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大会

2018-08-15【差异性、多样性和共同性】如何对待差异?——

2018-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芦芽山人

如何对待差异?
——关于同一性、差异性与重叠性的逻辑

Ram A. Mall FSU, Jena, Germany

一、开场白

本文旨在讨论和辩护的中心论题如下:人们面临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消除差异,而在于如何正确的对待差异。如果哲学理性或哲学思考这类概念指称的是某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东西
(毫无疑问,至少在作为一种典型哲学活动或作为一种规范性观念的层面上的确如此),那么[哲学理性或哲学思考]也就不能也不应该被唯一地等同于某种具有西方或者非西方特质的事物。因此,对于哲学理性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将其视为一种立场中立的工具而非任何人的独有事物。
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关于自由的、哲学多元主义的逻辑基础,这种需求事实上亘古有之。而简单的二值逻辑不能适当的处理逻辑模型的广阔领域。

二、关于同一性、差异性和重叠性的逻辑

当涉及到不同的逻辑模型时,有三个范畴以各种形式显示出其在概念上的优先性,它们分别是:同一性、差异性和重叠性。有关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一直占据着各种哲学传统的核心位置,不论是西方的还是非西方的。印度的吠檀多主义者和佛教徒、中国的道家和儒家、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都例示了这一点。
在同一性、差异性、重叠性之间进行的三分形成了诠释学上的三分,即关于同一性的诠释学、差异性的诠释学、重叠性的诠释学。
捍卫同一性的人倾向于接受一种诠释学的本质主义,这就赋予“同一性”概念一种过分的优先性。进而形成了一种以完全可通约性为目标的、关于同一性的诠释学。理解变成一种对其自身理解的复制。这种同一性逻辑的支持者提出了一些始终如一的理念,例如真理、知识、道德、正义等。作为本质主义者,他们相信普遍的、不变的原则。而在政治领域倾向于接受某种形式的绝对主义。
正是这种同一性逻辑(在某些方面仍然如此)在以欧洲为中心的哲学史否定其它非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这一效果,即将自身的哲学方法(如果曾有或仅有一种为所有哲学家,哪怕是西方哲学家所采取的方法)作为一种普遍有效的哲学思考模式。
差异性的支持者是反本质主义者,他们倾向于接受一种蕴含了不可通约性的、关于彻底差异性的诠释学。而这种诠释学使相互理解变为不可能。这一理论的支持者相信所有存在的

一切都是历史性的。他们在哲学问题上倾向于接受某种形式的相对主义。
关于重叠性的逻辑强调各种那些并非彼此排斥的视角(perspective)的经验呈现。尽管应当在适当的意义上承认差异,但它们的确又共享一些重叠的内容。这种重叠性逻辑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之间的僵局以及完全通约性和彻底不可通约性之间的僵局。在这里起作用的论证逻辑强调,相互对立的论证(argument)依然是论证,即便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甚至有时是相互矛盾的。这里概述的诠释学方法有助于一切人类活动中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为了和平地面对不同的逻辑模型,请允许我在寻找一个重叠框架的答案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其一,逻辑模型要达到何种层次的相似才具有可比性;其二,逻辑模型要达到何种程度的不同才完全不具有可比性?如果我们坚持完全可通约性的观点,比较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存在一种基于错误根据的诠释学分支,它将诠释学定义为“自我理解的复制”。而主张彻底差异性的诠释学在扮演翻转[上述理论]的角色上犯了相同的错误。举个例子,A 告诉
B,如果你不能用我理解我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我或者你不能用我想让你理解我的方式理解我, 那你就没有理解我。但是,假若观点的同一性定义了什么是理解,那么我们在努力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就基本上没有乐趣和挑战可言。完全的同一性使得理解变得多余。如果另一方面, A 对 B 说,你不能理解我是因为你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完全不同,以致于理解变得不可能。A 不想面对在准备理解时出现的麻烦,他宁愿从他关于彻底差异的先验性立场推断出理解失败的结论。至少在之前民族学的相关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即便像黑格尔和胡塞尔这样伟大的哲学家都同意上述观点。
更好的方式就是第三种选择,即寻求重叠的路径。上述两个框架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种作为“对比基础”的中介性概念。我们在寻求跨文化重叠框架的过程中实际上试图回答下述问题:两个思想框架(即便非常不同)如何可能找到一些共性,从而都能够被合理的看作是框架。出路似乎存在于中间的某个阶段。如上所述,我们应该拒绝两种关于完全同一性(可通约性)和彻底差异性(不可通约性)的虚假前设,而是要寻找可作为对比基础之真正依据的中介性重叠。这里既有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重叠性承认差异性并能够运用相似性。当然,我们应该避免一种倾向,即把差异性或相似性当做本质。这里似乎有某种维特斯根斯坦式的家族相似性在起作用。的确,人们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愿望,即以一种包罗万象的模式开始或结束。但是,如果这一做法将其单一化或绝对化,将不利于任何交谈逻辑的产生。
人们对相对主义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当然,相对主义通过将真理的首字母变成一个大写的“T”使其仅仅相对于某种哲学格式塔(为真),由于其单一化或绝对化而变得专横独裁。我们必须拒斥这种相对主义,因为它无助于文化内和跨文化的哲学理解。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在这里似乎纠缠在一起,代表了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这样,绝对主义不就成为了某种普遍化的相对主义吗?
但是另一方面,假如相对主义意味着包括哲学家在内的人类对真理、知识、逻辑、论证的确有着不同的观点、见解和信念,那么,我只想知道如何避免成为一个相对主义者。此外,

