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太多了
我一直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就是每个月至少读完一本书(最开始的时候是两本,后来发现实在难以完成,就改成了一本),而且不管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形式,一个月至少读完一本,多者不限。这样算下来,一年也只能读12本书而已,确实是太慢了——尤其是相对于我买书的速度而言,我买书的时候,往往也并不是因为这书就非买不可,经常会因为书名我喜欢,故事我喜欢,作者我喜欢,或者仅仅是因为封面设计的合我的胃口就一冲动买了回来。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书不停地买,不停地积累,但完全读完的却是以一个固定的速度进行,当买的书越多,所积累的未读完的也就越多,每每看到家中堆积地一堆堆书箱,就像一个欠债的人看到自己的债主一样不好意思,而且,总会让我想到那句话——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于是,当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太多了》,我连犹豫一下都没有,就直接入手了。理由很简单,这书名太好了,简直就是根据我本人的情况量身定做的。
本以为这是一本休闲读物,买回来翻了一下,才发现这是一本比较严肃的随笔集,作者吕叔湘(在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他的多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我一直认为,像吕先生这一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者,真正奠定了我国近代文化的基础。这本《书太多了》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文明与野蛮”,收录的是作者的杂文,这部分文字是吕叔湘先生重新审思我们和我们以前时代“文明之真正历史”;第二部分为“学文与咬文”,讲作者本人对文字与语言的看法。第三部分是“故人与往事”,收录的是吕叔湘自传性文字以及回忆故旧的文字。
虽然是一本随笔集,有许多篇文章组成,但基本上都围绕一个很清晰的主题。相对来说,个人比较喜欢《书太多了》、《买书·卖书·搬书》、《读书忆旧》、《北京图书馆忆旧》、《从文言到白话》等几篇与读书相关的散文。尤其是《书太多了》与《买书·卖书·搬书》这两篇,简直就是我本人的写照。
对于每一个爱书之人,到最后都会发现自己的书太多了,完全无法读完。对待这个问题,《书太多了》这篇文章中提到,大致有四种办法:一种人是干脆放弃,“我没有时间。”可是又一辈子内心惭愧,人怎么能不读书呢?第二种人是心里盘算,哪一类作品他读得了,然后找个似乎说得过去的理由把其余的书全都给否了。第三种人面对这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随大溜的办法,把所拥有书都拿来拼命读,因为他怕有比他更拼命的人跟他讨论他没读过的书。第四种人主张精华主义,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并且是只读其中的精华(我比较疑惑的是,在未读之前,怎么确定哪些是精华呢?可能只有依赖前人的判断了)。
对于说“我没有时间”的人,这肯定是一种借口,因为不管我们平常多忙,肯定可以抽得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坐下来安静地读一会儿书,当然,前提是自己喜欢。读书这事儿,像恋爱一样,勉强不来的,只有自己喜欢才行,不然看着大好的阳光不能出去玩儿,简直就是受罪,更不要说享受其中了。如果自己的书太多了,肯定是需要有选择性地看,一般情况下,我们看的书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必看的,这类书往往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比如说考试用书,或者一些可以给自己带来工作学习上的收获的书;第二种则是可以给自己带来精神享受的书,你读完后,并不能说一定是收获了什么,但在读书的过程中,以及读完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一种满足感,这是一路精神上的享受。
有一句有着揶揄性质的歇后语:秀才搬家——全是书(输),我虽不是秀才,但每次搬家的时候,最发愁的还是那几箱书,重,难搬。《买书•卖书•搬书》这篇文章则生动有趣地写出了这样的场景。不能磕了碰了,先得装箱,然后到了新家后再一本一本地摆架子上,实在搬不走的还得卖掉,记得毕业的时候,到学校的跳蚤市场上卖了好多书,当时那个心痛啊(到跳蚤市场上卖书已经是一种理想的方式了,总比当废纸卖掉好多了),真是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啊,买的时候太爽快,现在该痛苦了。——这种苦,用一句歌词来说,那就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啊。
如果你也是一个爱书之人,推荐你看这本《书太多了》,相信你在读书过程中,会有身临其境心领神会地会心一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