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修养的高度决定子女人生的宽度
世人常说以史为鉴,若你喜欢读历史,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每一位名人的身后,都会有一位睿智深明、有层次有见识、三观极正的母亲。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在今天读来,依旧能感受到女性与母性交织的柔美和高洁。
女性,尤其是妈妈的言传身教是子女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三观源泉,它决定着家庭成员的层次以及未来的成就。人生中的一次选择错误,还有时间机会改正。但真正可怕的是,父母的德行和格局,会代代相传,成为一个人原生家庭的桎梏,它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最终活成60分还是90分。
说到修养,它是一个人行走在世间最饱满最厚实的底气。一个女人拥有好的修养便是家中至宝,这比富有的家室、美丽的容貌、卓然的才华更加令人着迷,在这样的女人身边,丈夫不做糊涂事,孩子也会奔向光明。
妈妈的德行对家庭来说到底有多重要?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便是深深受到母亲的影响。毛主席的母亲文氏仁慈博爱,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穷人,在灾荒年间常常给穷人们饭吃。对子女的教育也终以仁慈博爱为根本。毛主席小时候在关公桥读私塾的时候都是自带中饭,有一次他得知一个家庭贫困的同学没有带饭,便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了他。回家后毛主席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得到了母亲的赞扬并在此后每天都让毛主席多带些饭菜分给同学吃。类似的帮助穷人的事情还有不少,在少年毛主席的身上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毛主席后来回忆时说“我至今还很怀念我的母亲,我母亲非常善良,济困扶贫,爱老怜幼,我不能忘记她啊!”仁慈博爱是母亲留给毛主席的第一笔财富,为毛主席终身所难忘,可以说,毛主席后来走农民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其直接源头就是母亲的这笔精神财富。
我们今天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父母的修养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所谓的“拼爹拼妈”,其实不如拼父母的修养和格局。父母修养的高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生活的宽度。家庭教育的最重要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正如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比尔盖茨在大学未毕业的时候就去创业了,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聚集的私人财富,超过了世界上38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一位旷世奇才,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什么呢?比尔盖茨曾说过,自己在母亲那里学到了“虔诚、善良以及专注”,比尔盖茨小时候,母亲玛丽.盖茨是一位教师,在比尔三四岁的时候她就经常带着比尔出入各种博物馆、图书馆,和比尔一起学习,进行文化熏陶,玛丽还致力于慈善事业,作为全国联合劝募协会的首名女性总裁,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自己的孩子比尔盖茨,我们在后来比尔盖茨对全世界贫困地区的大量捐款上就可以看到母亲玛丽的影子。
说到修养深的母亲,还不得不提一位咱们中国的奇女子——当年中国的第一夫人王光美女士,在文革期间,被造反派在万人大会上批斗羞辱,却始终不卑不亢,她那令人敬佩的表情,宁静淡泊、柔和从容,激励着她的孩子们坚韧不拔地度过了十几年非人的岁月,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母亲的典范。她的凄苦遭遇并没有让仇恨充满她的心,反而在出狱后发起了“幸福工程”这一大型扶贫计划,救助千万贫苦母亲,用大爱来反馈并没有善待她的社会,不仅让世人见识了一个女人的博大胸怀,也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指引了一条光明之路,所以才会培育出博学能干的上将儿子刘源,以及哈佛商学院毕业,商界如鱼得水的高材生女儿刘亭亭。
著名作家金庸也曾说过,他对小说人物内心深处的探索很多受母亲的文化影响。金庸的母亲徐禄是近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姑妈,在那个年代就读过高中并写的一手漂亮的水笔字,对金庸的教育更是不言自明的了。
所以说,一个人的修养在成年之后如何费心建设都不及从小在母亲那里的点滴浇灌。一个家庭,哪怕穷的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品德端正的母亲料理,这样的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的奶奶虽然不够有才华也不够富有,但却是个三观很正的女人,微小处也能绽放光芒。她常说一句话“付出是福报的积累”,于是这句话成了我们家的家训,奶奶在六七十年代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还总省出粮食给过路讨饭的人塞一碗。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把饿了几天的讨饭人带回家中吃饭,而其实那个时候的奶奶家也不宽裕,我的父亲和姑姑们上学之余还要分担家庭的重担,经常放学后帮别人家揽活,可以换来几勺面粉带回家贴补。即使这样,奶奶还是常说“这个世上,吃什么都不如吃亏好,因为吃亏是福”。这样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父亲,所以父亲把吃亏是福也常常讲给我,还记得中学时候,我跟父亲一起出门,路上遇到一个人过来说自己钱包丢了没有钱回家,父亲二话不说就掏出钱包,给了求助者几百元钱,我在旁边使劲给父亲使眼色,父亲却视若无睹。。等那人走后,我拉住父亲说“那么明显的骗术,电视里都报道好几回了,你怎么还上当呀!”父亲说“我觉得这是真的,如果真被骗了我也认了,要是真的,起码能为帮到他尽一份绵薄之力”。父亲常说一个人的善良里藏着他的运气,你在善良里的投入,日后一定会得到成倍的回报。我后来渐渐明白,不是父亲真的傻到看不出别人的骗术,而是他是怎样的人,他就看到怎样的世界。父亲福报的积累换来了他的事业有成,并且为他赢得了很多对手的尊重。耳濡目染的我,读研究生时候就把每月生活费的一部分拿出来捐到联合国难民署,资助世界各地我看不到的可怜孩子们。工作后的我,又参加了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协会,大多数周末都自掏腰包奔波在探望贫困抗战老兵的路上。过年时候,还会带着父母一起去为孤寡的老兵送年货,贴春联。至于我的孩子,我不用多想,也会知道未来的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重德立身的家庭教养和格局观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化的最高境界便在于,不是颐指气使,而是以身作则。我们希望后代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母亲,对子女要求极为苛刻,自己却悠然不在要求的范围内。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是笨鸟,要学会笨鸟先飞。孩子却说“世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孩子答“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故事虽让人啼笑皆非,但我们却要警惕不要让自己成为了这样“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妈妈。
母亲尊老爱幼,孩子自然就会上行下效,母亲节俭有度,孩子自然就会拒绝奢靡,母亲彬彬有礼,孩子就会谦虚不傲。《大学》里说,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国藩就将“慎独”作为教养家人的第一要领,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慎独的意义在于,即使一个人独处也应恪守自持,将待人待己的守则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强加于旁人。真正的君子,不仅在于能洞察世事,更在于能洞察自身,善于自省。如果自身都做不到,那就没有资格去苛责他人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世界。只有自己包容了,周围才会充满阳光。
每一个母亲都在以各自的形象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要扣好,而这颗扣子,需要妈妈来扣。母亲应该帮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才能懂得成功的真正意义。当我们自己做好了的时候,才能让子女耳濡目染、受益终身。母亲修养的高度,决定了子女人生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