成了“说谎、偷钱、不学习”的不良习惯。
(3)父母如何纠正孩子“说谎、偷钱、不学习”的不良习惯?
我问她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说谎用针扎嘴,偷钱用皮带抽身,反抗打得更狠,再反抗我和他爸会用绳子捆着他的手和脚,让他动弹不得。打得他嗷嗷直哭,打的老老实实服服帖帖,连生说改了!”她回答道。
“你这不是法西斯教育吗?有几个相你们这样打孩子的?”我问道。
“什么法西斯教育,难道孩子犯错误不应该打吗?常言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死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臭白菜。’咱们的左邻右舍都是这样打屡孝不改的孩子。”她接着说。
“你知道有几个将孩子打好的?”我反问道。
“这…个我倒不知道,不过也有的打了以后挺老实的,不知道我家小明怎么啦?每次打的时候他都说改,一定改,不再说谎,不再偷钱,可是打过之后反而便本加利地偷。两星期前,他偷了二百捌拾元,当知道的时候去学校找他的时,你说气人不气人,才一天半的时间他就将钱花的一干二净;这不咋天下午他又将五百元钱给偷走,他不知道那是我下岗后的低保费;你说他咋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打一打就老实了,就改了,他却越打越偷,一次比一次偷的多;今天我再沒有去学校修理他之前给您打一个电话问一问这是为什么?孩子不改问题到底岀在哪里?”她吞吞地说不知别人家的孩子对打的效果,但对自己的孩子对打不起作用时说了哪么多。
“不用问,问题就岀在你们夫妻二人身上。”我直接告诉她问题的根源。
“怎么会是这样?不可能吧?我…”我沒有让她把话说完,便打断道。
“孩子有‘病’,作父母的首先要吃‘药’”我接着说道。
“没有,孩子有病,我们为啥要吃药哩?”她不解的说。
“其根源主要还是在于你们夫妻二人身上!”
你看她,刚才说起“打”的教育还挺有理论根据,且还有一帮打的应用者。别的家长打孩子效果都不错,只是她家特烦贱。当让她们吃药治孩子的病时,她还挺难受,一脸的不情愿。看样她是什么都不知道,再问下去只会浪费她的电话费。于是我给她讲了齐齐哈尔的那位母亲和她“钱”孩子吃“药”的事。
2004年8月份,我接到齐齐哈尔的一位孩子母亲的电话,说是他的孩子“偷”钱非常历害,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孩子却是变本加历,竟成“死猪不怕开水烫了”,越打越偷,“打的时候他说的比鳖蛋都光(家长原话),坚决改正、保证再也不下手了,可三天不上,旧病复发,就这样反反复复无数次,根本就没有改的一丁点希望。”
“你家孩子再拿钱时,你就不要再用‘偷’字来训斥孩子,其次,请千万千万不要再打、再骂孩子了,切记切记、一定要记,当实在憋不住的时候、忍无可忍的时候,你要记住一句话:放下‘屠’打、立地成‘人’。然后你们夫妻不管那个人、或者全部都吃点‘药’,孩子也要吃。”我在电话中告诉那位家长。
“什么药?在贵只要能够治孩子的‘病’,我们一定要买、要吃。”那位母亲疑惑的问道。
“你要吃这个‘药’,是不花钱的,看不见摸不着。”因为都是老朋友了,我故意给他买个关子。
“武老师,你就别给我开玩笑了。”她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真的,只须‘惩罚’孩子,怎么个惩罚?就是孩子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拿一百块,罚站一个小时,站的时候必须不吃不喝不睡,只须方便。但在罚孩子时,有一个条件家长必须无条件去做。”说到这里,我把话停下来,
“只要为孩子好,上刀山下火海我们夫妻也愿意,什么条件呢?”那位家长问道。
“你们夫妻陪孩子罚站,孩子站一个小时,你们就站两个小时,孩子拿四百元站四个小时,你们必站八个小时。”我说。
“我们愿意罚站,这样做行吗?有几分把握改变孩子?” 听到这里哪位家长疑惑道。
最后,我告诉他,不能说成功的把握有几分,但你们做-次陪孩子罚站的行动总可以吧?这总比你们昔日用武力解决问题强吧?实践一下再说,不过再罚孩子站的时候,要将罚的游戏规则告诉孩子,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有一天,儿子拿了家里的6OO多元,他这次不能打了,他们夫妻实在沒有办法,也想实践一下“惩站”的效果。
这一站不要,父子二人站岀感情,父亲陪儿子站6个小时后,儿子不要父亲站,表示再也不做这样的蠢事了,父亲坚持一定要站;当儿子的父亲站到8个小时之后,儿子再次劝父亲不要再站下去了,这样做对身体不好,其父告诉儿子,无论如何我都要站下去,儿子被父亲的真情所感动,也加入父亲队伍中去。从此以后他的儿子彻底攺变乱拿钱、乱花钱毛病,并且很少上网吧玩游戏,父子、母子关糸很融洽,儿子有什么心理话也给他们夫妻二人说。
