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2019-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马老师000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书买来已经很久,昨晚才第一次通过“樊登读书会”看完视频讲解。

一、开场白和结尾

1、开场白

樊登介绍了下自己的经历: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无助,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深刻地改变了他。他由此而学会积极主动、专注影响圈而非关注圈。采取行动包括精读《论语》《老子》等经典,一年读一本,改变自己。

2、结尾

在演讲结束环节,樊登说他不知道史蒂芬•柯维是否读过《论语》,仅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看,东西方文明高度一致。并举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便是积极主动、专注影响圈而非关注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双赢思维;“吾道一以贯之”,即以原则为中心。

3、个人看法

以原则为中心的人生,提出七个如此经典的习惯,当然很好,确实也足够深刻、利益大众。

但仅以儒家为例,这个原则是人性之善本自具足,但或为私欲蒙蔽则须去其私而得其本源。不仅所有事情的选择权在我们自身,而且心之本源(天道)是永恒不变的,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在天道之内、都受其影响。圣贤之学,不仅仅关注到做事情,更应该在每一个念头下功夫。功夫只有一个而非七个,就是反求我心,达到我与任何人事融为一体。

理论上的差异,也许在于人本身功夫境界的差异。这便是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事上磨练磨到最后“吾道一以贯之”,只是一个“仁”。

当然,如果我们已经达到史蒂芬•柯维的水准,我们便只需要读圣贤经典;如果还没有达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绝对让我们受益匪浅。


二、书籍推荐

樊登讲课有一个特色,会介绍相关书籍进行主题阅读。
这次简单记录:《可复制的领导力》、《第三选择》、《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


三、七个习惯概述

1、以原则为中心

我们的人生,以什么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事业难以兼顾,自己也痛苦;以事业为中心,父母伴侣小孩又怎么办?

所以,不要以任何事情为中心,而是以不变的原则为中心。

2、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都会经历人格成长的三个环节:依赖型、独立型、互赖型。

所谓依赖型,小孩遇到问题了找爸妈、找老师,责任是对方的;所谓独立型,自己承担责任、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所谓互赖型,发现自己与大家是一个整体,需要团结协作。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是帮助我们养成独立型人格;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则帮助我们养成互赖型人格。

不断更新,则贯穿始终。

3、什么叫习惯

习惯=知识(知道怎么做)+技巧(会做)+意愿(想做)

万事开头难,改变习惯重在发生改变的前十几天——本质是内心受到极大冲动,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由此改变。

4、思维定式和思维转换

所谓思维定式,即先入为主,脑中先有了评判标准,导致难以客观、无法改进。而如果一直不反省反思,人生就会停滞不前、一直重复。

解决方案:思维转换——即需要思考事情背后的原因。

5、情感账户

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度的“情感账户”,包括父子母女夫妻关系,必须存钱>取钱才是正向。

存钱的方式包括:理解他人、关注社交细节、信守承诺、勇于道歉、无条件的爱。


四、七个习惯分述

1、积极主动

1.1 人人都有选择权

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终极自由?
——无论出现或发生什么,人人都有选择权。

我们往往放弃选择,比如基因决定论(我生来如此)、心理决定论(我小时候受到何种伤害)、环境决定论(现在就这样)。共同点是将责任外推,而非自己承担。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人能伤害你,除非你同意”。

举了个例子:被蛇咬口后,追蛇还是自救?大家都会选择自救,但现实是我们经常在追蛇:抱怨、对抗、推卸,最后导致自己不幸福。

1.2 专注影响圈

力所能及的为影响圈,力所难及的为关注圈。刷微博抖音、看新闻、行业产业新技术等,往往都是关注圈的事,我们却投入大量精力于此。南辕北辙。

关注圈,轻轻关注即可。专注在影响圈,行动起来。

2、以终为始

目标为领导,行动为管理。
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找到人生使命。

三、要事第一

大部分人被琐事缠绕,目标不清晰、焦虑由此而生。要事第一。

关于授权:如果是指令性授权,自己只算领班,还是忙。要变成责任性授权,只需明确:
1、预期成果
2、指导方针
3、可用资源
4、责任归属
5、明确奖惩

四、双赢思维

前提是建立双赢关系、互信。
如果不能双赢,宁可不合作——彼此安好。

五、知彼解己

与《高绩效教练》类似:学会倾听——不要强制或评论;少说话,多提问。
有一种说话方式,移情式聆听——通过倾听,说出对方此时的情感状态。

而反例是“自传式回应”,内心总是一个私我,比如: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

六、统合综效

大自然就是典范,山川河流、草木花果。

沟通有三层次:输赢思维——>相互尊重妥协——>双赢
前提是是尊重差异。

最好的是创造性合作:带动对方一起沟通、激发创意。

七、不断更新

呈现螺旋式上升,包括智力、身体、情感和精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