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作业天上来

2023-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Cora昭昭

临近下班时,幼儿园老师给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分析一下下面这个小案例---

琳琳很喜欢摸着妈妈的耳朵睡觉,半夜常常“哼哼唧唧”找妈妈,摸不到耳朵就一直摸,摸到一会儿就能睡着。琳琳妈妈之前做了两年全职妈妈,昨天跟同事说起琳琳的“小癖好”。同事就说:你家娃可能缺乏安全感,琳琳妈听了又担心又愧疚,担心自己是否因为突然上班孩子才会这样子。其实在琳琳妈妈上班前,琳琳也是这样,还会跟爸爸一起摸,像玩游戏似的。虽然琳琳妈妈和孩子的相处时间缩短了,但孩子还是习惯在睡前摸妈妈的耳朵,只是时间更长,让琳琳妈妈以为孩子因缺乏安全感而出现行为怪癖。

案例中琳琳妈妈的“担心又愧疚”可能是每一位身为母亲的人都很熟悉的感受。每个妈妈内心可能都有个小剧场,一旦感觉自家娃哪不妥后小剧场就开始上演一出“娃怎么会这样呢?肯定是因为我/他爸/他奶奶/保姆……才会这样子”,然后就被“担心又愧疚”的情绪搅得不得安宁。

接下来怎么办呢?任由小剧场的戏轮番上演吗?

我想我们可以试着转换视角---不急着把这些定性为“怪癖”“问题”,而是视为“现象”“信号”。

两者的区别在于---

一旦定性为问题,下一步就会是找出“始作俑者”,看“到底谁错了”“哪错了”,接着就想“扳正它”。这样做有风险---问题一旦界定错误、后面的每一步都是无用功。

而视为“现象”“信号”,可触发人的好奇心、想去了解“到底怎么回事”。此时没有谁被责备、被认定做错了,可平心静气的去沟通、去发现。

比如该案例中可尝试将“摸耳朵”作为对话的契机,去与事件的绝对主角“琳琳”对话,听听琳琳怎么说,不带预判的去听,有机会对琳琳了解更多。也拓宽亲子互动模式。

孩子作为“主角”的戏码里有可能孩子更知道解决方案。

分享一下个人的小例子。

两年前,三岁多的小儿子在楼下跟小朋友玩,玩着玩着突然跑过来大哭,说有人打他。我内心一番纠结,猜想应该就是孩子间的小摩擦,“打回去”肯定不合适,情绪正激动说“没关系”估计也不行。遂随口问了句“你希望妈妈做什么”,出乎我意料的是,小儿子沉默了两秒钟,然后说“妈妈抱抱我”,接着就跑开去玩了。

所以,有时候答案可能在孩子那,把他看成独立的个体,试着平等沟通,或许会有所发现。

还想说的是,全职妈妈重返职场后陪伴孩子的时间必然会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出现什么问题”。陪伴质量比陪伴时长更重要。

当然,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对职场妈妈确实是个考验。

需有的理念是:先照顾好自己的身心才可能更好的照顾所爱的人。

妈妈若绷得太紧、不安的情绪倒是很容易传染给孩子。

所以,妈妈们,放松身心、稳住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