这种相对主义是不争的、宽容的、开放的,有利于跨文化之间的和平对话。这进一步表明, 今天任何一种高高在上的立场都不再具有说服力。德国哲学家赫尔穆特·普莱斯纳要求我们保持自我警醒并培养一种放弃绝对主义的美德。

三、在面对多种逻辑模型时,逻辑作为逻辑代表什么?一种方法论上的立场: 关于一阶与二阶的逻辑学

逻辑思维在采用二值逻辑、七值逻辑、多值逻辑、次协调逻辑等特定形式之前,它是一种能够为人类思想和行为提供理由的有意识的步骤。这是逻辑思维对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的普遍方面。我们可以从其对所有参加对话的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方面称其为关于一阶的逻辑
(logic of the first order)。相较于二值逻辑、多值逻辑而言,关于一阶的逻辑并不是什么特殊的逻辑形式。而关于二阶的逻辑是一种特殊而具体的逻辑形式。关于一阶的逻辑是一种原生的逻辑态度,一种元逻辑取向,它拒绝将任一逻辑看作是那.个.[唯一]逻辑(the logic)的绝对
主义主张。
关于一阶的逻辑一旦获得了具体形式,就成为二值逻辑、多值逻辑等。这才是将不同逻辑模型区分开来的东西。不同逻辑模型之间可能有所差异,但它们仍旧是逻辑模型。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典型的论证逻辑理论。尽管它们有时相互对立甚至相互矛盾,但是对立的论证依旧是论证。备选项作为备选项应该被承认和尊重。
这里概述的重叠性逻辑本身并不是某种特定的、具体的逻辑模型的名称。而是一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对树木、人等具体事物进行计数的思维的形式文化(formal culture)。这种关于一阶的逻辑的本质特征之一便是它兼具普遍主义的和特殊主义的方面(universalistic and particularistic aspects)。
正确理解我们所说的重叠逻辑需要将其视为一个涵盖了所有不同的逻辑模型并能使我们相互交流的规范性逻辑形态。因为重叠逻辑允许各种逻辑模型的多个形态,所以各种逻辑模型之间跨越差异的对话成为可能。
这里所概述的重叠逻辑呼唤一种哲学上的多元主义。在这一模型中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多样化的推理,同时不会忽视同一性和差异性。这并不意味着“关于一阶的逻辑”概念本身是语境敏感的。语境敏感性适用于关于二阶的逻辑。这解释并证明了为什么不同的逻辑模型, 即使它们有时相互对立或甚至相互矛盾, 仍旧是逻辑模型。印度哲学文献中用梵语
“purvapaksa”(前宗)(一部哲学著作的作者所设想的对手)代表一种潜在的反对意见。这保证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反过来又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靠的形式,为逻辑模型和人权进行说明与辩护。
回答“是什么使哲学逻辑实践合理化”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确信重叠性的逻辑承认多种思考方式,不能也不应该简化为任何单一的、无所不包的、全面整合的模式。因此, 重叠性的逻辑在其它诸如同一性的逻辑和差异性的逻辑——这两种对立的逻辑之间发挥了调和的作用。

