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欧阳修的《踏莎行》(侯馆梅残)
2022-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宸枫
原文: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此词主要表现了行者与思妇的离愁别恨。上片行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突出渐行渐浓,无以摆脱的离愁。下片写思妇危楼远眺,愁肠寸断的形象。并以“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想象突出离愁之深,相思之苦。
在艺术上,可分为四点,第一点,暗用典故,富于联想。上片前三句描写行者所见的春天景色,是写实,但三组景色暗含典故,引人联想。写梅,使人联想到陆凯从江南寄梅给长安友人范晔的故事。写草熏风暖,无疑与江淹《别赋》的句子相关。写柳,则与古人折柳赠别的习俗有联系。三者全部与离别相关联。
第二点,反衬,描写明媚春景,抒发离愁别恨。以乐景写哀情,使其愁更深。此词描写春天明媚景色,抒发的却是离愁别恨,属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起首三句是描画江南春天优美而融合的景象,“摇征辔”三字一转,抒发离愁。乐景衬哀情,更显其愁之深。“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化实为虚,设喻巧妙。古人写愁的名句很多,这两句的特点是扣住春天的景象。将离愁的渐远渐无穷与春水的迢迢不断相联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点,化实为虚,将离愁的渐远渐无穷与春水的迢迢不断相联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四点,递进(翻进一层),“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进一步突出离愁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