就这个孩子“偷”钱,父母要陪孩子“罚”站简单疗法,犹如民间秘方,屡建奇功、效果神奇。
这位母亲听完后,表示不再打儿子,如果儿子再拿家中的钱,愿意像那位家长学习。后来这位母亲告诉我,她们夫妻从内心的深处原谅了孩子“偷”钱的错误,而孩子呢?也变得懂事了,偶尔犯点小毛病,事后会主动承认错误,现在变得很阳光、向上。
去年春节我回到老家,方明的父母知道后,特以带着他儿子来看我。他的儿子看到我后,马上走上前,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谢谢伯伯,是你救了我,爸爸妈妈对我可好了,常给我买书看,现在《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都会背。我问他知道里面的意思吗?他说,知道!将《大学》完整地背诵下来,并给我讲了里面主要内容。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其父母告诉我,后来由于跟孩子关糸比较亲近,孩子时常问起不打他的原因,问的多了,他们已将不打儿子事情真相给儿子说了,孩子笑着说,如果我们打也是最后一次了,我们听了好害怕呀。多亏那天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才让他们有一个完整的家。
通过上面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岀,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是不能打的。既便是罚也要科学的、艺术的罚。否则让你后悔终生。
父母越是打骂指责,有的孩子就越是害怕父母,有的孩子就越是仇恨父母,孩子的不良习惯就不能够纠正!!
事实上,父母打骂孩子,恰恰是父母无能的表现。
实践证明,父母越是打骂指责孩子是绝对不行的,是骗人的,越骂越不学,越骂越纠结;越打越不学,越打越痛苦;越打越不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这是千真万确。
下面,我们接着看如何纠正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不良习惯?
3.“暗示教育”,能纠正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不良习惯!
下面是我对于“小学老师的呐喊:为何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与“一个家长电话的诉说:为何孩子写作业经常‘磨蹭、拖拉’”问题的回答。
我说对那些咨询孩子问题的母亲说,如果,你孩子的做作业磨蹭拖拉,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与日记的时候,那么,作为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孩子,今天晚上你在不好好写日记与作业,你爸爸回来就要惩罚啦,打你的屁股,我可没有办法保护你,那个时候,你别说妈妈没有提醒你呦。”
晚上,爸爸回来啦,孩子磨磨蹭蹭没有写日记,这个时候妈妈要在孩子没有在身边的时候,或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对他讲孩子今天没有写日记;或在孩子爸爸没有回来的时候,提前短信与微信告知都可以。
爸爸在看到微信的情况下,应该回来晚一点,目的,主要是为配合妻子“演双簧”。
爸爸知道孩子没有写日记的事情以后,不要发脾气,不要问孩子日记写没有,更不要说妈妈说你没有写日记,否则,就等于在孩子面前出卖了妈妈,这样“阴阳”就不能相结合,起不到“父严母慈”的教育作用。
等到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可以对妈妈这样说:“今天晚上,本来我可以早一点回来,可是,回来的晚啦。”
“那是为什么呀?”妈妈急切问。
“等吃了晚饭再说吧。”爸爸假装不想说,卖一个关子。
“爸爸,说了吃饭也可以吗,饭现在很热,凉一凉吃也不晚。”孩子非常喜欢听爸爸讲回来晚的原因。
“孩子说的对,凉一凉吃也不晚,就说一说为什么回来的晚的原因。”妈妈符合着孩子的话。
“我们的经理的儿子,由于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与日记,被他的爸爸给打屁股啦,打的屁股都流血了,经理不好意思自己去医院给儿子包扎,让我去了,我怎么会不去呢?”爸爸严肃的说。
小孩子最有兴趣的是什么?