当我们比较不同的逻辑模型时总是需要一个“第三者(tertium)”即第三要素,它使我们能够承认并比较相似性和不相似性,而不必将任何一个特定的逻辑模型绝对化。这就是作为第三种观点的重叠性逻辑的应有之义。例如,当我们将五元印度三段论理论与三元亚里士多德理论进行比较时,我们比较了两个模型,并将第三个比较结果作为“比较基础”所代表的逻辑推理。①
我们在这里概述的重叠逻辑强调重叠内容的重要性。我们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人、两个事物或两种逻辑在什么时候是不同的,什么时候又是极端地(radically)不同的。例如, 汤姆和杰克是两个不同的人。但他们又是同一个生物学概念“人”的例示。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分别是杰克和汤姆,而作为“人”这一生物物种他们又没有区别。当我们把这一分析应用于不同的逻辑模型时,就会发现它们作为逻辑模型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说二值逻辑是真的,那么其它模型就都不是逻辑模型,这样它们就是完全不同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西方哲学家否认世界上除欧洲之外的其它地方存在哲学和理性的、逻辑的思维。这个论证经常表现为:如果欧洲之外的哲学观点类似于欧洲哲学的观点,那么它不过是对欧洲哲学的复制。另一方面,如果欧洲之外的哲学与欧洲哲学完全不同,那么它根本就不是哲学。
西方哲学传统中一个古老的“咒语”便是重复其自制的格言:哲学是西方的且仅是西方的。很显然,这犯了“乞题谬误”(petitio principii)。

四、印度耆那教七值逻辑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一种对耆那教逻辑的应用以及七值逻辑非单边性(non-onesidedness)方法论的尝试

我在提出跨文化导向的“重叠逻辑”概念时引用了许多资料。比如休谟、胡塞尔、利科、普莱斯纳、莫汉蒂、马提拉尔、加内里等,其中,最佳的方式是耆那教关于多边性
(many-sidedness, anakantavada)、条件句谓述(conditional predication, syadvada)和观点
(standpoint, nayavada)的理论。这一方法论没有本体论和本质化倾向,可以很好的满足我们当前关于跨文化和跨宗教交往的需求。另外,耆那教的方法论对将特定立场视为绝对真理的做法进行解构。耆那教思想家在当时印度哲学和宗教背景下所做的事情,我想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重新语境化,重新概念化依葫芦画瓢。
耆那教指出,不同立场之间的相互承认是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支持众望所归的跨文化诠释学的最有力方法论论证是耆那教所认为的,即便两种立场可能是对立的甚至是矛盾的,但它们仍然有理由被视为立场。正是在这一点上,差异性范畴成为了支持跨越边界进行对话的约束力量。这并不是说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立场,有时特定的立场会阻碍哲学之间的和谐对话;它是一种倾向,防止我们将

① Arindam Chakrabarti 和 Ralf Weber d 在我们的比较活动中区分了四个要素:1)比较通常是由某人P 所做出的; 2) A 至少有两个事物 A 和 B 被比较;3) 被比较的事物依据某个标准 F(比较基础)进行比较;4)因而比较的结果至少涉及到四元关系,即两个比较项,基于某个方面 F 被某人 P 进行比较。当然,黑格尔将印度与中国哲学家当做绝对理性朝向进步的辩证运动发展过程中初期的不成熟阶段,而到了他自己的思想中才逐步成熟并达到顶点。因此他的比较是荒谬至极的。 With Hegel as P. In : Comparative Philosophy without Borders. Eds. A. Chakrabarti and R. Weber.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5, pp. 1ff.)

