舴艋一舟🚣🏻请原谅,我每天能量只有50个
来简书,眨眼一百多天,一路坚持着,一路感恩着,之前写过一篇发自真心的《来不及一一道谢》,今天还想再说一说心中的感动与收获。
我是一个不喜欢差别人钱的人,因为我觉得差的钱好还,而差的人情却难还。关于点赞也一样,我很想回赞每一个鼓励支持我的简友,可最近总有一个尴尬的点——我每天只有50的能量,还不清这笔账了。
遇到很多真诚帮带的人
刚来简书,还是小白一枚,在简书里到处乱撞,不得窍门,便常多走些路,这也没什么,反正我就是一桨一桨地划,总在向前走着。
遇到很多热情帮带的人,教我如何发链接,如何投稿专题,如何发图片,如何点赞(开始根本不知道小、大、超赞怎么操作),邀我入驻小岛,拉我进读书交流群。
我工作的经历让我明白两件事:一个,我应该属于那种后知后觉的人。另一个,有“老人”帮带,比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要强了不知多少倍。
我是个慢热型的,在交流群里,基本处于长期潜水状态,有空就看看别人聊了啥,自己很少冒泡,我一直觉得言多必失,所以尽量少说多做。在简书里,也是这样,努力写好每一篇文,才是我的初心,其他的顺其自然,有时间就多交流互动。
看到很多爱心的团队和个人,在坚持着自己写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帮助其他的简友,像我一样简友小白还是很多的一个群体。对于这些人,我都是仰望佩服的,我就在想,这爱心的接力棒不能在我这就缺了一个小口子了呀?于是,我也学着主动去给一些简友交流下从别人那学得的技能。
开始,心里也想着加入爱心的团队或者清零的阵容,可想了下,说到写文、普通一般,说到持贝、忽略不计,便就此打住了,自己几斤几两,还是很清楚的,再一个也因为时间不允许——没有太多时间去专心读评赞海量的文。还是埋头划桨,默默耕耘来得实在。
遇到很多鼓励支持的人
遇到很多一下子给我三、五个赞的,遇到很多雅评鼓励支持的,遇到很多简信打气助力的,内心除了满满的喜悦,却也常常尴尬窘迫。收赞量远远多于50,而我的能量每天只有50个,请原谅,我真的没法一一回赞。
其实,我有段时间很想试试,一天更三五篇文,是个什么挑战。心情好的时候,感觉网上找张美图,写篇百来字的长短句,还是很有信心的,感觉应该可以做到。
但是,一想,更两篇都还不清简友的鼓励了,还是算了吧,每天写一两篇,心里有些收获,便挺好了已经。再想,言多必失,文多必水(明显感觉自己更两篇比一篇水分要多些了),于是便也就搁置了,其实,也担心更文变多了,收赞寥寥无几,怕自己下不了台,就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先下了再说。
还是要感谢简友的一路鼓励和支持,不然,估计我早就迷失在那“一桨一桨无波澜”的独自沉寂之中了。
遇到很多优秀大度的人
很多简友,写得确实是好,诗词歌赋,故事散文,对联影评,每一方面都有很多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学了很多,譬如“菱形诗”,以前根本没见过,自己照葫芦画瓢,也曾画过一回。
与优秀的人为伍,才能让自己更优秀。给简友评论曾经“南辕北辙”评错过,曾经“张冠李戴”记错人,曾经“心猿意马”聊偏题,曾经“隔三差五”逛一回。可收到的却都是谅解,和依旧的鼓励支持,由此,更加深刻地认同了那句话:别人对你微笑,不是因为你做得多好,恰恰是体现了别人的优秀!
刚来简书,每天收到的阅读量比点赞量多了N倍,点赞量只有个位数。我如是告诫自己:
①我又不是作家,写得不好,没人点赞,很正常,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②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认真写好每一篇文字,一桨一桨地划,其他的交给时间,内心丰足,便已足够。
③别人不给我赞,是我写得还欠缺火候,当然也可能是我写的不是他所喜欢的类型,当然也可能是别人的能量也不够用,当然还有可能是别人比较忙,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多的时间看完每篇更文,不评不赞就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礼尚往来纵然好,能量不够怎么搞?
没有回您一个赞,默默耕耘最重要。
一路坚守任飘摇,平心静气莫骄傲。
看轻评赞阅读量,看重内容跟味道。
请原谅我没有一一写下您的名字,拿酒桌上的话说就是:啥也不说了,都在酒里,我先干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