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生态度

2023-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是静姐啊

01 烧饼大哥

俩月前,小区外的小吃摊位里新来了个做烧饼的,招牌上挂着“**路烧饼”,有模有样,看样子,应该是老店的手艺,或是老店新开,或是老店的徒子徒孙开的。

刚开张时,有一日路过便好奇凑上前问了一嘴:“老板,都有什么烧饼?”

老板只顾低头望那桶一样的炉子:“香酥的和榨菜的。”

榨菜还能做烧饼?有意思,可是我刚吃完东西,肚里并不饿,就只能把蠢蠢欲动的好奇心又摁了回去。心想哪日饿了再买来尝一尝,反正就在家门口,方便的很。

又过去几日,一天傍晚我在烧饼店对面的卤菜店排队买盐水鸭,前面有位顾客大哥,跟卤菜店老板聊起对面的烧饼铺子。

大哥一脸骄傲的说:“我今天帮他卖了150个烧饼哎!”

好奇心来了,我伸长脖子看着他们聊天。卤菜店老板问:“你咋还帮他卖烧饼啊?”

这大哥好像就等着别人问他呢,接下来一股脑把烧饼店老板的家底子都给端出来了:

“他啊,么得办法哎,以前也是个大老板,开养鸡场地,后来经营不善,鸡场卖了,还欠了几十万外债。后来嘛就想学门手艺,就到那个路跟人学打烧饼,路烧饼有名哎,一天都卖两三千个。人家要收他八千块学费哎,他哪有那个钱啊!那个老板也是看他诚心,就让他帮工3个月,就当是抵了学费了......我以前就认识他,你看混成这个样子也不容易,我也是想帮帮他......."

大哥拿了鸭子,扫了码付了钱还不肯走,还在那吧啦吧啦说着故事。

知道了故事,就更想尝一尝了,人,总是容易被好奇心驱使。

第二日傍晚又专门去买,没开张。之后三五日日日去,日日都未开张。

一周后,见着人了,买了两个香酥口味的,口感确实不错。

老板做生意的态度依旧是不冷不热,反而隔壁煎饼摊的大姐,一如既往热情的打着招呼。

第二日打算去再买两个榨菜的体验一下,结果又没开张。

因为每天傍晚有出门散步的习惯,我就开始观察,发现他的烧饼摊子,属于不定期营业状态,三天开开,两天关关,早上不卖,中午也不卖,也就是极少数的傍晚能看到在做烧饼。大部分时间摊位是空着的。

昨天买盐水鸭又一次遇到那个帮烧饼老板销售烧饼的大哥,问起此事,大哥说:“估摸原本想的比较好,想着师傅一天能卖两千个,自己再不济,一千个总能卖吧,我们这个巷子,小区不大,哪有那么多人吃烧饼啊,哎!“

难不成再过一阵子,烧饼摊子要撤了?谁说的准。

02 煎饼大姐

接着说烧饼摊隔壁的卖煎饼的大姐。从我住过来大姐就在门口卖煎饼,这一晃近十年了。

随着城市的建设,大姐的煎饼摊儿也从流动的三轮车提档升级到街道统一管理的规范摊位。

大姐给我印象最深。我记得第一次买煎饼,她问我要不要辣椒,我说不加辣椒多加油酥。

打那时开始,无论何时去买,大姐都不在询问加什么不加什么,直接不放辣椒,然后多加半块油酥。

我佩服大姐的记忆力,有时候买的不是煎饼,买的是她心里有你,记得你的喜好。

大姐很能吃苦,那一排摊位部分只来卖早餐,部分是傍晚才来,比如炸鸡的摊位。

她不同,她早晨六点不到就出摊,大约做到十一点收,下午三点多就又来了,会一直做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她是那一排里,每天营业时间最长的摊位。

而且无论你买不买煎饼,只要走她摊位跟前过,她都热情的跟你打招呼,言语间没有一丝虚情假意。

大姐的热情和坚持,特别打动我。

她热爱她的工作,热爱她的顾客,日复一日,不仅有好吃的煎饼,还有温暖。

03 豆腐脑夫妇

煎饼摊另一侧是个卖豆腐脑的摊位,小夫妻俩,说是小夫妻,看样子大约三十四五岁左右,比我小个几岁。

夫妻俩都胖呼呼的,有一个女儿,在上小学。

早晨忙的时候,他俩都在,如果八点钟去,一般就只有老板娘在。

我问过他俩是否还有其他工作或买卖,他俩说没有其他生意,就只卖豆腐脑和豆浆,只做早晨时间段,一般八点半就准时收摊下班了。

两口子待人热情和善,一看就是知足常乐的人,这种生活状态着实让人羡慕。

写在最后

做生意啊,再小的买卖,选址、心态、预判上,都马虎不得。卖烧饼的大哥,只看师傅一天卖两千个烧饼,却不见人家是积累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学得一手好手艺却拉不开脸给顾客介绍。

做大生意的人迫于无奈转型做小买卖,一定会产生落差,如何面对这个落差,是个考验。

烧饼大姐和豆腐脑夫妇,各自对自己的“职业诉求“都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也很清楚。

手艺人就是这样,想多挣钱的就增加些出摊时间;没有太大经济负担又知足常乐的,一天只工作个三四个小时也逍遥自在。

忙一点也好,闲一点也罢,只要自己觉得OK,一切都是OK的。

今天就写到这,明天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