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港居然这样明目张胆的跑马圈地----抗衰老产品市场乱象

2020-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科技观察说

最近小编在某东海外购上,看到一款开启健康之门的保健品,居然明目张胆的在宣传图里将“哈佛原料”四个字打在自己的药瓶旁边,买的多还有折扣,就像这样!

美国哈佛大学一直是小编心目中的圣殿,当年读书的时候父母在耳畔唠叨,哈佛女孩刘xx的成功学故事立即涌上心头,一个世界知名的大学,为什么开始生产保健品原材料了?听起来就很低端的样子,更何况就这产品的设计和包装,一眼就能看出是国产假洋货的感觉,好像XXX,小编一怒之下,度娘谷歌外加推特facebook了一下,非常想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家公司是一家nmn原料生产商,可是他们既然生产原料,为什么又在某东上销售哈佛原料的产品呢?这个问题是在是令人费解,于是小编继续深入调查了一下此事。

小编发现这家名叫基因港的香港公司最近非常活跃,在国内到处宣传投资建厂生产原料的消息,,包括今x头条、东方财x网等国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小编援引了一段给大家了解一下,这故事怎么看怎么像打着美国哈佛大学的牌子,在国内四处圈地占坑,未来还要上市圈钱割韭菜的节奏:

2020年8月26日发表在今x头条的原文如下:

创始人王骏表示基因港公司在投资的这座工厂之外,正在准备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在香港交易所的IPO及上市计划,融资达成之后,基因港将会拿出100亿人民币继续加大NMN产业的投资力度,建造能满足1000万人抗衰老需求的NMN二期工厂。

对此消息,外界表现出很大的震惊情绪,认为基因港若成功上市,市值很可能将超过10亿美元。也有些人士认为,基因港作为一家生物制造企业,以其现有的业务,几乎不可能达到10亿美元市值。对其市值的判断,外界颇有些看法不一。

显然基因港的创始人王骏并没有在意外界的看法,一心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大,但前提是不能在广告宣传中弄虚作假,换取消费者信任的方式。经过不断的搜索,小编逐渐发现此事的逻辑,原来基因港创始人王骏先生的人设也甚为可疑,已经有明显的学术造假。

王骏在接受母校江南大学(彼时还是“无锡轻工业学院”, 2001年更名)网站采访时披露: 1975年考入发酵工业专业,3年后(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代谢方向研究生,师从中国微生物学泰斗焦瑞身研究员”,2年后的1980年“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公费留学,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199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2004年,创立基因港。事实上,按照国务院当时颁发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即便王骏是1978年果真“考取研究生”,也要到1981年5月后才能获得硕士学位,也就是说:王骏接受声称的 “1980年出国”之时,并没有完成研究生学业、更没有获得硕士学位。在当年国内除了公派出国别无他途的情况下,没有完成学业、学位的王骏是怎么获得组织推荐的?受组织推荐、受公费支持赴美留学的王骏又是怎么自由地居留在美国长期未归的?不得而知。纵观爱立人设的明星,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拿出手的专业技能,演戏差的立耿直人设,主持差的立好人缘人设,唱歌不行的立努力人设。总之一句话,才华不够,人设来凑。。人设是底气不足者叫卖的噱头,真正包罗万象的企业家,他们只要精耕行业,就自成一股清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NMN属于高精尖生物科技领域,王骏先生的人设不言而喻。

急于立人设的人,忘记了一点,人是变化的,倘若人设是伪装的,则迟早一天会崩的。在学术界公认最常用的论文搜索工具谷歌“学术搜索”上,无论在上海植物生物研究所、还是威斯康辛大学,均检索不到书写时代传奇王骏先生的硕士、博士论文。

用“王骏”+“无锡轻工业学院”检索,没有检索到论文。

用“王骏”+“上海植物生物研究所”检索,没有检索到王骏的硕士学位论文或其他论文。

进一步在学术搜索上用“wang jun”+“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关键词组合搜索,得到14个结果,点开逐一查看,均为wangjun(王军,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wangjun-song(王俊松,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wangjun-ping(王俊平,兰州大学)、wangjun-min(王俊敏,福建体育职业学院)的模糊搜索结果。显然这些均与基因港王骏的就读学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身份不符。

那么问题来了,王骏在没有任何可供检索的论文的情况下,是怎样获得上海植物生物研究所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的呢?