自己的立场绝对化。这样的洞见使我们认识到胡塞尔关于重叠内容的思想,并且也变成超越完全通约性和彻底差异性这两种虚构前设,进而产生对话逻辑的来源。
当我们把某种特定观点普遍化时,就会被带进一个错误的观点,这不仅在实践层面可能是粗暴的而且也暗含着某种理论方面的简单粗暴。
真正的跨文化精神借助它的座右铭得以体现,即理解的愿望和被理解的愿望是并驾齐驱的,是“跨文化的解释学”这枚硬币的两面。只想理解他人的渴望可能会变得空洞,而只想被他人理解的渴望可能会变得盲目。由于文化上、宗教上、政治上长期的殖民统治,殖民者对于自己的逻辑被理解的渴望是最强烈的,而不愿理解被殖民者的逻辑。
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之下,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前途一片光明的跨文化交流地带之内,那么,我们就有责任为它的成功作出贡献。当然,只有当我们放弃自我中心主义和绝对真理的主张时这才有可能。耆那教逻辑学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承认不一致性的同时进行理性思考和行动的逻辑模型。当我们能够认识到一种陈述的真理性是相对于其所在的立场而言时,这种不一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为了支持他们的多维性理论,耆那教逻辑学家用七个谓词组成了一个逻辑模型。尽管没有被形式化,但这些谓词和真值非常相似。我在此遵循 12 世纪的耆那教学者 Vadideva Suri 在他的著作 Pramana-naya-tattvalokalankarah 一书中第四章第 15-21 节的说法。“这七个谓词代表了有关句子的七个陈述,全部以条件谓词“syat”作为前缀,它们组成了肯定句与否定句,可以是共时性的也可以是历时性的而不包括矛盾。”我引用了加内里的著作《印度逻辑读本》中的第 53 页。

  1. 可论证地(arguably),某物存在。第一个谓词与肯定陈述句有关。
  2. 可论证地,某物不存在。第二个谓词与否认陈述句有关
  3. 可论证地,某物存在;可论证地,它不存在。第三个谓词属于两个具有历时性关系的肯定陈述句与否定陈述句。
  4. 可论证地,某物是不可断言的。第四个谓词属于两个具有共时性关系的肯定陈述句与否定陈述句。
  5. 可论证地,某物存在;可论证地,它是不可断言的。第五个谓词是关于一个肯定陈述句、共时性关系的肯定陈述句与否定陈述句。
  6. 可论证地,某物不存在;可论证地,它是不可断言的。第六个谓词是关于否定陈述句,共时性关系的肯定陈述句与否定陈述句。
  7. 可论证地,某物存在;可论证地,它不存在;可论证地,它是不可断言的。第七个谓词涉及具有历时性关系的肯定陈述句与否定陈述句、共时性关系的肯定陈述句与否定陈述句。
    所有这七种可能性都可以通过一个非常流行的水壶的例子来证明。
    不同于二值逻辑的两个真值,耆那教的七值逻辑开始于三个基本值。它们是:真、假和不可断言。前三个谓词和第四个组合而成了七个谓词与肯定陈述。
    对耆那教逻辑的恰当使用能够使我们摆脱对相对主义的恐惧,并去除我们关于绝对主义

的主张。理由在于,如果没有某种观点作为参照就不会产生断言。当两派进行对话时,就会产生相互对立甚至矛盾的观点。但是两派依然有理由支持他们的主张。所以,当我们按照耆那教逻辑精神进行辩论时,理性和不一致性是如影随形的。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哲学以及之外的多元主义的逻辑基础。自古以来不同的哲学(不仅仅是哲学)观点、理论、体系就存在冲突。加内里写到:“耆那教想到的情况是一个普遍不一致的命题,即全部哲学话语被划分为若干子集,而每个子集内部是一致的。任何主张可能获得同一子集中其他人的支持。同时, 一个命题的否定命题可能出现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却有所重叠的子集中,并且还可能得到其中其他命题的支持”①。如果我们以耆那教逻辑精神和方法论进行哲学对话,就会发现哲学观点只不过是观点,哲学争论就会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解决。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避免将特定观点绝对化。
耆那教的七值逻辑支持的多维性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进行交流。耆那教逻辑想让我们在声称拥有一个大写的真理概念时变得谦逊,因此它是集自由主义、多元主义、开放和宽容为一体的哲学模型。耆那教有关立场的理论是非常有价值的元哲学理论。
我们已经看到,每一个陈述都是从特定观点得来的,它有一个真值, 只不过是有条件的。在此意义上,对每一种哲学的正确理解便是 naya。
从逻辑上、方法论上甚至是本体论上来看,耆那教哲学因其多维性理论、
七值逻辑使所有的自我中心主义、排除主义与绝对主义方法论、形而上学与本体论都赋予人性。这反过来又教会我们在所有理论和实践活动中考虑人性。七值逻辑真正揭示了事物的全部意义是“情境依赖的”。这再次使我们避免陷入任何理论上的暴力。

