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给心心的情书”

2019-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祥云2018

听完Lucy的分享,再重读这篇文章,感觉挖到了宝藏。书果然可以常读常新,越读越厚。在Lucy解读四个要点时,我也在复盘自己和孩子的日常,每天孩子都会拿着他搭的积木或者“成果”跑来向我展示,我能放下手中的活,微笑地看着他并认真地和他讨论“作品”吗?十次里至多一两次吧,更多的是回应“嗯,不错,妈妈在忙,你自己去玩吧”。妈妈的敷衍孩子也能感受到。其实微笑地看着孩子和她一起讨论作品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孩子在妈妈的肯定中获得了满足,又去开发新作品了,妈妈还是可以继续干活。或许被打断会心里不舒服,影响质量和效率,和孩子的被满足被尊重相比,孰轻孰重?妈妈要习惯片段地生活,只要接的上没什么大不了。

把对孩子的爱用文字表达,我几乎没有,最多和家人聊聊孩子的表现,时间长了就会忘记,所以这么有意义的事为什么不做呢,先给自己定个目标,一周三次,养成习惯后可以增加次数。

把文学作品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分享,记得小时候看绘本真的和孩子演过绘本内容,孩子喜欢的会乐此不疲加入,亲子互动的好方式。最近和女儿读了庄子里一段,互演了给混沌凿七窍,玩得不亦乐乎。所以还是要继续这样的学习。

在大自然中真切地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美好,这个真是戳中痛点了,现在孩子都是宅在家里,和大自然的接触甚少,这次加入了渡渡鸟上海站,如果能借这个机会多些户外亲子活动,能把文学作品的美好代入活动中就更好不过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