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读后感,并不是读后有感呀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书不白读

1、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 重点都在感上面

2、分析“感”这个字

感受:浅层的、感性的,是读了之后就有的,是围绕故事内容产生的

感悟:深层的、理性的,是思考之后得来从,是与其他建立联系/发挥想象力得到的

例子:

你读到一本书,主人公牺牲了,这时你会感到难受、伤心、流泪、同情,这就是感受

之后,你进一步思考:他为什么牺牲,他奉献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帮助了谁,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相对之前更深层、更理性的思考,这就是感悟

3、如何从感受上升到感悟?

(1)感受 -- 联系/联想/想象 -- 感悟

(2)找共同点

如:看到书本里主人公有英雄气概,那我们会联想到武警战士、解放军、救死扶伤的医生等等,做类比,即找相同、相近、相似

(3)通过反问,提出假设

如果看了书里主人公有英雄气概,反过来写,如果主人公气馁/放弃/不坚持,甚至是反叛社会是什么样的呢?即反向比,找到违背书中原意的反面

4、写什么?(两部分=读的内容+感的内容)

5、怎么写?如何安排两部分的内容?

(1)--引出主要内容

(2)--议论主要内容

(3)--联系现实生活

(4)--下一个结论

6、方法--四步提问法

一问: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问:书里写了谁的故事,这个人怎么样

三问:讲一两个你觉得有趣、印象深刻的故事或情节,告诉大家为什么选这部分?

四问:读完了这个故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得出什么结论,懂得什么道理,或是获得什么启发吗?(注:加粗的地方都可以写自己的感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