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者探索•发现想写 就写

科幻小说不难写

2016-07-05  本文已影响512人  李青尧

很奇怪,对于这样一本几乎纯干货的写作指导书籍,豆瓣读书里面居然没有人认真写篇长一点的评论。

除了最后一章关于商业写作的内容,跟美国本土关系更大以外,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提供了满满的干货给初入写作之门的人。强烈建议有志写科幻的作者买一本,多看几遍。平装书,只有29块的定价。翻译也很专业务实,注解齐全,中文读起来十分酣畅。书读多了就会发现,很多装帧精美、定价昂贵的书,有时候还未必有平装书的内容更有价值。

可能作者的名字并非耳熟能详,但是由他作品改编的电影《安德的游戏》,我还是瞥见过的。他得过雨果奖(《三体》作者刘慈欣也得过的那个奖)和星云奖。《死者代言人》和《圣人》也是他的代表作。而且他的成就并不限于科幻和其它小说,还有戏剧,动画,专栏文章等等。

作者一开始就坦陈自己写作是为了赚外快。(如果这个理想放到中国国情中,恐怕要一败涂地了。)但是他也在序言里说:“别以为出版这类小说更容易捞一票,如果你这么想,劝你趁早放弃!”这让我想到了斯蒂芬·金。这位腰缠万贯的作家富豪也在《写作这回事》里说,写作不是为了钱。可能都是这个意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只有对写作真正热爱,才有可能熬到最后,名利双收。只不过,这并不是上了保险的事。

作者在序言里说,他最希望教的是悬疑小说、浪漫小说或传统文学作品中不会出现的东西——未知世界的构建、全新的社会体系、魔法的规则,以及对未来的严格推论。

他花费了整整一章来仔细界定科幻/奇幻小说,最后得出结论:“一句话,科幻和奇幻小说写的是发生在从未存在过或未知的世界中的故事。”尽管在定义和规则上有着各种条条框框,但“你了解了其他人曾经做过的事之后,就可以在里面大展拳脚而几乎不受限制。”

而且,虽然科幻和奇幻是同一个文学大家族里的成员,但是作为写作者还是很有必要区分清楚的。为此,卡德的定义是:“可能发生而没有发生的是科幻;不可能发生的是奇幻。”

但是,对于什么都可能发生的奇幻小说,谁还会关心发生了什么呢?如果主角可以“动动念头就能脱困,那谁会担心他?谁会在意他?”因此在科幻世界,你要设定游戏规则,而在奇幻世界,也有必要设定“魔法的法则”。

不过,不要让这些规则和定义过于束缚自己。“你必须知道边界;在靠近边界时你得小心处理;但你绝不是它们的奴隶。”


写科幻首先要多读书

我想,这个道理也可以推及其它任何类型小说。

这本书里列出了详细的英美科幻及奇幻小说阅读清单,其中偶有一些我们听说过的如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和《霍比特人》,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小说,简·奥斯汀的《爱玛》等等,但大多数是陌生的。另外,作者反复提到奥克塔维亚·E·巴特勒的《野种》(Wild Seed),毫不掩饰对于它的欣赏,让人很想一睹为快。

为什么要列这些清单呢?卡德的答案是:多读同一领域的已有佳作,你才能“开始了解你准备投身的科幻/奇幻小说的广度与深度。”

此外他还推荐了“更有效率”的阅读方法:读科幻史、科幻文选及相关刊物。

但是多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打击你的写作自信心。

“不过有一点我得提醒你,如果你想看完每一本书,以确保你的点子没有人用过,那你会抓狂的。而且,即使你成功地完全原创了一部小说并出版了,某些热心读者还是会帮你指出,同样的创意在一篇不太引人注目的小说中已经被人用过了,……”

“记住,你去读那些作品是为了了解如何写作科幻的,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妄想狂,以为自己永远写不出那么好的小说。”

不要依赖写作套路

真的有所谓“写作套路”。特别是如今一些写言情、玄幻、穿越类热门网文的人中,据说的确流传着一些写作套路和捷径。

至于创意,不管在哪个行业,貌似很难有什么东西是你独创而别人完全没有想到的。写作领域也是如此,包括科幻小说领域。

那么,到底是该采用套路,还是苦求创新呢?

