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下意识”让我们终生受益
你早晨出门后的习惯性动作,是否是戴上耳机,打开抖音/音乐播放软件?你坐在办公室办公,是否会时不时打开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你在吃饭的时候,是否会下意识地播放媒体视频软件?
很多时候,这些动作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它并不需要集中精力就可以很容易地被实施,我们将这种不自觉的行为叫做“下意识”。
当我们开车的时候,很远就发现有人横穿马路,下意识地踩刹车,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下意识地打开美团为晚饭而烦恼,这就是一种坏的习惯。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除非你让下意识意识化,否则它将支配你的生活,而你会称之为命运。”由此可见,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都会使我们形成条件反射, 好的习惯使我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相反,坏的习惯,则也会不假思索地被执行,进而给我们带来危险。
那么,我们如何识别习惯的好坏?
首先,习惯的好坏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说红酒对有的人是有益的,但对有的人却是有害的。那么我们将其定义为对自身有益/有害的习惯。在识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计分卡的方式来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的行为:逐条将每天你必须干的事情罗列出来,对于有益的习惯,有害的习惯,中性习惯用不同记号进行打标。
其次,对于被识别出来有害的习惯,我们在行动之前,不妨通过语言大声地说出来。比如我坐在沙发上的时候会下意识倒上一杯红酒,但是因为我是三高人群,医生已多次告诫我严禁饮酒。那么在倒酒之前,我可以大声地说:“葡萄酒虽然美味但是它会让我尿酸升高,会危害我的健康……”当我们尝试将其坏处罗列出来的时候,思维会从“下意识”转变为“警觉模式”,这样以来,意识会帮助我们将更加容易地戒掉坏习惯。
再次,有害习惯往往是由“诱因”触发的,比如我们坐在沙发就会下意识地倒上一杯红酒。如果“喝红酒”是因为我们经常去的那家超市的红酒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让我们每次都忍不住购买,那么我想下一次我们就要更换一家红酒不容易被找到的超市进行购物了。如果“喝红酒”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坐在沙发上触发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沙发移出房间。我们的控制力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大,我们唯有切断有害习惯的诱因,才会让我们更容易戒掉恶习。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我们想要实施的新习惯,我们不妨试试将新的习惯叠加在原有习惯上面,这样会让新习惯的形成变得容易起来。比如每天早上起床,你有喝咖啡的习惯,如果你想增加冥想的习惯,你完全可以将冥想放在喝咖啡的过程当中,这样以来,你每次在喝咖啡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进行冥想。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习惯一旦形成,你就不会意识到你在干什么。”所以,我倡导大家尽可能让“下意识”变成有益的习惯,我们将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