是在一边听爸爸与妈妈说“卖关子”的话。
“爸爸,在医院里面,你没有说那个孩子是你孩子?”孩子接着问。
“不是我儿子,我怎么说?况且,我儿子又不是那样的孩子,你说是不是?”爸爸用一个否定与一个肯定,回答了孩子的想法。
“是的,咱们的儿子与你们经理的儿子可不一样,做作业、写日记,不用我们操心,这个习惯是他慢慢养成的。”妈妈顺势在孩子的爸爸面前表扬一下儿子。
此时此刻,孩子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孩子这一听,自己就会慢慢改变自己做作业、写日记,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
这2位母亲,后来还对我说,“暗示教育”对于改变孩子磨蹭拖拉的不良习惯的效果非常好,现在做作业、写日记,不用提醒,就能够主动完成,如今,孩子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写日记,其中的一位母亲说,她规定写日记,一星期可以写3篇就是完成任务,可是,她女儿不仅每天10点以前完成,而且,还是每天一篇日记。
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家里的表现,有的父亲是不知道的,有的父亲不高兴时家里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孩子是不敢表现的。
母亲可以完全告诉孩子的爸爸,让爸爸解决,这里应该讲究一个教育的方式“暗示教育”,父母要阴阳相结合。
这是出卖爸爸吗?
不是,也不是让爸爸打黑眼泡仔。
这是树立爸爸的权威——“威严”。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提到:“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小孩子总要有一些害怕的对象,才能有所约束,父母要阴阳相结合,这是真正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下面,我们在接着看“暗示教育”,是如何纠正孩子到处“扔垃圾”的不良习惯?
4.“暗示教育”,能纠正孩子到处“扔垃圾”的不良习惯!
“暗示教育”,是如何纠正孩子到处“扔垃圾”的不良习惯?
这里,就举一个间接暗示教育孩子不要到处“扔垃圾毛病,随地吐痰的习惯”例子,这也是,我对“一位母亲的QQ上留言:为何打孩子不能纠正他的不良习惯”问题的部分回答。
10岁的华华有到处扔垃圾毛病,随地吐痰的习惯,为此,爸爸提醒过华华好多次,说的次数多了,孩子非常反感,这样的教育效果不理想。
一天晚上,华华的爸爸下班回家,告诉华华的妈妈,今天他们单位的一位同事说儿子笑笑吃香蕉皮。
华华妈妈问,怎么会这样?是谁让孩子这么做的?
华华爸爸说,是他儿子笑笑心甘情愿的。
华华妈妈又问,为什么?
