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铁千元征文|“慰安妇”的伤痛
文|尹伊儿 参赛编号:287
–1–
如海报上宣传的——深情凝望,影片没有低沉的解说,没有穿插历史的画面,仅仅是平静地记录每一位慰安妇老人平凡的生活。
影片是以大雪里一位老人的葬礼开始的,飘扬的雪花摇摇坠坠地落在土地里显得特别的沉重。
当镜头拉入到窑洞里的慰安所遗址时,我们知道这些不被日本政府承认的历史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被迫害的老人有的还活着。几个小小的窑洞,外面都是铁丝网和战壕。当时只要是日本人在过的地方,都有受害女性。那个地方无疑成为众多中国女性、韩国女性甚至还有一部分日本女性的噩梦的开始。
寸铁千元征文|“慰安妇”的伤痛–2–
背井离乡的韩国人毛银梅在中国生活了70余年,一些韩语已不记得了,说着一口流利的湖北方言,只是记忆的深处还能哼唱朝鲜民歌《阿里郎》《桔梗谣》;李爱连老人心疼每个小生命,看着院子里的野猫会留意它是否吃了饭,自言自语问小猫“你咋一个人来了呢?怎么没带上你的孩子啊?”;林爱兰老人的腿抬不起来了,在养老院将身子直直的陷入粉色塑料椅,来来回回一点点挪着椅子走动。……
收音机里不时传来咿咿呀呀的声音,日头升起又下去。镜头很慢,记忆被深掘,那些历史的隐痛渐渐地浮现。
受采访的老人一脸慈爱沧桑,年轻时乌黑的头发早已如严冬初雪落地。脸上条条皱纹,好像翻江倒海的往事。两个深陷的眼窝,闪烁着经年的忧伤和怅然。老人每次逼迫着自己回忆起做慰安妇的遭遇,眼泪总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不说了不说了,不舒服,不说了”。“那些人(记者)来了,我也不说真话。”“年纪那么大了,有什么说头啊。”
镜头里,没有期待的控诉和血泪。老人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诉说了。老人哽咽,啜泣,干巴巴的如老树皮般的双手不停地摆弄着碎布,就像被训了话的孩子,那般无助恐惧。
我们希望老人说了,能够让后代铭记历史,忆苦思甜。而对于老人们来说,回忆起这些犹如当年留下的伤口重新被剜开一样。那个痛苦深入骨髓,无法用言语表达。
老人的记忆都是支离破碎的,含含糊糊,前言不接后语,说着说着有时会蹦出几句日语“你好”“欢迎光临”。我们只有心疼的流着泪。她们不想说,就连自己的子女也从来都没有告诉过。老人说,都是过去的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个。她们希望把这件事能带入骨灰盒随风化了,再无人知晓。
过去的苦难老人不想提,老人想要试着过和普通人一样的平静的生活。平日里晒晒太阳,聊聊家常,逗逗孩子,喂喂猫猫狗狗。
寸铁千元征文|“慰安妇”的伤痛老人怕,怕自己好不容易维持的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怕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都不怀好意;怕知道的邻居都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她;更怕给自己的子女丢人。老人觉得,即便是说了,也没什么用,并不能排解什么,甚至还有人还不能够理解,不能真正接纳她们。
可想而知,那段灰暗的历史带给她们是多大的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可想而知,他们所经历的痛苦是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到的。
老人屋外的雨越下越大,苍天有眼,为无辜受难的老人落泪。含糊不清的话拼凑成的冰冷的文字恨不得马上让哗啦啦的大雨淹没。她们已经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现在还要无奈的逼迫自己想起,她们实在痛的做不到啊。此时,老人正遭受着当年留下的满身的刀疤疼痛的煎熬。
寸铁千元征文|“慰安妇”的伤痛–3–
电影看到一半,心情很是沉重。看着老人即使笑着说话,我的眼泪还是夺眶而出。老人心善单纯,甚至还埋怨自己活的太久了,麻烦家人。其实被解救出来的她们大多是不能组成家庭的,一辈子无法生育,子女也是领养的。
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光是给老人带来终生的精神压迫,还有疾病缠身。一开始曾有纪录片《三十二》,因为当时有三十二个老人健在。而随着影片的拍摄相继有十位老人去世。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开,冰冷的数字告诉我们,我们做的太迟,她们走的太快,记忆深处被挖掘的痛苦的历史还没有得到一个道歉!