五、 跨文化导向的多值逻辑蓝图

我想获得的是一种具有重叠的相似性和具有启发性的差异逻辑。这将使我们能够在人类事业的所有领域保持开放、宽容、谦虚的态度。
逻辑思维就其作为解释模型和辩护模型而言区别于其他思维,并具有某种普遍性和特殊性。虽然存在差异,但从二值逻辑到多值逻辑的各种逻辑模型都是逻辑。我们已经区分了一阶的逻辑和二阶的逻辑。二者之间具有重叠的因素。我们关于重叠性的逻辑呼吁在不一致的逻辑模型之间进行理性对话,体现为一种元逻辑的方法。因为胡塞尔的“重叠内容”概念介于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之间,所以它在方法论上有很大的帮助。
西方的逻辑思维经常抱怨,东方的逻辑思维(例如,印度的思维)没有给予矛盾律和排中律足够的重视。这一指责是不公平的,因为印度逻辑思维接受矛盾律,尽管是不完全的和无条件的。二值逻辑的模型只有在我们将整个话语体系分为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阵营时才会发挥作用。这可能是许多逻辑学家想要提出某种逻辑模型的原因之一,即排斥矛盾或允许出现矛盾。(次协调逻辑)
维特斯根坦在这一问题上是态度鲜明的。他没有问如何去除矛盾而是说如何对待矛盾。他写到“矛盾不应该被视为一种灾难,而应被视为一道使我们不能再前进的墙。”我不会问

① 同上,第 51 页。

太多这样的问题,如“为了避免矛盾我们必须做什么”。我会问,“当我们碰到矛盾时,我们应该做什么?为什么矛盾要比同语反复可怕得多?” ①
正是著名的数理数学家卢卡西维茨发现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律不仅不能令人满意,而且不具有普遍有效性,这是因为它预设了本体论上的同一性。在佛教思想中,A 不可能同时是 A 和非 A,这不是因为 A 的同一性在这里受到威胁,而是因为这里没有完全同一的 A。因此, 佛教哲学家与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的理解既相互一致又相互区别。
对于哲学史的细致考察能够使我们发现,哲学所走过的道路充满了对立的甚至是矛盾的 思维方式和行为。希望摆脱矛盾的哲学渴望使我们必须学会应对各种哲学传统和流派中的模 糊不清。所有希望通过摆脱矛盾而消除矛盾的人都忘记了这一做法本身面临着哲学上的质疑。在哲学讨论之外的任何观点都无法帮助其做出抉择。

六、基于我们的重叠逻辑而提出的一些要求,以及帮助我们在所有生活方式中学会谦逊

1.尽量避免陷入两种哲学上虚构的立场:完全的同一性和彻底的差异性
2.记住,差异的范畴先于同一的范畴。
3.尽管没有形成共识,但仍要想方设法找出沟通的途径和方法。
4.记住,无源之见实际上无处可寻。
5.避免一些将比较基础局限于特定的哲学传统,无论是西方的还是非西方的。
6.区分唯一性和绝对性。
7.记住,对于你和那些像你一样思考的人来说,你的思维模式的绝对正确性并不意味着他人思维方式的错误性。
8.记住,学会谦逊意味着尊重和认可不同的观点,当然,那些违反这一规则的观点除外。

  1. 记住,问题的关键不是如何消除差异,而是如何对待它们。
    10.容忍宽容者并将其视为宽容的信条。
  2. 反复阅读以确信一致性和差异性是有意义的、共在的事实。这不仅使得哲学成为一种思想方式,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在此概述的重叠性的逻辑具有跨文化哲学取向与逻辑上、哲学上重新表述的多元主义认识论以及重新情境化的逻辑思维的(特征),通过诉诸某种“原型逻辑精神”,它在同一性逻辑和差异性逻辑这两种片面的和对立的选择项之间寻求解脱。这是一种有前途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有助于我们在各种人类活动中“学会谦逊”。
    (译者:喻郭飞/部 凡)

① Wittgenstein, L.: Über Gewissheit. Suhrkamp, Frankfurt. a. M. 1984, S. 436. “Der Widerspruch ist nicht als Katastrophe aufzufassen, sondern al seine Mauer, die uns anzeigt, dass wir hier nicht weiterkönnen.Ich möchte nicht so sehr fragen “Was müssen wir tun, um einen Widerspruch zu vermeiden”?, als “was sollen wir tun, wenn wir zu einem Widerspruch gelangt sind?”Warum ist ein Widerspruch mehr zu fürchten, al eine Tautologi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