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卢比孔河》持续更新中
《卢比孔河》是跟着“读书人家”共读的一本书,下面是我每天听完音频后写的读书笔记,既是内容简介,也是读后感。读书人家的成员,可以只是听或自己看,也可以参与朗读,每共读完一本书都将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对这种共读形式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颐养之家读书俱乐部”这个公众号。
《卢比孔河》这本书据说是历史书中讲得最好的故事,故事书中讲得最专业的历史。
我听第一章似乎就已明白了古罗马共和国为什么会灭亡了。一个不以人人平等为理念,蓄奴、残杀外邦,毫无仁慈之心的民族,共和又救得了它什么?但是,既然已经厌倦了国王,共和制已产生,如何又会重新回到专制的呢?
古罗马人发明了分权制,最高长官是执行官,由两个权力完全对等的人担任,而且任期只有一年。可是,令人迷惑的是他们可以做出这样重大的改革,却恐惧其它的任何一切改变;他们贫富差距巨大,没有中产阶级,一切以输赢论,对失败者的羞辱甚至延伸至其死后。他们还有强烈的扩张野心,希望统治整个世界。这一切,让我感觉有点熟悉呀!
格拉古兄弟出生于贵族,却对平民产生了同情之心。在他们执政时,他们试图推进一些有利于穷人的改革,可是兄弟俩遭到了贵族的反对与杀害,他们找了个借口,说兄弟俩作为贵族却想削弱本阶级的利益,肯定是想讨好平民,然后成为独裁者。这样牵强的理由也能成立?在平民没有说话权的社会里,要反抗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的风险真是太大了!
罗马人要树立权威,就毁掉了地中海两座伟大的城市,抢劫所有的财物,杀光城里的男人,让女人沦为奴隶,还到处放火并颁发禁止重建被毁城市的禁令。强大的共和国真是罪恶滔天。它让我想起纳粹。
罗马共和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周围的国家都臣服于它,帕加马的最后一个国王甚至将整个王国献给了共和国,由此也激起了罗马人更大的贪欲。罗马人对殖民地的剥削是残酷的,根本不顾那里人民的死活。被殖民的地方,人们活得生不如死,可是在罗马人强大的实力面前又无力反抗。只是,当罗马人贪婪的目光盯上黑海岸边一个叫“本都”的王国时,却遭到了可怕的回击。本都国王是一个暴君,他对罗马人的报复疯狂而残忍。饱受罗马奴役之苦的希腊人趁机也造了反,他们的报复同样可怕。那个作出入侵本都决定的长官马尼乌斯.阿奎利乌斯被撬开嘴巴灌入融化的金子“吞金而死”。
古罗马帝国的贵族们住的别墅里还有悬空的游泳池,这生活,可真是又奢侈又高科技啊!可盛世罗马还是潜伏着无数的危机。长期顺从、克制的被奴役者在统治者毫无预感的时候难于置信地爆发了起义,在阿斯库鲁姆,凡是能被找到的罗马男人全部被杀掉,这真像是丛林狮虎,纵使强大,某一天也会成为被捕食的猎物。
为了争取公民权,意大利人也发动了起义。罗马是个奇怪的城市,他们的公民本身就不是同时获得的公民权,可罗马人却最歧视没有公民权的非罗马人,真正是忘本。忘本的罗马人再一次感到了不祥之兆,他们听到有号角声从云端传,纷纷惊惶失措,可他们却从来不对自己和现状作出反省和思考。
马略都担任过六次执政官了,还不满足,还想争取对米特拉达特斯战争的指挥官一职。打仗哪是什么好玩的事?可马略却把它视为获得名声的途径;马略的前部将苏拉出身底层,对底层民众终生保持着一种温情,可是,他开始政治生涯后,最放在心上的同样是追名逐利,为此甚至对前上司马略因妒忌而产生了憎恨之心。
权力和声望,对罗马人的吸引力太大了!马略这么老了,还迷醉其中;苏拉在权力的斗争中差点失势,靠着躲进马略家里才躲过了暴徒的追杀。可转眼间,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威望,他又斩掉了马略的使节,带着军队气势汹汹向马略杀去……
苏拉带着军团,越过了罗马人从古以来遵循的不可逾越的界限,占领了罗马。因为他声称自己是为了守护宪法才进军罗马,他绝不会改变罗马的法律,罗马人忍受了他的逾越行为。
苏拉,简直是个魔鬼啊!收拾完罗马杀向雅典,雅典顿时满城鲜血,一片狼藉。可是,这边取得了胜利,他在罗马建立的政府却已倒台,他被缺席判处死刑,他的家人正在逃亡。苏拉只好撇下被他践踏得面目全非的雅典率军团杀回罗马。
马略被流放后在废墟中蜷缩了好几个月,然后召集了一支由奴隶组成的军队,轻易地拿下了罗马并第七次当上了执政官。可是,两周后他就病死了。他的同盟者秦纳也在不久后发生的兵变中被杀。想荣华富贵,还真是过眼云烟。可马略的儿子小马略,斜眼庞培的儿子小庞培,一个个继续着父辈的生活方式,他们自以为有嗅出好机会的本事,投靠了他们觉得最有前途的这时已是罗马主人的苏拉。
苏拉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认为自己是有神灵庇护的幸运儿。苏拉很慷慨,但他的财富都是通过杀戮而来,在喂饱他的追随者之前,他是不会停止杀戮的。可是,被喂饱的人不也可以认为自己是幸运儿吗?被苏拉喂饱的克拉苏后面会有什么表现呢?