卡德在这方面的观点是不偏不倚的。

“你为科幻领域带来的新鲜空气不会是你的新创意。真正的新鲜想法是很少的,而且一般来说只是旧瓶装新酒罢了。真正新鲜的是你思考的方法,是你这个人。只要别用沉重的公式化写法和那些老生常谈,你的想法会如实反映在你的作品中,读过这些作品,你应当认识到:幻想小说和别的文学类别不同,不要让任何写作公式束缚住你的手脚。的确有一些套路没错,但大部分的作品要么并不遵循这些套路,要么就是在任何文化中,一个冒险故事都是就该按这个套路来讲的。”

“神秘故事的作者们没有‘公式’,他们只是把自己相信和喜爱的故事讲出来而已。其中有些原型主题会不可避免地一次次地出现,但他们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当你有意识地利用公式写作时,你的小说便会失去让大部分读者——除了那些最幼稚的人还在热血沸腾外。”

构建好整个世界

如果作者亲自告诉你,他那本得奖并改编成电影的《安德的游戏》是怎么构思出来的,是不是相当有用呢?

当卡德16岁,看完基本科幻也想自己写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军事题材,然后想到了在外层空间训练士兵。但直到7年后,他才真的开始动笔。年轻的时候,他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一个简单的“设定”,还不懂如何在它周围构建一整个世界。

而现在,他开始问自己一些问题:士兵们被训练来对付谁?受训者又是谁?他决定让士兵们受训驾驶战舰对抗外星人。因为对军人生活没有切身体验,他创造性地将主角设想成了孩子——几个以为自己在玩游戏的孩子们。

就这样,他构建出了一个小说世界:人类在对抗外星侵略者,而几个孩子是人类舰队的最高长官。男一号是个年轻的男孩,因为在训练室里表现出色而成为舰队最高指挥官。

他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他从自己涂鸦的地图里得到灵感,构筑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里面有具体的社会体系和游戏规则。

通过这些,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两件事:

1.“如果灵光一现时便急着动笔,那你不会写出篇好小说。”
2.“创意会从任何地方冒出来,但你得随时把身边发生的事当作可能的小说素材。”

建立游戏规则,扩大知识面

构建虚拟世界之后,还需要建立游戏规则。

对于星际旅行时,怎样跨越光速的障碍,作者给出了多种方法:多维空间、世代飞船、冷冻技术、Ramdrive(一种飞船引擎)、时间压缩、安塞波(通讯装置)、超光速。而关于时间旅行和魔法规则,他也给出了具体的写法。另外,他还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构建小说的背景和历史,使故事更为丰富可信;尽量不要生造语言;尽可能了解身边熟悉的环境,再去构建复杂而完美的虚拟世界等。这些都是科幻/奇幻小说写作者值得反复琢磨或借鉴的。

如此多的金点子,绝非一朝一夕获得,而是需要累积的。文科生出身的卡德在写作科幻前,已经做了大量的阅读和准备工作。为了更好的写作,一个作家必须勤于学习。

“我坚信,好的作家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要写出完美的故事,就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当然,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知识,但我们至少应当去努力。不可缺少任何学科的知识。 ”

“幻想小说其实是提供了一面透镜,让你比一般的角度更好地观察世界。一句话:你不可能无所不知。 ”


在关于故事架构的一章,作者提出了MICE法则,即所有的故事都包含四个要素:环境、悬念、人物、事件(Milieu、Idea、Character、Event)。这四个要素的主次轻重决定了小说的结构。

“写作技巧”这一章,卡德写得很短。他为自己辩护说,写得短不代表不重要,因为基本概念并不复杂,但需要实践,而且很有难度。他主要以《野种》这部奇幻小说为例,具体分析了如何将必要信息“展示”给读者,即跟着主角的视角描绘世界全貌,取得足够的信息。这一点跟很多同类书籍所强调的“多展示,少叙述”是差不多的道理。

虽然最后一章对我们国内写作者来说,的确有用的不多,因为我们不管是文学奖项、写作学习班和工作室、书籍代理人,还是作家的平均稿酬等等方面,都和文化产业繁荣的美国无法相提并论。这是个无奈的现实,但也没必要过于悲观失望。随着经济的增长,国力的增强,将来未必没有中国文化输出的盛景。而我们能做的,无非是不要轻易放弃罢了。正如卡德说的那样:

“你想要的是什么呢?是写东西还是成为作家?如果你想成为作家——你想象中的那样名利双收的作家——那你得等很久。但是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作家——讲故事让别人读——那么你会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不管你的故事有没有人关注。 ”

写作的时代已经彻底改变。现在,写作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想的记录,一种积极追求的姿态……而未必是成名成家。因此,作为普通写作者中的一员,调整好心态,才能更加执着坚定地写下去,充分享受写作的乐趣。


想要继续看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简书账号,或微信号qy-talk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