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触动与感动
也许天生是容易被打动的人吧,一旦有某点契合,常常热泪盈眶。然而,我的外在表现却是冷漠的,有一种“冷眼观世态”的淡薄,这是一种不自觉的“避”,避开热闹,避开从众,避开能分散你的纷扰,选择寡淡的从心所欲,为着冥冥中的某个目标,那是一个既定的方向,它产生于童年抑或少年,并无觉察,亦非偶然,反正扎根了,并萌生出枝叶,不断的修整添加,日益茁壮。
为什么说这些?因为这几天,我在持续不断的感动中,这感动照应了我的童年、呼应了我的所思所想,使我感到一种热切的喷发阻挡不住。
一个画者绝不是冷漠的。
这感动有一部分来自观展的感受,被作者的匠心独运所打动,为其背后的付出而感叹,仅仅有赞誉是不能涵盖的。
另一部分来自听了几个报告。
第一个是尚辉老师谈国展脉络及作品分析。里面没有掩盖没有含糊其辞的打哈哈,而是直击作品中的问题,比如一致赞誉的《尖峰食刻》,他说有的地方画过了;我的作品也简单提到,也是画过了,像漆画。这样宝贵的意见是难能听到的,批评会让你降下温度下次注意修正,不然仍会重犯。表扬当然会让你欢欣鼓舞,甚至忘乎所以,但也容易失掉方向,不会把握。
他最后总结道,整体的缺陷是重视了技巧,忽视了生活感悟和深度思考,精致与完整现象的背后,往往揭示的是技术理性大于精神感性或思想深度的内在原因。
第二个是听十三届美展学术研讨会。让我深受触动的是专家们没有假大空的套话,所有的发言都有建议和具体分析,有的问题非常尖锐。如模式化问题,追求尺幅的巨大、视觉效果,制作性,是功力、时间的体现;逼真的质感和纹理效果,看上去灿烂漂亮吸引视线,但是不打动人,震撼人心的力量是不足的;题材重复、雷同,不是从个人出发而是从展览出发,应该从自身出发到展览时拿出来就好;为了某种需要去画,表象化,缺失人文精神、价值体现;某物只是一个构成要素,不是一个打动人的形象,没有扑面而来打动人的内在精神;把制作精良误解为工整的代名词,应该有一种审美趣味、一种韬略意识;图像里有童子画现象,容易引起不好的导向;跟风,拼贴,装饰感,九宫格不下二十幅,如果抽离出来什么都不是等等……好的方面是主题凸显,多样性、百姓生活情趣、鲜活性扑面而来;媒介语言的跨界性拓展了空间,但是如何把握度?现实生活的景观化,如果作品不能折射时代精神,不能走远。
第三个是听了三位获奖提名作者的创作过程交流。无一不是饱蘸情感绘就的,期间都有遇到难题画不下去,寻找参考与突破,甚至是一两天的停滞,最后完成也还是有一点遗憾的。尤其孙娟娟老师讲的与我产生共鸣。她说每到一地喜欢逛美术馆博物馆,而且要甩开别人独自看。长久伫立,默默领会,被感动。现代人应该有一个现代的表达方式,应该有一份担当和使命,一个人画很孤独寂寞,是靠着这样一种情怀坚持下来的。
所有的积累都在画里,没有积累是不可能完成的。李恩成老师为着一种野花可以跑很多个地方采集素材;孙娟娟老师为着画面中间的小孩,跑遍了小学和幼儿园,收集到几十个小孩的影像资料,最后选定一个,并且在选择男孩女孩上下足了思考。她说,根本没想获奖,只要画喜欢的画,艰辛也有趣,特别好玩。李玉旺老师说,一幅画后面涵盖的东西太多,画到中间曾经绝望过,重新振作,绝望的时候就可能会有所突破了。
最后提问解答的时候,孙老师说得非常好。一,现在的美术培训班迎合家长要求,抹杀孩子的审美和创造力,用考级来吸引孩子;二、把不是从心里爱画画的孩子送到美术学院,是占用有限的名额,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李恩成:画画这条路是非常难走的,不是强烈的百爪挠心的感觉不要去画画。每年美院几万人毕业,真正能画的有几个?凤毛麟角。但作为审美教育可以,用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看展览的方式提高审美能力,将来不画画也会对着衣及家庭设计布置都好一些。
李玉旺:小孩画画是兴趣问题,没兴趣不提倡去画。
最后主持人总结:美育才能救中国。一,没有地域隔阂;二,有超越感、道德情感;三、知道美、爱好美的人都是真诚的。
打动、触动与感动 打动、触动与感动 打动、触动与感动 打动、触动与感动 打动、触动与感动 打动、触动与感动 打动、触动与感动 打动、触动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