苏拉是个特别矛盾的人,他视人命如草芥,但对朋友很忠诚;他自命独裁官并打破任期限制,可当他觉得自己完成了恢复罗马古老体制的任务后又主动放弃权力过起了悠闲的退休生活。可是,这样的苏拉,为什么不能创造和华盛顿一样的伟业呢?苏拉把自己当成神,像神一样审判别人,安排别人,让一部份人获得荣誉,却把更多的无辜者打入地狱,他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榜样:苏拉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高高在上的感觉真好,没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我想,这就是苏拉和华盛顿的区别吧?
凯撒是马略的外甥,秦纳的女婿,他母亲的家族又是苏拉的重要支持者。但苏拉和马略、秦纳又是完全对立的两派。贵族的利益需要裙带关系,而裙带关系又让贵族们在权力的输赢中常常处于尴尬的六亲不认的境地。
古罗马的最高权力宝座是执政官,除此之外,名律师的风头也很足。罗马人不讲法律,律师就像演员,谁能感染观众,谁就能赢了官司。真是毫无理性思维的罗马人啊!不过,在那样一个追名逐利的时代,竟也有庞珀尼乌斯这样过着诗情画意生活的隐居者。
在霍腾修斯和西塞罗两个律师的角逐中,西塞罗获得了胜利。被告瓦来斯是个恶劣的家伙,可是他有很多身居要职的朋友。霍腾修斯为他辩护,根本就不讲良知。西塞罗赢了官司,却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野心。
投入苏拉怀抱的都是一些邪恶的人,瓦来斯是如此,塞提古斯也是如此,塞提古斯甚至连表面文章都不稀罕做,他只热衷于各种幕后的阴谋,可是有地位的贵族一边鄙夷他,一边却偷偷摸摸拜访他,利用他。古罗马共和国实在已经腐烂之极。
苏拉去世后,克拉苏崛起了,而不到25岁的庞培也成了他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克拉苏保持着令同胞害怕却不令人憎恨的平衡,这是他的拿手好戏,也带给他安全。年轻的庞培有着“少年屠夫”的称号,可竟然一说话就脸红,他的这一特征获得了罗马人的喜爱,认为他稚朴、诚实、可爱,罗马人也是真愚蠢啊!
古罗马的奴隶在公民眼里就是牲畜,他们被强迫从事繁重劳动,或充当角斗士像斗牛一样娱乐观众,却只给勉强维持生命的食物,一旦生病或年老,就像饲养的动物一样被抛弃。罗马人不怜悯奴隶,认为没有对比的自由便毫无意义,而奴隶也接受这种逻辑。伟大的起义军领袖斯巴达克推广平等主义的真诚理想,在奴隶们只想过上主人那样生活的追求中破灭,起义也随之失败。
为了在竞选中获胜,克拉苏和庞培都需要有机会赢得荣誉。庞培远征西班牙获胜归来,克拉苏则偏巧遇上了斯巴达克的奴隶起义,在庞培回罗马前,他率领军团消灭了奴隶军。可是对比庞培在遥远的边区屠杀部族的”成就“,罗马人认为克拉苏的功勋略逊一筹。庞培获得了更多的荣耀,克拉苏非常愤怒。尽管两人迫于对对方实力的担心,选择联合竞选执政官的策略,但是两个执政官上台后却无法合作为共和国出力,反而像角斗士一样殊死搏斗,让罗马公民深为担忧。因为罗马人再也不想要一个像苏拉这样的独裁官,他们害怕共和国走向独裁,只有两个执政官势力均衡,这种体制才不会被打破。所以在任期结束时,克拉苏和庞培为了满足公众的愿望,暂时握手言和了。
本书还未听完,读后感持续更新中。
卢比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