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物

重读《西游记》之唐僧3

2017-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考槃在涧独寐寤言

不同的人看《西游记》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同一个道理。伟大的经典作品总是能让每个读者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为一个家长,很容易把唐僧师徒看作是一家人。事实上,很多家庭也的确和唐僧师徒有相似之处。一般来说每家都有一个相对积极、进取而又整天唠唠叨叨,总是挑毛病的唐僧;同时也有一个相对好吃懒做、得过且过的八戒;如果是两个孩子的话,往往是一个争强好胜、处处拔尖,走到哪都要当大哥或大姐;而另一个则唯唯诺诺,像个跟屁虫。争强好胜的往往是最能干的,但同时也是挨批评最多的;另一个则容易见风使舵,而且还时常得到不正当的庇护。

作为一个儿童或者青少年,在被《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与神仙们的斗法吸引的同时,心中往往也会把自己的老师、家长和同学与唐僧师徒相比较,从而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心声。

因此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西游记》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三十多年后重读《西游记》,看到更多的则是社会的复杂、人心的险恶,以及自由、天性是如何被一点点抹杀的。小时候看《西游记》,往往是伴着发自内心的笑声;现在看《西游记》,更多的却是伴着心酸和委屈的苦笑。

还是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这一回既是整个取经之路的开始,也是人性与佛性最初的交锋,因此在整本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回的回目“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就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含义。

昨晚说到唐僧的种种劣迹,其实还只是任何一个凡夫俗子都难以避免的一些小毛病,尽管让人讨厌,但还不能因此就把唐僧归为坏人,毕竟这些都只是个人修养上的一些瑕疵,作为一个僧人,唐僧还没有违反佛门戒律,但今天说到的事情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

说唐僧的不好之前先看看他好的地方。悟空走了之后“那长老只得收拾行李,捎在马上,也不骑马,一只手柱着锡杖,一只手揪着缰绳,凄凄凉凉,往西前进。”看上去也挺可怜的,殊不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走了不久就看到一个年高的老母。“三藏见他来得至近,慌忙牵马,立于右侧让行。”唐僧同志于孤独、凄凉、悔恨之间仍能保持礼节,从表面上看,倒真说得上是一位“有道高僧”。也许当年就是凭这一手才被唐太宗相中,做了“左僧纲、右僧纲、天下都阐大僧纲”,不禁让人想起时下的许多官员。如果不是故意黑唐僧的话,这一段好歹也算对唐僧的正面描写,接下来就开始变样了。

老太太说自己儿子“只做了三日和尚”就“不幸命短身亡”,准备把直裰和花帽送个唐僧的徒弟。唐僧作为慈悲为怀的有道高僧居然没有表示任何“伤心和遗憾”,只是心平气静地说“我徒弟已走了,不敢领受。”这不能不让人对这位有道高僧表示“遗憾”。

老太太又告诉唐僧“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接着就化一道金光走了。这时唐僧倒是挺机灵,知道“是观音菩萨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接下来“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间,却坐于路旁,诵习那定心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不题。”唐僧一点不傻,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其余一切都抛到脑后先把紧箍儿咒背熟再说,就像考试前突然得到了监考老师给的考题答案一样。话说观音其实也挺坏的,如来一共给了三个箍儿,让他“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但这哥们只给了唐僧一个,剩下两个自己全密下(密读作咪,别人不知道就私自留下的意思)了。可怜悟空落到这些人手中,哪有个好?

这时悟空干什么去了呢?大哥本想回花果山,半道先去龙王那“求钟茶吃”,实际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发发牢骚。你想悟空没爹没妈,无兄无弟,真可谓“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受了委屈连个抱怨的人都没有。所以他才没有直接回花果山,而是先到邻居家坐会,聊聊天,解解闷。也正是因为他准备认认真真地保唐僧去西天,把唐僧看成亲人,所以受了委屈才会找人聊聊天,而不像当年反出天宫时直接就回了花果山,因为那时他压根就没打算再回去。

结果老龙王用了“圯桥三进履”的故事把孙悟空劝了回去,路上又被观音截住训了一通。

悟空见到“唐僧在路旁闷坐”——估计是在背紧箍咒呢——上前跟师父打招呼,结果被唐僧怨妇般一顿埋怨,“你往那里去来?教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悟空说自己去龙王家喝茶,其实就是说我去散散心,消消气。唐僧劈头盖脸一顿训,还夹枪带棒地一顿磨叨。

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不要说谎。你离了我,没多一个时辰,就说到龙王家吃茶?"行者笑道:"不瞒师父说,我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故此得即去即来。"三藏道:"我略略的言语重了些儿,你就怪我,使个性子丢了我去。象你这有本事的,讨得茶吃;象我这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饿,你也过意不去呀!"行者道:"师父,你若饿了,我便去与你化些斋吃。"三藏道:"不用化斋。我那包袱里,还有些干粮,是刘太保母亲送的,你去拿钵盂寻些水来,等我吃些儿走路罢。

最精彩的一段是接下来悟空看见了“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之后问师父“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

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别小瞧了“顺口儿”这仨字,所有秘密都在这里。要是真的顺口儿答应的话,说明唐僧是说谎说惯了,根本不用打草稿;要是装着顺口儿答应的话,说明唐僧刚刚闷坐地上其实就是在练习呢,而且很有表演才能。

再看唐僧的回答,完全是一派胡言,犯了出家人不打诳语的戒律。无论是小乘的五戒、八戒,还是大乘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妄语都是很严重的犯戒。唐僧撒起谎来连眼都不眨,可见不是第一次。

悟空这种没心机的当然立马就上当了。更何况唐僧还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地来了句:“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

悟空刚一穿上,唐僧立马连干粮也不吃了,“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这时候唐僧办事多霎愣(东北话,表示快速、干脆利落、熟练),一点不磨叽。

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够狠的),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注意,不是因为心慈手软才不念的)。不念时,他就不痛了。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太形象了),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行者道:"我这头,原来是师父咒我的。"三藏道:"我念得是紧箍经,何曾咒你?"(典型的揣着明白装糊涂)行者道:"你再念念看。"三藏真个又念,行者真个又痛,只教:"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由此可知,唐僧原本就知道是自己咒的)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

相比唐僧的心狠手辣,孙悟空当徒弟都不够。师徒四人中只有悟空是纯草根,没有任何背景,也最没有心机,偏偏本事又最大,因此处处被算计。可怜,可叹!

不过悟空也不是白给的,毕竟是大闹天宫的主,“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结果又被收拾了。

被收拾之后悟空虽然老实了,但还没忘问师父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唐僧接着说瞎话,“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给我的。”结果被孙悟空一语道破,“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可怜孙悟空,这时候还把唐僧当好人呢!结果三藏轻描淡写地来了句:“此法既是他授与我,他必然先晓得了。你若寻他,他念起来,你却不是死了?”太黑了!跟他们这些人斗,十个孙悟空也是白给啊!

行者见说得有理,真个不敢动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师父!这是他奈何我的法儿,教我随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绵布直裰,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毕竟这一去,后面又有甚话说,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