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灶1班】读好书剽悍江湖

从最孤独的图书馆和疯狂买书的反思中,给你总结1个改进点

2019-01-22  本文已影响58人  牛牛的Annie

跟着一群建筑师在外面嗨了几天,回到家里,参观书店和在住的酒店里看中并下单的书,已经在家里静静地等我了。

下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求助,想找一本黄达海、郭全全著的《概念结构力学》。这是求助信息的原文:

“求助万能的朋友圈,谁能帮忙找到这本黄达海、郭全全著的《概念结构力学》🙏”

然后是这本书的封面图片。

如果是你,想要提供帮助的话,感觉少了什么信息呢?

此刻看来,这条信息太过简单,但还是收到了一堆朋友的热心帮助。

我自己在感谢大家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在反思如何把这条求助的必要信息写清楚:

此书已经绝版,所以需要求助

最好是正版的纸质书,用于教学

是朋友用,不是我自己需要

大家给我们的反馈,都是精进的点。

发出去以后,我收到很多人给我发的电子书,淘宝链接,还有人要直接下单给我买了寄过来……

吓得我赶紧拒绝。这书,我是真心没打算自己翻看的。

可是,我自己却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安利了那些筛选过觉得很好的东西(组织、课程、书籍等等)。

比如说,下午回程的路上,坐在后排的朋友,上去说这几天的收获时,提到了想要锻炼演讲能力。等他回到座位上,俺不管三七二十一推荐了头马,发了D85区的头马地图给他。还有几本只要有人问,我常常会推荐的好书。

唯独差点儿忘了,男神成甲的《好好学习》。还好后来想起来,把他在混沌大学上讲思维模型的分享发了出来。

为啥别人愿意信我的分享,也许在于昨天听了他们推荐的建筑类书籍后,我自己立马找了安藤忠雄的《在建筑中发现梦想》来读完的缘故吧。

你认真对待别人的推荐,别人也会重视你的看法。

讲真,我读到过烂书。原来也一度认为,成功学的书,是用来洗脑的。

后来发现不是。

既然很多人通过阅读同一本书获得启发并且过得很不错,同时也影响了更多的人,那么,不是这本书没用,一定是我自己打开的姿势不对。

(如果你按耐不住好奇,我先告诉你这本书叫《思考致富》)

如果我们每天都去思考自己一个可以改进的点、想办法把学到的一点东西用到生活里,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因为在混沌大学上听了马寅的《阿那亚:如何从经营产品到运营用户》,被种草最孤独的图书馆,也因此找到了一个专门参观建筑捎带各种吃吃喝喝的团。

到了阿那亚以后,近距离体验了马寅在分享中提到的种种。结合老师和同伴们的提问和分享,收获多多:

“业主公约”,社区共治

感受他们的失物招领文案

听老师讲为啥走道到图书馆之间居然没有一条修好的路直接相连

兼之在图书馆里看到打卡和真正看书的人的状态

社区里如果业主和开发商都有类似的业务,条件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业主的双赢策略

老师提醒同行的设计师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不要一味求手法的多样性,而是把2-3种、甚至一种手法用到极致,做好加减法

在空间、资源有限时,如何打造仪式感和避免建筑太过直白,没有意境

……

多的不说,光是加法、减法这一项,跟自己最近想了蛮久的落差结合,就已经值回票价。

有些书、有些人、有些事,只能在我们的生命中飘过,但也有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条分享,让我们终身受益。

比方说,特劳特在《简单的力量》中说,约翰·斯卡利担任苹果的总裁时提出过他们认为非同一般的观点:

“我们在工业时代学到的所有东西都趋向于制造越来越多的复杂。我想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白,必须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简单才是终极智慧。”

他自己却把押宝在一个叫“牛顿”的很复杂的产品PDA上,并因此产品失败而被解雇。

下午推荐书,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看到我作为一个门外汉,居然会真的去读那些建筑相关的书,作为建筑师,要知道生活、美学、人性……种种,才想着要推荐。

这固然让我自豪和沾沾自喜,也让我警觉。

我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了吗?

虽然答案很扎心,但是如果我对自己足够诚实,就得承认,并没有。

我找了方向,设定了目标,可是,打法还是看似一团散沙。

看买的书就知道了: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

《科学管理原理》

《规模》

《创造性破坏》

《科技失控》

《落差》

《动荡的世界》

……

我跟那个黯然离开的约翰·斯卡利又有何异?

区别确实有,我里他曾经到达过的成功,差着老鼻子呢😂

要说完全没有联系,当然也不是。毕竟只要想扯,万物都有联系,跟6度理论一个道理。

可是,不是经高手验证过最有效的办法。是不是最适合我?至少目前看,效果同样不显。

怎么办?

调整。

哈哈,如果持续关注,你有机会看到我慢慢在摸索中调整的。

————————————

总结一下,如果说,你今天看完前面只记住一句话,我希望是这个问题:

我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