她们觉得发生这种事是耻辱的,说出来是对家人乃至对国家一种莫大的耻辱。
有个老人,他的丈夫是很理解她的,从她被解救出来的那一刻就相濡以沫,从不嫌弃。丈夫安慰说,又不是自己愿意去的,都是日本人逼迫的。但老人在心底里依然很难接受。事实上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理解。
另外一个老人进入慰安所三个月后终于逃出来,但她的丈夫却因此离开了她,说她“去学坏了”。一些思想太封建不明所以的国人只会指一说十,颠倒黑白。她们的邻居从来不知道老人的这些事,也就是这几年不断有记者来访,邻居们才知道。幸存下来的老人活得越久越痛苦,似乎苟延残喘的活着已经成为她们的负担。
当影像大幕落下,黑白字幕上出现韦绍兰老人家说的“这个世界这么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命来看”。朴实的语言,直抵人心,令人心碎不已。
寸铁千元征文|“慰安妇”的伤痛–4–
曾有一次,日本志愿者米田麻衣拿着一位日本军人的照片给一位老人看,她以为老人会生气,可老人竟然笑了,“日本人也老了,胡子都没了啊。” 老人对所有的人都很好,包括来看他的日本人。老人现在这样的处之淡然,难道是时间的推移把恨一点点吞没了吗?日本政府始终不承认,老人无奈了吗?
也许在老人心里,伤害自己的人只是当年那些可恶的日本军人。老人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着希望与爱。
本身有些媒体人去碰触这件事,是为了给那场官司找证据。可是,他们一点点剥开老人的伤口,却并没有想过这件事的曝光为老人带来的痛苦,甚至有的老人的子女以这事为耻不再赡养老人。
他们不知道,他们没有看到老人实际揪心的生活。然而现实也更让我们无法接受,老人好不容易把最珍贵的记忆拿出来,可日本官方不承认不道歉。诉讼无果,这无疑又给老人的伤口上撒一把盐,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寸铁千元征文|“慰安妇”的伤痛老人说:“不要再打仗了,希望中国日本之间一直友好,不然打仗又要死人。”
–5–
我们痛恨,如果没有那场战争那该多好;我们难过,不愿看到老人“沟壑纵横”老脸上的两行热泪;我们心酸,日本官方始终不予道歉。从32到22,又减至现在的9,我们很清楚,这个数字最终会成为0。
有人问导演郭柯:“现在的世界那么美好,为什么我们还要接触‘慰安妇’这么沉痛的话题?”郭柯说,美好是美好,但是我们别忘了这些美好是怎么来的。
慰安妇这段历史我们的教科书上没有,如果不是《二十二》的走红,很少有人知道。几位老人开心的比着剪刀手,似乎“慰安妇”的苦难与她们无关。但我们知道这笑的背后是需要承担多大的勇气与信任。老人平静的面对,我们早已痛的不能平静。回忆是残酷的,历史是悲惨的。
从来没有人真正喜欢悲剧,过去的伤痛,我们不愿提起,但我们不能不去知道,更不能忘记。我们作为后辈,这些在战争中无辜受难的老人们,我们理应而且必须要尊重他们守护他们。
历史不能再重演也绝不会再重演,我们强忍着悲痛看完这九十分钟的电影,为的是更好的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寸铁千元征文|“慰安妇”的伤痛 寸铁千元征文我是尹伊儿。一个爱上文学的理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