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也会移情别恋?李商隐还是太有趣了!
今早需要优化七夕节日文案,我冥思苦想半天,前三组还在正正经经写两行诗,写完第四组时,竟然把自己逗笑了。
对比前面三组的精雕细琢,这一组是任性而为。写得太过日常,平白如口语,毫无诗意可言,甚至有点土味。所以,我自己都忍俊不禁。
当然,我们最后也没有选择第四句,还是选择了看似很有诗情画意的第一组。
这当然也没关系啊,我当然明白甲方想要什么样的内容。但是我就是纯粹喜欢写作这件事,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会忘记自己写的原因,而沉浸在文字组合游戏之中。
写作看似游戏,当然不止于游戏。
我为什么会写出这两句话,其实有个小小背景。
像七夕节这种传统节日,基调当然是宣扬爱。每个人都向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是七夕更适合许愿,毕竟不完美才是残酷的现实。
其实“天天都过节”就是我曾许过的愿,以前还在大学时,恰逢七夕,已经有对象的朋友,为我真诚许愿,赶紧找个男朋友。我说:不!你看我想找么?就顺其自然吧!但等我以后有对象了,肯定天天过情人节”。大家被我逗得笑不可支,打击我一天天净做白日梦。
我并不反驳,美好的人和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我也相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对于灵魂伴侣,当然得宁缺毋滥!
我说写作真的很好玩,并不是为了糊弄谁。
平常无论工作,还是自己写东西。常会对自己自然而然瞎写的东西,感到莫名其妙的好玩。这种看似抽身事外又沉浸其中的状态,总让我觉得写作是件值得认真对待的事。
曹丕把“著书立说”上升到“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我当然也不否认,但我似乎也没有这种宏愿。
就像朱天心和老师站在异国某座寺院面前所感概的:如此精妙的匠心工程,非得是发了大愿的人,才可以建造而成的。对于文学写作这件事,我肯定也发过大愿,但是我目前要应付的日常生活,仅仅允许我拥有一些些写作的微不足道的快乐。来日方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不羡慕任何人”也确实是我的真实写照。我相信“嫉妒”会让人面目可憎,所以,我也不羡慕任何人。与其花费精力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不如利用时间专注自己所拥有的。
当许愿“天天过节”,变成了“我们天天过节”。人生历练让我不断成长,用心经营生活的过程,也让我收获了许多。
写作其实很简单,毕竟“功夫在诗外”。用心生活的人,就能用语言文字凝练平凡生活中的光芒。
也恰好是今早,我一边准备早餐一边在听欧丽娟老师讲古典诗词。她聊到织女,说织女竟然动了凡心,而对象竟然是出使西域的张骞。
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
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乍一听来,我也觉得神奇,这两个不同时空背景的人是如何搭上线的?便竖起耳朵细细听她分析。
原来是,李商隐写了一首《海客》。他充分发挥诗人的浪漫想象,基于不同神话,把织女用来织布的“支机石”视为是与张骞通情达意的信物,并以牛郎的妒忌从侧面为自己的想象作了证。连欧老师都夸李商隐“这真是石破天惊的创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来古诗中,也有这么多有趣好玩的事。李商隐的诗向来被诟病用典过多,显得晦涩难懂,但只有真正洞察了他用典的来龙去脉,才不得不叹服他的博学与创新。
大千世界,好玩的事情很多。今天是七夕,愿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做一个有趣好玩的人。愿你的生活和你所爱的人,也如你一样有趣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