王骏称:1992年后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主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合成。继续用谷歌学术搜索,终于发现了这位酶工业先驱的论文了:

仔细查看,署名“香港中文大学王骏”的相关论文共有8篇。点击进一步查看:署名最靠前的一篇也是第四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的一篇没有;8篇中,6篇为国内学术机构完成的课题(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1篇、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3篇、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篇)、“香港中文大学王骏”仅作为合作机构的作者附加署名,在剩下的两篇中,一篇为非公开出版的论坛论文汇编,因为含金量过低,通常不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依据;仅剩下的一篇发表在《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S3期”已经非常明显地表明这属于Supplementary issue(增刊),通常情况下,是在正刊之外为急于拿学位、评职称的作者们专门定制增发的期刊,其水平并不为大多数学术机构所承认。

在8篇署名“王骏”的文章中,引用数为0的达4篇,引用数达1的有2篇。H指数是另F一个最常用的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的指标(一个作者的H指数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他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例如,某作者的H指数是2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至少20次的论文总共有20篇)。根据谷歌“学术搜索”可得出:衡量王骏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H指数仅为2。这一数据远远低于中国专科学校、职业学校教师学术能力的平均水平(H指数平均分别为8、4)。

这让小编想起,2019年初,明星翟天x就贡献了一场史诗级跨界闹剧,这股火从娱乐圈烧到学术圈,从娱乐新闻上升到了社会新闻,并且为污点明星开辟出了除吸毒、嫖娼、出轨外,第四梯队——“学术造假”。同样以学术人设“行走江湖”的还有基因港创始人王骏先生。公众履历显示: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留学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酶工业先驱王骏,学成归国攻克“长寿药”、将自己比肩缔造时代传奇的中国科学家(此处应有掌声,毕竟普罗大众熟知科学家还停留在邓稼先、钱三强、袁隆平之列)。

在此,小编希望基因港王骏先生明白,学术造假的人设迟早会崩,与其苦心经营自己所谓的“光辉形象”,还在国内到处圈钱占地,准备上市割中国人的韭菜,不如把心思放在正路上。不作就不会死,人设不立就不会崩。没有人能靠人设撑起事业,也没有哪种人设能让事业一直红火。

鉴于王骏“教授”的这种人设,他对于基因港产品的最奇葩操作,“自我认证”也就不足为奇了,下面来说说:FDA不承认基因港的Self-affirmed(自我认证) GRAS

以“不老药”著称的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问世后,得到富豪大佬的追捧,成为抗衰领域的宠儿。无数案例已经表明,服用NMN产品对人体的衰老引起的疾病有修复作用,让人类逆龄生长,提高体力和精力与此同时,用户对NMN认证资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NMN的一些假认证却颇具迷惑性。比如基因港的Self-affirmed(自我认证) GRAS, 而且到处吹嘘FDA对他们的Self-affirmed(自我认证) GRAS多么的情有独钟。问题是FDA根本就没这么想,还远程回复了:FDA对膳食补充剂的原料认证有一定范围,Self-affirmed(自我认证) GRAS,不是GRAS,是基因港找专家团队来做的验证,但FDA并没有收到基因港发来的任何资料,因此没有认证,这是完全伪造的假证书。居然还被其说成是行业唯一的FDA GRAS认证。

众所周知,FDA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简称,以其严苛的标准被视为食品药品安全的金刚盾牌。GRAS是FDA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指标,列入GRAS名单的物质,要么经过了“具有充分科学背景的专家”所做的安全审查,要么是“经过长期的使用认为没有安全性问题”这些物质被称作“一般认为安全”。

基因港公司自己找来所谓“专家团队”来做验证,FDA官方表示从未收到基因港发来的资料,也未出具过相关证书,此举可谓业界笑谈(当然基因港的笑话也不只这一个了)。为方便大家咨询FDA,贴出咨询FDA的方法,拿走不谢!就是在下面这个网页上留言,你想了解什么问题,把咨询的问题贴在询问框里,FDA通常都会回复的,已经试过多次。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居然还可以绕开FDA,自我认证,还伪造FDA的证书,这幸亏王骏先生生活在中国香港,不然估计已经在美国吃牢饭了。

在香港注册的基因港公司,正是通过一波波的造神运动,将产品打造成美国哈佛大学冠名,FDA认证的高端品牌,甚至还将创始人打造成比肩钱三强,邓稼先,袁隆平的中国科学界的传奇人物,简直堪称伪科学界的流量明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小编此刻似乎看到了王骏先生嘴角浮现出得意的微笑,内心感受到的潜台词是:你们又能奈我何……

转载自信阳热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