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人记得你的习惯,让你觉得温暖
1/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我和他高中就认识了,后来又考到了同一所大学,只是由于专业不同,所以平时即使在同一个校园里也基本碰不到面,他说你知道我给你的微信备注是什么吗?我回,应该是“亲爱的高中同学”或者“程龙”吧,原谅我时不时的会恶意肉麻一下,“BI~回答错误!”很快,他就给我发来了一张我们的聊天截图,顶部的用户名称那栏写着“二排二座先生”,我愣了一下,旋即反应了过来,平时我去食堂吃饭,可能是由于习惯或者念旧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吧,总是喜欢坐在二排二坐的位置,我自己都因为太过于惯性而不太去注意这样一个细节,没想到他居然发现了,就在那一刻,我的心里没来由的一暖,原来,在泱泱人群之中,你熟悉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发现你,并留意你的一举一动。
2/
还是食堂里发生的一件事儿。可能是在家养成的一种习惯,我每天必须要吃一个鸡蛋,完整的那种。可是一般食堂打菜的地方是不提供那种完整的白煮蛋或者荷包蛋的,所以,我每天的打菜流程就是,在西边第一个窗口打完饭和菜以后,端着托盘穿过大半个食堂去到东边第一个售面的窗口,不买面,只买浇头——一个荷包蛋或者一颗卤蛋,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售面窗口的大叔听到我只要一颗卤蛋这样的需求时,有片刻的愣神,我非常能理解,毕竟会端着饭菜来特地打一颗蛋的人确实不怎么多吧,然后到了后来,只要我站到他的窗口面前,他就会非常娴熟的拿起筷子,夹起一颗卤蛋,准确无误的放到我的碗里,好像这是一种属于我们之间的无声的默契。
3/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爸妈。每一次我放假回家,他们都会弄得声势浩大,提前一天开始准备各种各样我爱吃的东西,尽管大多数我在学校都能吃到,然后,当我坐上火车以后,每隔两个小时他们就会打来一通电话,问我“到哪啦?要不要接啊?”弄得我真是“受宠若惊”。因为基本上我到家的时间都是晚饭的饭点,所以,那顿晚餐就成了他们俩近期吃的最丰盛的一顿饭,饭桌上,我们的对话基本上是这样的:
“儿子!来,吃虾,头都去掉了,要不要我帮你剥啊?”
“好好好,我自己剥,自己剥”
“吃鸡腿,吃鸡腿,在学校吃的不好,都瘦了!”
“我在学校胖了5斤,妈……”
“瞎说!你是我儿子,我还看不出来啊!”
虽然,我在学校也能打得到虾,但是知道我吃虾不吃头习惯的只有他们;虽然,我现在已经不怎么吃鸡腿了,那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但是,只要是他们烧的,我还是会吃得很开心。
还有我喜欢的橙子味果珍、蓝色床单、切好的水果、以及充满阳光味道的浴袍……这些让我觉得自在、舒服的一切,他们都会为事先我准备好。
4/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这么一句我曾经觉得无比矫情的话“一个懂你的人,胜过万千过客。一句懂你的话,更比无数安慰。”现在读来,好像没有之前那么反感了。因为,自己也体会到了被懂得的幸福啊。
懂得和记得虽然都要用心,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懂得的层次更深,记得的范围更广,但,这两种被注意的方式都会让我们有一种被重视感,会让我们觉得温暖。说到底,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住了一头独角兽,看似高傲的不可一世,其实不过是缺乏安全感,越长大却越变得小心翼翼,越变得敏感和脆弱,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哪怕只是对你笑了笑,为你鼓了鼓掌,你都会觉得,他一定是一个好人,一定是一个温暖的人。
而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更加倾向于去和温暖的人做朋友,因为和他们相处会很放松,会觉得很舒服,那,温暖如何体现呢?或许就是,ta记得你喝奶茶喜欢放椰果而不是珍珠;你喝咖啡要3倍的奶精和砂糖;从不在下雨天约你出门,因为知道你讨厌下雨天;每次有事都会提前一天通知你,因为知道你健忘;你可能会说,这些只会在家人、情侣之间发生吧?嗯……你也太小瞧习惯的力量了吧,记得习惯其实很简单,习惯你的习惯才是最难的,所以,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饭友,你们只是约过了几次饭,ta也会知道你喜欢在吃饭前先喝汤,喜欢把汉堡里的肉留到最后再一口吃,毕竟记得没有那么难,稍稍回忆一下,总能八九不离十。而如果,要让别人迁就或者说去适应你的习惯,把你的习惯变成ta们的一种习惯,这就是你的伴侣、你的亲人、你的挚友才能、才愿意、才会去做的了。
虽然“记得”很初级,虽然“记得”没有那么不可思议,但是,不用点心也是无法轻易办到的,所以,那些能够记得你习惯的人,大抵都是一些肯用心的人,而愿意用心的人,一定是一个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