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5号营《温暖的毯子—说好听的话》

2018-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静心第一

  各位家长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情绪E乐园人际交往的《温暖的毯子——说好听的话》。

    这次课程属于我们人际交往的第二部分:维持友谊的能力。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开始交起朋友来很容易,但是在玩耍过程中往往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闹别扭、不欢而散等。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在家中都是最宝贝的,所有的重心都偏向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的优势往往就不那么明显了。每个孩子都想按自己的来,往往意见不统一,最后不欢而散。其实在同龄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缺失的是“支持他人”的技巧。

《拥抱》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人际交往的白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以及古语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大人,学会支持别人,是赢得别人的必经之路。

《握手》

  那除了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分享”有助于维持友谊,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维持友谊呢?大家可以在回忆下课后沟通和大家讲的,相当于一个复习。。。。。

《拥抱》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学会使用“赞美”、“鼓励”、“同意”、“礼貌”、“握手和拥抱”等这些“支持他人”的方法,帮助她更好的维持人际关系。本节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让孩子掌握以上几个方面;

1、热身故事——温暖的毯子  目的:引出温暖的毯子,激发好奇心;

《赞美》

2、温暖的毯子大揭秘  目的:让孩子知道温暖的毯子是赞美、礼貌、鼓励、同意、握手和拥抱;

  第一条温暖的毯子——赞美;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不舍得赞美孩子的家长,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一个长期得不到别人认可的孩子,他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认可自己?所以在生活中给予孩子适当的赞美与表扬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由于时间原因有些未详细讲解,只能大家仔细看下简书。首先想让大家回顾下在生活中有经常去赞美、表扬自己的孩子或者其他人吗?随着家长慢慢的了解熟悉赏识教育,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表现的好的时候都会知道要表扬孩子。可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在赞美孩子时,会用一些:“你很棒”、“你很聪明”、“你很厉害”;这样的方式,对吗?为什么我们不提倡这样的方式嘞?因为用这样模糊的表扬,无法增加孩子对自己深刻的理解,所以对于孩子扎实的自信提升没有作用。同时表扬聪明对于孩子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过去的研究显示在生活中经常被表扬聪明、厉害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复杂的任务时为了维护自我的聪明、厉害形象而普遍都不愿意去进行尝试与努力。同时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可是在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而这种思维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呢?思维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长型思维,一类是固定型思维。一个人能否成功与他的思维方式有关。

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二者区别在于:前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而后者则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不会变化的。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容易放弃,也更能从过程中享受乐趣。

所以,如果家长只夸孩子聪明,就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能力只和那些定量的天赋有关,不利于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培养。而比较好的方式就是之前和大家讲的标志性表扬,比如孩子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我们会表扬她很爱思考而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孩子表现:

蕙萌:赞美妈妈今天穿的裙子很漂亮,赞美爸爸、海豚哥哥好帅,以及赞美自己的同学穿的衣服很漂亮;

艺霖:赞美妈妈今天穿的。。裙子很漂亮,赞美爸爸、海豚哥哥好帅;

后来每个人实践赞美我们晚来一点的梓夷、哈哈,每个孩子都互相去赞美其它三个小朋友,每个孩子被赞美后都感觉很开心。赞美这颗小种子应该种在她们 的心田,静待花开。

第二条温暖的毯子是——礼貌用语;人无礼则不立,礼貌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能够用礼貌去面对别人,别人一定会更加的喜欢与她交往,她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更好。对吧?

孩子表现:每个孩子都说了很多比如:早上好、你好、谢谢、再见、没关系、不用谢、阿姨好等等;那特别表扬我们的蕙萌很会学以致用,立马自己出主意我们来做个示范情景模拟:如果使用礼貌用语。同时这个环节立马想到了之前学习的基本礼仪这节课,做礼貌公主,非常好。艺霖也分享到一些情景比如碰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哈哈分享到曾经别人撞倒她的一个妹妹,那个人没有说对不起,有伤心情绪,以后自己如果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相比于人际交往第一节课礼貌用语,不管是生活中使用孩子对于礼貌用语的掌握有很大的进步,这颗种子应该也算是种下了。

