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为什么要对付硅谷?

2019-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张浩

硅谷的未来会去向何方?答案在大西洋彼岸。

——《经济学人》,

欧盟不断出台针对硅谷科技巨头的法令,这既是因为欧洲人对垄断的看法跟美国人完全不同,也是因为欧盟有这个能力来逼迫科技巨头就范。

过去的两年里,整个西方的舆论风向,从原来赞颂硅谷科技巨头们带来的创新,开始转为批判它们操纵言论、贩卖用户隐私牟利。但有意思的是,对于科技巨头们带来的问题,焦虑最重、行动最快、处罚最狠的,不是美国的监管机构,而是大西洋彼岸的欧盟。

一:这一次,欧盟打算如何对付硅谷?

3月20号,谷歌被欧盟开了一张反垄断的“小”额罚单,罚款17亿美金,你说什么?17亿美金还是小额罚单?这个“小”是打引号的,因为相对于欧盟开出的前两张罚单,第一张是2017年的24亿欧元,第二张是2018年的43.4亿欧元,这第三张17亿美金的罚单,确实算是小的,而另一个原因是,哪怕连续罚了谷歌三次,相比于欧盟正在推进的,新数字版权法,罚钱算是相当客气的了。

要知道,一旦这部新的法令出台,很可能会影响到包括谷歌、亚马逊、Facebook在内的,一大票科技巨头的盈利模式,甚至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这部法令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反垄断层面,对付科技巨头们。

目前欧盟在推进修订的《数字化单一市场战略》,对于互联网巨头,带来的可能是“灾难级”的冲击,因为这部法令的目标是大力保护原创内容,它规定,网络资讯平台,在抓取内容的时候,需要向内容提供方付费。换句话说,以后谷歌、facebook,不能再白拿别人家的新闻或者内容了,得掏出真金白银来购买。

一旦这个法案修订成功,至少在欧洲范围内,互联网内容的免费时代就算是走到了尽头,而这部法案还可能不断被复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到那时候乘着免费浪潮浪潮崛起的硅谷科技巨头们,就必须要重新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商业模型了。

二:科技巨头们的命门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像谷歌、Facebook这样的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广告。

科技公司的平台通过用户在手机app和网站上的点击,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接着这些数据会在供应方平台上,绘制出用户的肖像,你是个怎样的人,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你的各种偏好是啥,相当于生成了一个虚拟世界里,你的个人形象,然后广告商会判断,向你卖广告,引起你购买行为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花多少钱向你做广告值得,随后广告商们通过竞价的形式竞标,出价最高的就能获得向你卖广告的权利。

但根据文章里的数据,除了苹果公司稍微好一点之外,像谷歌、Facebook这样,以广告作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巨头,走的都是这个路子,亚马逊也好不到哪儿去,只不过,亚马逊是直接卖货给你。而刚才说的,欧盟新数字版权法,相当于是对这种模式,釜底抽薪。

你可能会奇怪,欧盟这些手段,对硅谷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吗?根据《经济学人》的看法,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欧洲是硅谷非常重要的海外市场,占到了巨头们整体收入的1/4,而且因为欧盟自己没啥特别强悍的科技公司,根据文章提供的数据,全世界排名前20的科技公司里,欧洲只有一家;排名前200的科技公司里,欧洲才8家,这反倒给了欧盟很大的施展空间,既然伤不到自己的企业,那我没道理要手下留情啊。

更何况,欧盟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很大,它出台的法律法规,会被很多国家和地区当做模板来效仿,所以看起来,欧盟的法律覆盖的是5亿欧洲人,但产生的涟漪效应,会波及到全世界,所以《经济学人》才会说,欧盟的决定,会影响硅谷的未来。

三:欧盟为什么不放过硅谷?

根据文章里的说法,欧盟之所以对硅谷的科技公司穷追猛打,因为欧洲人看待竞争、处理大公司垄断的方式,从根本上是跟美国人不同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对待大公司垄断的方式,主要秉承着芝加哥学派的思想,那就是限制政府的监管,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出手干预,因为芝加哥学派的思想认为,市场会通过竞争来削弱、并最终淘汰那些曾经垄断的大公司,比如在Facebook出现之前,统治美国网络社交领域的公司,是MySpace,但是,这家公司最终还是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了。

但欧洲不一样,由于历史原因,欧洲出现过大独裁者,所以无论是对个人隐私的看重,还是对垄断企业的警惕,欧洲都要远胜于美国。这就是为什么欧洲不断出台各种法令、开出天价罚单、追索逃税行为,玩命地对付硅谷的垄断行为。欧盟所在地布鲁塞尔,在西方世界甚至有了“反垄断之都”的称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