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高频考点
》药品名称的类型
》制剂与剂型的概念,剂型的重要性
》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降解类型对应的结构、品种)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一、药物命名
1.商品名:针对最终产品,剂型、剂量确定。不同企业生产的药品具有不同的商品名,不得冒用。可注册和申请专利保护。
2.通用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通常指有活性的药物物质,而非最终药品。一个药物只有一个通用名,不受专利保护。
3.化学名:表明药品化学结构。
二、药物剂型与制剂
1.剂型按给药途径分类——与临床密切相关
(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有肝脏首过效应
(2)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2.药物稳定性及药品有效期
(1)化学不稳定性(关键有新物质产生,区别物理不稳定)
水解、氧化、还原、脱羧、光解、异构化、聚合。
(2)物理不稳定性
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
(3)生物不稳定性:外因—微生物污染;内因—成分酶解。
三、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
1.水解:酯类(含内酯)、酰胺(含内酰胺)。
2.氧化:多为自氧化反应,易氧化的结构:酚羟基、烯醇基(维生素C、昔康类)、芳胺基、吡唑酮类、噻嗪类等。
3.异构化:光学异构、几何异构(维生素A)。
4.聚合:氨苄西林钠、塞替派(以PEG 400为溶剂避免聚合)。
5.脱羧:对氨基水杨酸钠。
四、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1.处方因素:pH(液体制剂)、广义酸碱催化、溶剂极性、离子强度(催化反应)、表面活性剂、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
2.外界因素(环境因素):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度增加2-4倍)、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溶剂、原辅料、容器、操作过程引入)、湿度和水分(对固体制剂)及包装材料。
五、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哪里不稳定调整哪里)
1.控制温度;
2.调节pH;
3.改变溶剂;
4.控制水分及湿度;
5.遮光;
6.驱逐氧气;
7.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
8.其他方法: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成固体制剂、制成微囊或包合物、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制成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六、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实验。
2.加速试验:采用化学动力学原理,预测常温下的稳定性。
3.长期试验:实际贮存条件下,样品的有效期。
七、药品有效期(计算题)
药物降解10%(剩余90%)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t0.9=0.1054/k
注意与半衰期计算公式的联系:t1/2=0.693/k
八、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协同增效。如复方阿司匹林片、复方降压片。
2.提高疗效,减少或延缓耐药性。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磺胺药与甲氧苄啶配伍。
3.利用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用吗啡镇痛时常与阿托品配伍,以消除吗啡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
九、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1.物理学配伍变化:溶解度、分散状态或粒径、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注:物理变化一定是未产生新物质!
2.化学配伍变化:浑浊或沉淀、变色、产气(氨气、二氧化碳)、分解破坏疗效下降、爆炸(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产生有毒物质(朱砂与还原性药物)。
3.药理学配伍变化:协同、拮抗、增加毒副作用。
十、药品包装,按使用方式分类:
1.Ⅰ类药包材: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包材,如塑料输液袋或瓶、固体或液体药用塑料瓶。
2.Ⅱ类药包材: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清洗后可消毒灭菌的包装材料,如玻璃输液瓶、输液瓶胶塞、玻璃口服液瓶。
3.Ⅲ类药包材:指Ⅰ、Ⅱ类以外其他可能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包装材料,如输液瓶铝盖、铝塑组合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