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与教育

应该给下一代留下什么

2022-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军范律政

现在的家长总想着自己再努力一些,给孩子留下更多的保障,让孩子少吃一些苦,过得愉快、轻松一些。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心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样做真的对孩子有利吗?

八零后这一代正在成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不知觉间挑起了大梁。

这一代人再改变着自己命运的同时,还想着让自己的后代生活得更优越一些,物质上更丰富一些。

我的一个朋友都简单直接地说,他的梦想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富二代。但是不知道如果真的实现了,他儿子的梦想又会是什么呢?

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外,再多的物质就是参杂着虚荣心、物质享乐在里面,有了这份高级特质享受思想指导,以后的生活方向自然也是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生活圈、朋友也会是比较重视物质享受的。

我们倒不评判这样的物质享乐生活有什么利弊,或许可以换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才会更长久,或者说,真正延续家族命运的到底是财富还是文化呢?

如果说是财富,但为什么留传着一种“富不过三代”的传言呢?

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往往被一种功利的思想左右,那就是学东西要看一看,这些知识将来会不会轻松变现,好挣钱,报考大学专业,要看一看工作好不好找,工资高不高。交朋友,要看一看,这个人将来会不会用到它,找到他帮忙办事情,能从他身上获取什么利益。

其实,这种实用主义标准也无可厚非,谁不是为了生活呢?只是在努力的同时,我们要找到一条真正能传承下去,能长久产生良好影响的价值观。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他在北京出差的经历。有一次他打出租车和一位北京的出租车师傅聊天,那们师傅操着一腔标准京音说:“你可别以为我一个开出租车的没什么地位,其实我有的是钱,我家拆迁有五套房,我就给儿子说了,不用太用功学习,好好把身体保养好就行,家里不缺钱,不用操心挣钱的事。”

这位师傅其实也是我们大部分的观念,念书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能挣到钱,一旦不缺钱了,念书学习也不用太在意了。

现在这样的思潮在农村也很流行,因为最近二十年流行打工,经济一直比较平稳,只要肯吃苦就能挣到钱,那些没什么文化水平的只要肯干,也能过上较好的生活,有的倒弄生意,找到了门路,挣到了快钱,当上了老板,也是影响一大片,总之,农村对读书改变命运并没有多大渴望的坚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是就是富贵传承的问题。

历史有几个叫得上名来的大家族一直传承下来?

孔子却是少有的,或者说唯一的大家族。这难道和文化没有关系吗?

无论有多大的本领,也不能替孩子把所有的苦都承担。

每个人都要经历一定的苦难才能成长,如果刻意去保护,去安排成长路线,反而会产生负作用。

成长是必经过程,谁也替代不了。

吕雉,刘邦的老婆,后来的皇太后,大家对她的狠毒手段多少会有一点了解,她所有的狠都来自她内心的不安全,来自于她没什么本事,没什么智商,没什么长远眼光,只想着用现在的地位,趁着有权利,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于是凡是和她有点血缘关系的人,她都安排上职位,看似提前布局,给予了很好的保护,实则害人害己。

她的儿子刘盈被她的凶狠大受刺激,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么狠,也当不了皇帝,便天天喝酒颓废,二十几岁便走了。

她的女儿也先她而去,之后她又把她的侄子,甚至妹夫的其它孩子扶上各种职位。

后来,大家知道,她的处心经营被新的权利势力打得稀碎,新帐旧帐一起算,她作恶太多,太多人惦记着报复她。

再高的权利也传承延续不了家族兴旺。

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等这些传承下来的文化没有一个是因为财富而长久生存的。

既然财富不能保证后代、家族命运一定长长久久,那会是什么呢?

文化。精神。

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是我们一生要修养不断追逐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