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g同学一起学普通心理学

概论第一节:心理学是啥?

2018-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f927e06a62ba

欢迎大家来看《和g同学一起学普通心理学》


从前我去坐火车,一大爷看我面善,跟我讲话

“小伙子,看你这样子像是大学生啊?啥专业啊?”

我跟他讲:“心理学专业。”

他说:“那你知不知道我现在在想啥?”

我:“......”“我们没学过读心”

“没学过读心学什么心理学”(撇嘴)

然而我学的是心理学不是侦探学

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心理学是啥?”

从定义上来讲:“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而心理现象则是“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对于外部事物的主观反映。”变成主从复合句:
“心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对于外部事物的主观反映的科学。”

这么讲就太难理解了对不对!所以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句话到底啥意思。

首先缩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这也就注定了心理学要讲证据,要”人赃并获“才能查案,不能拍拍脑门:”因为你当时在场,所以你就是犯罪者!“

这也就反驳了老大爷的观点——心理学是读心吗?不是。因为生活是复杂的,生活中不止一个东西会影响我们的内心,所有的我们经历的事情,都会影响与改变我们的内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拍拍脑门认定他如果我们因为你的左眼无意识的往右上方飘,就认定你在脑海中创造图像——编故事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也许你只是想翻个白眼,或者你困了。


第一:心理学是科学,它讲究证据,讲究实证。


第二:心理学研究的就是“打你一巴掌脸会痛”的事。

有人打你了,这个人就是外部事物,他打你,你的神经系统受到了刺激,并把这个刺激传达给大脑,你的脑袋告诉你:“好痛!”这就是你的主观反应。

而在同时,你的脑另外部分在控制你的呼吸,心跳,内脏正常工作,

你获得了疼痛的感觉,并将之加工为知觉——你认识到“我被打了”;

你仍工作的意识注意到了你被打了,并且将之报告给大脑,

你的大脑在收到信息后在高速运转,思考对策,建立“被打”的概念,你在分析你为什么会被打,被打了之后该怎么办,如何以后避免被打,并作出决策。

在解决了问题之后,你将之投入你的记忆之中,避免以后被同样的事情打。

假如不能解决问题,那么你会愤怒,你会无助,假如解决了问题,你会如释重负,这是你脑内加工的情绪和情感;

而这愤怒,无助,如释重负让你反思,并且下定决心改变,产生变得强大的动机。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培养你的智力能力,如何设计保护自己,你会培养你的情感能力,获得更多人的帮助,你也会获得自制力,强身健体,直到没人再能打你,或者你主动放弃。

最后,所有的所有会塑造一个你,让你知道你的人格是什么样的。

感觉,知觉,意识,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动机,心理能力;

所有的这些都是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的就是这些心理现象。

不过比这要高深一点,比如“视觉符号否定的加工性进程”“多目标追踪中基于运动信息的分组效应”“内源性注意诱发闪光错觉”等等。

虽然我们举的例子很浅显,他们的研究很深奥,但是研究的是同一类事物。


我们今天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1.心理科学并不能读心。

2.心理学是科学,它讲究证据。

3.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被打了会痛”。

4.“心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对于外部事物的主观反映的科学。”


我是g同学,你的普通心理学同窗。

接下来,我们会对以上描述的所有心理现象进行一个又一个的分析,直到我们共同理解。

感谢你的观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