华华爸爸接着说,他儿子笑笑平时到处吐唾沫、扔垃圾,爸爸为了笑笑能够消除这些坏毛病与不良习惯,签订了一个协议,笑笑说,如果,他在到处吐唾沫、扔垃圾,他就把吐的唾沫、扔的垃圾吃掉,自从签订的协议,笑笑的确改掉随便吐唾沫、扔垃圾的坏毛病,昨天,由于习惯的作用,笑笑不小心,把香蕉皮扔到地上,笑笑看到以后,把扔到地上的香蕉皮吃啦,爸爸妈妈看到以后,连忙制止笑笑不要吃,可是笑笑已经吃啦,笑笑爸爸妈妈说,香蕉皮可以吃,但是,要讲卫生,洗洗再吃,笑笑说,说话要算话,要讲信用、要讲诚信。
做在一旁的华华听后表面上不以为然,但渐渐地改变了处吐唾沫、扔垃圾坏毛病与不良习惯。
这就是“间接暗示”教育孩子的力量强大之处。
我把间接暗示教育孩子不要到处“扔垃圾毛病,随地吐痰的习惯”例子,给那位母亲,她孩子从外面找回家以后,他们夫妻认为,如果继续下去,长此以往将会家败人亡,所以,她与丈夫不在相互抱怨,齐心合力,共同唱好“暗示教育”这场戏,他们就从孩子的“到处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入手,三个月以后,孩子到处“扔垃圾毛病,随地吐痰的习惯”已经没有了,有时孩子还主动打扫卫生,监督父母搞好卫生,同时,还认真做作业,玩游戏的次数比以前也少。
那么,“暗示教育”,为何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5.“暗示教育”,为何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想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可是,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孩子沾上了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不是孩子的错。
可是,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养成了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对于孩子不良习惯的纠正,父母用暗示教育的方法,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暗示教育”,为何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由于暗示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对于培养10多岁的孩子的性格、意志品质、生活习惯、学习成长方面至关重要。
不过,暗示教育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暗示时,还必须注意孩子的“性别、年龄、个性,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如此暗示教育才能有好的效果。
所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不妨用一下“暗示教育”教育。
父母“一句夸奖的赞叹,一个提醒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热情的拥抱”,犹如一粒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会在孩子心灵中茁壮成长。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暗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这正是——
夫妻二人演双簧,暗示教育显父严。
黑脸白脸不必唱,提醒鼓励展母慈。
不良习惯慢慢改,磨蹭拖拉悄悄无。
学习兴趣在提升,考试成绩常进步。
所以,在生活方式发生飞跃变化的今天,由于家庭教育“溺爱成风,单亲家庭增多”、“父亲教育”的缺失与“母亲教育”的强势,再加上“互联网普及,文化多元化”等诸多因素,容易导致了孩子在成长过程出现了孩子“厌学、网瘾、早恋、亲情淡漠、离家出走、暴力倾向、沟通障碍”等不良习惯。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应该不直接批评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暗示教育的渠道,让孩子知道“作业拖拉、上课迟到、痴迷游戏、到处扔垃圾、乱花钱、撒谎、厌学”等不良习惯是错误,使孩子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达到“自我纠正”,这样就避免了直来直去的“心理对抗和心理厌烦”。
家长“暗示法”教育孩子,对孩子一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在不知不觉中从侧面去影响孩子,是一种在“柔和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是一种在“宽松的环境”中感受到教育。
所以,家庭教育中的“暗示法”,能够在培养孩子的性格、学习和生活习惯、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不教而教”的作用。
实际上,对孩子的“暗示”教育,一般可以分:“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
“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奋发向上”,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与心态,孩子很容易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
“消极的暗示”,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的!它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产生“冷淡、泄气、退缩、自卑与自弃”的心理,很容易让孩子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家长用“暗示”教育孩子,就是不用言语,直接表态这件事情如何做?通过“暗示”让孩子知道如何做!!
同时,家长在表扬或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一竿子捅到底,而要采取一种曲折迂回的方法,比如,可以用“打比喻、作比较、讲故事”的形式,把自己的观点与意图巧妙的“点”出来,让孩子神不知鬼不觉的来一个“心领神会”——“不教而教”。
一句话,教育孩子,父母应抓住孩子的思想状况与心理活动,找准孩子“缺点与弱点”后,就要悄悄地用各种各样积极的“暗示教育”方法,消除产生孩子“不良习惯”问题的根源,同时,还不能让孩子觉察这种暗示教育方式是真正对孩子的,父母通过对于孩子一段时间暗示教育以后,会发现孩子以前“缺点与弱点”,已经转化成为孩子的“优点与特点”,“暗示教育”这样就慢慢的、“神不知鬼不觉”的就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