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沟穴-----助力肠胃通畅
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量少。目前我国的便秘患者非常多,患病率在15%左右,且呈逐年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支沟治便秘
在古代,有许多医家将支沟穴作为治疗便秘的主要穴位,如《扁鹊神应针灸御龙经》云:“大便闭塞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医士有神功。”《杂病穴法歌》记载:“大便虚闭补支沟。”《玉龙歌》记载:“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因此,掌握好支沟穴将有助于预防便秘这种疾病。

穴位定位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现代针灸腧穴书则记载其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在解剖上浅层分布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经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和骨间后神经。

穴位解析
支沟穴功擅调理气机,诸气不通之证皆可用之。便秘是由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受阻所致,而其又与肺、脾、肾、肝关系密切,五脏气机不通,大肠传导功能不畅。针刺支沟穴可通调三焦,使原气通行三焦,则脏腑气机调畅,有助于大肠传导糟粕,则大便排泄通畅。常用保健方法:按揉或艾灸穴位10-15分钟。
常用配穴

天枢穴
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腹部要穴,亦是大肠经气及募穴所聚集之处。因其位于脐中旁开二寸,恰是人体的中点,如若天地交合处,升清降浊枢纽,故得名。配合天枢穴,起到消食导滞、疏调肠腑、理气通便之功。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属于五输穴之合穴,又是胃的下合穴。足三里广泛运用于各项消化系统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梗阻等;对各种慢性疾病也有预防作用,是人体中重要的强壮保健穴位。《灵枢·四时气》记载:“肠中不便,取三里。”总之,支沟穴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便秘的效穴,掌握好支沟穴的定位,时常按揉该穴将有助于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