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500字诗与诗文字゚灵感💋

梦里飘来故乡的云

2019-06-24  本文已影响63人  王家二少2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清晰,时刻萦绕在梦中,可以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时的坑塘、河流、小溪到处是清澈的水,春姑娘的脚步一到,河水叮咚,溪流淙淙,近岸的水草里,便有成群的蝌蚪穿梭,嬉戏。

不知它们的蛙妈妈何时捕捉到春的讯息,何时产卵,使它们成为春天的使者,因而又引来好奇的小孩子尾追堵截,希冀掬之于手,放入盛水的瓶子里把玩。

图片来自网络

仲春以后,便有春燕造访。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就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

蓝天下,翱翔的燕子,飞的很高,有时突然俯冲下来,横擦过水面,尾尖偶尔沾了点儿水,水面上留下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慢慢地荡漾,好像物理课本上画出的无线电的电波。

燕子落在电话线上,嘁嘁喳喳,电线酷似音乐书上的五线谱,燕子精美叫声犹似弹奏的美妙的乐曲。

新来乍到的燕子在外面玩够了,就倏地钻入低矮的土墙草顶的“寻常百姓家”筑巢定居。据说它们记家门,所以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说法。

燕子筑巢的能力肯定不比今天盖楼房差,它们没有圆规,没有水平仪。

但是,鸟巢的外观,椭圆形椭得非常的标准,外围砌成的每一横层非常平行,虽密密麻麻,但凹凸均匀,疏密有致。筑好巢它们便产卵孵雏,等到它们离开的时候便是一窝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夏天一到,麦子也就成熟了。焦麦炸豆,是说季节的紧迫性。这时候有两种候鸟不期而至,一种是次杯茶,一种是布谷鸟。

次杯茶和喜鹊一般大小,羽毛黑白相间。早晨四点多,天刚蒙蒙亮,次杯茶就“喳喳喳”地叫开了,那声音仿佛是“茶杯,次杯茶杯”。

这时候庄稼人骨碌碌都起床了,如果有人磨蹭,就会有别人催他:“还不起来,次杯茶都叫几遍了。”

说某某起得早,也以次杯茶的叫声为时间节点,说某某次杯茶还没叫就已经下地了。次杯茶简直成了麦忙季节庄稼人的闹钟。

布谷鸟比小燕子大一些,通体都是黄色,所以俗称黄鹭子。

它的叫声有两种,往往中午叫的最欢。一种叫声仿佛是“呱呱呱固”,有时一些促狭鬼也把它的叫声理解成近似音,用来戏谑叫国富的人,叫国富者那一段也倒霉了;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种叫声仿佛是“蒜面条子浇点油”,但那时能够吃蒜面条子浇点油可是稀有的事情,只有招待客人或者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这两种叫声交替进行,越叫越起劲。

入伏以后,人们便可以听到知了尖锐刺耳的叫声。那知了好像被噤声好久,突然得到发声的指令,就“唧——唧——”地叫起来,此起彼伏,好像在比赛谁的音高,谁的叫声持久。

蝉鸣声声一直可持续到秋,唐代虞世南的《蝉》就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句。

早秋的田野里蝈蝈(俗称“蚰子”)齐鸣,豆子地里最热闹。这对小孩子成为莫大的诱惑,废寝忘食地捕捉,以获得的战利品作为炫耀的资本。

下午,凡空旷的地方特别是打谷场上,成片成片金黄色的蜻蜓映着夕阳翩翩起舞。

样子像现在的直升机,引逗得小孩子追着跳着去抓它们,可是总抓不着,又和你保持很有限的距离,让你希望满怀。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秋末的时候,大雁就已造访。伸长脖子,唿扇着翅膀,排着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长队,“嘎,嘎”的叫着从蓝天下飞过。

原来以为它们都是过客呢,其实不然。

我们的村子正南是一个大坡,每逢跟着大人去南坡劳作时,就会远远的看到成片的大雁降落在那里,“嘎嘎”地叫着啄食。

像鹅的形状但没有鹅大,羽毛是黑色的。有时蹦跳几下,有时某个体扑打着翅膀飞越前面的族群又落下,对我产生很大的诱惑,心想看能否捕到它们。

它们的警惕性真高,只要你从路上下来,离老远就轰的一声起飞另栖别处了,让你讨个没趣。

冬天再冷它们也只能栖息野外,真是不食人间烟火。传说有一年下冻雨,它们身上淋的雨旋即结成了冰,一个也不能动弹。

第二天,被一个早行的人发现了,那人喜出望外,把所有的大雁掂到一堆,就急忙回家找车子来拉,当他又赶来时,成堆的大雁已经暖化身上的冰飞走了。他无意中拯救了雁群。

记忆中那些季节的征候就像风向标一样,彰显着季节的轮回与变迁。虽然时过境迁,这些风向标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永远存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