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成课☞☞剥洋葱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105人  Evan查查

      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的剥开,看看自己内化了多少(ㆀ˘・з・˘)ωҺat?

        在年中6月初有幸参加了袁茹锦老师化书成课的课程,收获很多,必然需要消化再吸收的内容一样很多。

小伙伴们的合影

        学习后一定要有复盘,不仅要有思考,还要有实际行动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我的四点收获

1.提炼书中精华,重新组合成自己的用户语言,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呈现出来,(未来用户视角开发占优势)

2.讲授中的案例,不能随便套用(书中的、热点事件),案例自己先审视一遍其逻辑能否支持讲授观点后,在分享给大家。(哎!学习小能手,一定会根据课程内容“编故事”‎(∩❛ڡ❛∩))

3.传统讲授中用户参与感比较少,可以通过在学习中做“游戏”,激发学员参与,来增加学习效果。(没有学习活动的培训,不是好培训╮(。❛ᴗ❛。)╭)

4.行动计划,人们越来越“懒”,只给方向方法,不一定能够落地等于没有行动计划。给学员行动计划一定给一个参考的模板。学员可操作行高,乐于参与且易有产出。

以上的是自己收获,想到其实这些也是当下企业内训、公开课等形式的一些痛点,未来少数人的沙龙、教练会更火,同时也会对课程内容的适用、定制、互动体验要求的越来越多。

印象最深的三个知识点

1.课程结构设计的五种逻辑,丰富了课程大纲设计思路,能够更轻松从用户视角设计讲授内容。填充内容可以是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方式来内化书内知识点。

2.案例的五要素6T法则,掌握了,就像拥有了十八般武器,又像是内功大师不用武器,草木竹石皆是武器一般。思考案例的6T法则,没有完美的案例,完美在现实中只是个例。

3.学习活动的设计,根据讲的内容,针对性的做学习活动,让学员参与其中,对于学员参与的成果给予认可,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给正面的反馈

现场演练的两点反思
8分钟分享

1.精准用户规则,自己内容点准备的比较多,发现时间不够,现场没有找到核心,分享的比较乱。以后对于用户需求&规则 是一切的前提,讲授的时间、内容、补充细节(案例、适宜的学习活动)

2.分享时站姿比较随意,没有注意礼仪及坚持到最后。这是需要学习一下TTT的演讲、表达技巧,已经找了合适的课程7月份去学习。感恩小伙伴们的反馈

反馈贴纸
我的行动力计划

①作业 : 做一次线上分享时间约2小时

1.  6月16号之前把分享课程的课纲完善

2.  6月23之前补充案例、行动计划参考模板的填充

3.  6月28号前准备好分享的所有准备。

4.根据反应酌情做一个线下沙龙

②3个月开发一门自己的微课。 (6.10-9.10)

1.  6月底前想好分享的课题,核心问题点

2.  7月底前筛选合适的书+完成课程大纲

3.  8月底前书中内容内化、案例、理论填充

4.  9月10号前填充活动设计,线上分享或沙龙

学习就是这样,多多参与互动就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很荣幸获得一本《谢谢你迟到》

领取奖品

现场还收到了旺旺大礼包 ღ(๑╯╰๑ღ)

勾俊伟老师签赠的图书 ₍₍ (ง ˙ω˙)ว ⁾⁾厉害了

还有定制的签字笔、书签

收到的部分礼品

感恩与你相遇。

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