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樊登读书-书评群哲思

《老子》中的人生智慧—韩鹏杰

2019-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遇见更好的小葵

韩鹏杰老师在西安大唐西市酒店讲国学

周末下午,我和朋友有幸在金色大厅听了西安交通大学韩鹏杰老师分享《老子》和《庄子》中的人生智慧。短暂聆听,却受益匪浅。

为了给更多人传递国学经典思想,也为了巩固自己学到的人生智慧,我根据自己记的笔记、反复聆听录音,将韩老师讲的内容分为老子和庄子两个部分分享给大家。

今天先解读《老子》中的人生智慧。老子是做史官出身的,他的职业代表着道家的出身,史官的特点是清醒、冷静、理智,所以他冷眼看世界,总结出来人生中这些重大的智慧:


一、清虚:静之徐清 虚怀若谷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两种贵人:一种是能让我们静下来的人,静下来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另一种是能让我们动起来的人,温暖的语言能带给人信念和活力。

“旷兮其若谷”

空的杯子才能装水,房间是空的才能住进人,虚心的人才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看得到他人的长处,学得到别人的优点。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出自《周易》)自己看护自己,自己把持自己,自己支配自己。能够做到谦虚而又更谦虚的人,往往是那些十分谨慎、退让有加而自守非常严格的人。

二、卑弱:水低成海 柔弱胜刚强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出自儒家经典《中庸》),大致意思是:水往低处流汇集成了大海,同理,做人也应低调谦卑,才能成大事。

柔弱胜刚强——这就是《道德经》里“弱”的含义,强者才懂得示弱,强者才有资格示弱。以柔的方式,达到所有的刚强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庄子:“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鱼不可脱离深渊,否则很容易遭杀身之祸;国家的有利武器(治国方略,重大决策,镇国之宝,新型武器,科技专利,军事机密等)不可以轻易拿出来夸示于人。

三、有道:知晓天道 了解人道

不管我们走在现实的道路上,还是人生的道路上,我们终归都要面临和解决一些问题:

1、方向和目标。没有方向就是迷路,那就是迷失了方向甚至背道而行;没有目标就叫流浪,就不会成长和进步。家庭、企业、国家都是这样。

2、规则。不守规则,何来秩序?没有秩序,何来境界?在讲境界前,首先要学习这两个字——规则。

胡适:“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

3、边界有限。道外边,往往就是深沟、深渊、急路,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等待着你。怎样让事业和人生持续长久?——“知足 知止 知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知足不辱”,就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知足的话,那么就可以常乐,而不会遭受很多的侮辱。人到无求品自高。“知止不殆”,如果能够知道满足,适可而止。这样的话,你不会一直在无穷地去追逐那些钱财。

要敬畏天道、敬畏母亲、敬畏生命,了解人道,做事情要知道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有限,做事情才能更有智慧,更懂得在人生的路上坚持什么、坚定什么。

四、无为:不妄为 不多为 有所不为

道的最大特点是无形,所以道叫做无。无就是指道,无为就是说以道的方式来作为。什么叫做以道的方式来作为呢?不妄为,要了解事物的规律规则,顺道而为,不胡作非为;不多为,做事情要抓住关键,举重若轻。邓小平就是抓重点的能力特别强。如果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一种结果是自己会很累,另一种结果是底下的人都没锻炼出来;有所不为,人要想有所谓就要有所不为,想要有所得,就必须有所舍。人生的智慧不在于我们得到什么,而在于我们懂得舍弃什么。舍得舍得,有所舍,才有所得。


清虚以自我,卑弱以自持。

拿清(冷静)和虚(谦虚)作为智慧产生的前提,拿卑(谦卑)和弱(柔弱)作为持身之道,处世之方。这样的心理特点慢慢让我们领会到“有道”为何,知道了“有道”如何去做。

司马迁的父亲说道家智慧: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宗旨简约容易操作,花的时间少不多事,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学习道家文化,占用不了我们太多时间,可以每天翻几页,多领悟多思考,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