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论道易经智慧

雄安新区背后玄机:天时、地利、人和!

2017-04-22  本文已影响24人  道讯

内容导读

雄安新区,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使用“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来描述这一战略,意味着这一战略战略的长远重要性,就连当年的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定位都没有被赋予如此之高远的战略地位。一个将要影响中国千年的战略,我们还需要从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中探求其背后的玄机。

天时:天道轮回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冥冥之中,自有天数!

历史惊人地相似,其千百年地轮回也在昭示历史背后的规律性。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14世纪——21世纪的今天

印度、埃及、巴比伦,中国冠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殊荣”,但世界文明发展至今,只有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我们发现这样的轮回,中华文化的发展存在一个700年定律:纵观历史,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4次兴盛时期,和即将到来的第5次兴盛,每次兴盛相隔大致为700年。

第一次,周朝,公元前8世纪左右。这一时期,周公摄政,政治上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嫡长制以及分封制,在文化上制礼作乐集周礼之大成,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汉朝,公元前1世纪左右。在这一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创造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大一统。开疆拓土,击溃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其派张骞出使西域,首开丝绸之路,在两千年后的中国,“新丝绸之路”又成为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轮回。

第三次,唐朝,公元7世纪左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时至今日,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华人聚居的区域被成为“唐人街”,中国人被成为“唐人”,唐朝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第四次,明朝,公元14世纪左右。明朝的文化盛事,当属其编著的“永乐大典”,成为中国古代最大,当时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尽管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快速,但百度百科,谷歌搜索所做的事情似乎只不过是在把我们祖先做得事情计算机化。永乐年间,还巩固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遣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所以,无论文治武功,明朝都堪称盛世。

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又是700年,历史在暗示,中华民族第五次大兴盛时代的到来,今天的中国可谓生逢其时,得天独厚,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责无旁贷。

地利:中华地域格局演变

《管子·牧民》:“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库不盈。

就天时来论,纵观历史发展,21世纪,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盛世的开始,雄安新区战略恰逢其时。那么就地利来讲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华地域格局的变迁。

古代的中华大地,还有一个别称,九州。传说上古时期的大禹,在治理水患时,根据地理、人文将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九州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如图:

九宫格即:

关中 山西 河北

汉中 中原 山东

巴蜀 荆楚 江东

雄安新区就处于九宫格的第三个格中:河北省

河北,黄河以北。南面黄河,东、西、北三面又分别由渤海、太行山、燕山所包,据此亦可割据一方。

在中古历史上,河北之地,没有关中八百里秦川的富庶,也不如汾河流域各平原丰饶,反而还饱受黄河改道的水患。但是,燕赵之地,民风彪悍,多悲歌慷慨之士,多精兵良将。在古代,凭借燕赵的精兵,河北在中国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故禹兴於西羌,汤起於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这段话是说:东方是万物开始萌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

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所以,大禹在西羌勃兴,成汤在亳地崛起,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当大本营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历史上的统一皆以西北伐东南,只有项羽的反秦复楚和朱元璋的反蒙复汉是例外。洪秀全起义、孙中山、蒋介石的北伐都是从中国最东南的广州开始,均未真正成功。孙中山、蒋介石都曾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没有一位真正统一过中国。

也就是说:从北方取南方,是中国自古以来统一的路线图。周取天下、秦取天下、汉取天下,莫不如此!

这种说法我们也可以从周易的视角进行解释,后天八卦中,西北为乾卦,西为兑卦,东南为巽卦,动为震卦,乾卦兑卦为金,震卦巽卦为木,金克木;在易经家族中,乾为父,震为长子,巽为长女,父亲统领子女也是自然地事情。

因此,中国的北方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地。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和经济中心一直位于北方,直到南宋时期,由于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加,泉州成为南宋第一大港,南宋定都临安,经济中心才开始南移。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进入政治和经济的二元时代,南方发展经济,北方紧抓政治,一直到现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邓小平同志画那一个圈,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南北经济结构更加失衡,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深圳、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两极。下面是几张卫星上拍下来的图片,这里是长三角:

这里是珠三角:

这里是京津冀:

上面三张图我们做一下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集中连成一片,而京津冀依然只有北京和天津比较明亮,并没有形成那种真正的城市片区。

雄安新区的成立,填补了京津冀三角区的中间非城市片区,可以形成真正的京津冀三角区:

中国的北方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拉动整个北方增长的经济中心,把京津冀打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与长江经济带相并行。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这样就可以中国南北方经济的对局,更加平衡!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处于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具有战略性优势的地理位置。三县环绕白洋淀,白洋淀是中国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水资源较为丰富。

当前中国南北、东西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先前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也是基于解决这一问题的考虑。中国的北方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拉动整个北方增长的经济增长极,把京津冀打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并行,可以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中国的未来

从长期的角度,中国应以环渤海湾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秦川地区建构大的战略三角。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起点打通东南亚一线,以秦川地区为起点沿原丝绸之路打通中西亚一线,两者构成对印度的双线钳制。以环渤海湾地区为起点打通东北亚一线,抑制日本和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

同时,中国应以这个大三角的为基础将逐步成为亚洲之王,其领土(或附庸性质的影响)应该从乌拉尔山往东直到大海与美洲对望,从北冰洋直到太平洋俯视澳洲,形成世界的中轴,让欧洲和美洲成为其两翼。它们本来就是从原始大陆因地壳运动分出去的,如此只是恢复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看中央对雄安新区的描述就明白了,规划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这里再也不是以GDP和对外承接为核心,而是要谋取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国依靠对接发达国家的市场获得能量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西方世界已经无法拉动中国发展了,我们必须自己开拓,雄安新区的成立就是要寻求自我突破。

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有近十三亿人口,不发展就不能生存;中国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不发展就没有出路。

中国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沿海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获得发展,先富裕起来了。但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

这次提出设立雄安新区是在2017年两会后,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设立雄安新区,并视之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可见未来是将新区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去推进的——这里才是共和国未来真正的副首都。

我们应该注意到设立雄安新区当晚,与新区设立同时公布的新闻还有:“近日,中共中央决定:许勤任河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许勤何许人也?

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这是要直接复制深圳经验和深圳速度发展雄安新区,可见中央是真的要撸起袖子干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不是说着玩的。

所以,对于雄安新区的设立,上有党中央的统筹大局,下有黎民百姓人心所向,中间又有强有力,富有深圳建设经验的”干将”保证执行,占尽了所有的人和因素。

/End/

本文作者伏枥老马微信公众号: 读经明理(ID:laomatanyijing),品传统文化经典,探索天道、人道,商道,让你更智慧,更有思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