第三条温暖的毯子是——鼓励;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对吧?在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能够给予我们一些支持与鼓励,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在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的确是讽刺、挖苦、嘲笑等等,比如:孩子在学习写字、弹钢琴、画画、跳舞,有的家长在孩子努力一段时间没有取得进步,可能会说出:“人家弹琴要钱,你弹琴要命”这样讽刺的语言。就你这身材还跳舞、你这画的什么画呀,你也在学习。。。。。。这个时候,很多孩子会因为一句我们觉得很平常的话孩子就再也不去学习了,这样的栗子在生活中大家仔细观察会经常看到或听到,所以希望家长们引以为戒自己平时多加注意自己的措词。那不管是对于大人还是孩子来说: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别人能够给予你鼓励而不是否定自然你会更加乐意的去再次努力并且很感激对方愿意和对方成为更好的朋友,比如在我们专注力1号课程的一个环节,有个孩子因为一个环节做得慢一些,他突然不继续做了想放弃并且说了这样一句话,全世界的人都觉得我是一个拖拉的孩子,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慢吞吞的人,这个时候旁边的涵涵就说,心陀 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拖拉的孩子啊,慢慢的这个孩子情绪上就变得积极些并且和涵涵玩的很好,试想下如果这个时候周围的人(比如涵涵)不是给予鼓励而是讽刺心陀,可想而知他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情绪,他会对她产生什么样的想法,会更加愿意去和她交往吗?不会,对不对。

孩子表现:

首先通过情景示范:海豚哥哥现在在做一个事情感觉很困难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每个孩子自己过来鼓励我:没关系的,慢慢来,你会做好的等等,以及每孩子情景练习: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遇到困难时,其他三个孩子过来示范鼓励,都做的非常好,同时我们的蕙萌自己创造了一些情景比如:妈妈在做一件事情(具体什么事情不太记得了),萌萌鼓励妈妈说没关系的,慢慢来你可以写好的。梓夷分享到:爸爸工作上遇到一些困难,鼓励爸爸:爸爸慢慢来,你可以的做好的,以及鼓励妈妈(听了很暖心),这颗种子应该种下了,不过家长需加强。

第四条温暖的毯子是——同意;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我们活动室玩游戏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个小朋友提出玩这个游戏,另外一个小朋友想玩其他的游戏,这个时候很多孩子都不会同意彼此的想法,都想按自己的游戏来玩,最后的结局是各玩各的,这在我们的淘气堡/活动室是经常能够看到的场面,所以我们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同意别人,并不会失去什么,可以先同意别人的观点然后在邀请别人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别人也会更加的乐于接受,达到彼此和谐。

通过情景示范:今天中午海豚哥哥不知道吃什么?每个孩子出主意,说了很多很多。。。。。。足足有2-3分钟,但是都被我找理由拒绝了,问她们的感觉时有点生气、伤心。。。。后来梓夷分享到海豚哥哥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去买来,挺贴心的一位好孩子。再通过一轮对比同意她们的意见中值得同意的,心理自然会感受好很多。后来哈哈分享到以后妈妈、奶奶也想看电视我可以同意妈妈、奶奶先看,自己再看。同意对方自己认同的还比较容易,当不同时同意对方值得同意的部分感觉有点难,可以在加强。这颗种子后期在慢慢一起渗透。

第五条温暖的毯子是——握手和拥抱。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说道;人与人沟通中情感的传递由我们的语言和非语言组成,想再次复习下,大家还记得那个比例吗? 人与人沟通中情感传递的55%是由你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组成,38%是由我们的语音语调语速组成,7%才是我们的文字。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给予彼此拥抱对于双方的情感是有很好的维持的,特别是父母如果经常给予孩子拥抱,对于你们的亲子关系、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如果使用一些不合适的动作的话,只会让对方觉得很不舒服而不愿意去与你交往,自然会破坏彼此的人际关系。

情绪5号营《温暖的毯子—说好听的话》

孩子表现:每个孩子去体验和对方拥抱、握手,感觉非常开心。这颗种子应该比较好的种下,家长在家练习就行。

3、冷漠的小刺  目的;让孩子们感受被冷漠的小刺对待时的感受,都非常的不喜欢,并且尝试去学会表达出自己的生气情绪。

今天每个孩子都表现的很好,参与度特别活跃积极,值得表扬。关于哈哈、艺霖有两点感觉进步比较大的方面单独或再次提出来说下:

1.哈哈 今天在回答问题时,每次都能够举手回答问题,规则意识越来越强。同时没有关注到想回答时能够等待一会。

2.艺霖 今天在几个环节中能够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举手在我没看到师说:我是第一个举手的。

3.蕙萌 能够感觉性格越来越开朗,同时自己提出情景示范非常善于去思考。

课后策略:

家长可做的:

1.这些亲社会行为孩子一开始是没有太多意识使用的,只有家长在自己孩子身上用过后孩子才会更有印象,所以家长长期的示范很重要,并且要有意识的提醒孩子去用。

2.坚持练习家庭温暖的毯子——计划表,

3.当孩子用一些冷漠的小刺的时候,可以表达出来我不喜欢你用不礼貌的语言、行为的小刺,我感觉很不舒服。

最后再次强调一点: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及时分享,这样在有些课程中(比如人际交往问题在人际课程就比较好设计专门环节引导)比较好去设计环节专门尝试改变这些方面,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