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共读琐记】《游戏力》第十章 轻推一把
侯蕾语写,2021-01-25 09:47:55
今天早上的共读好开心啊,我们读的内容开始进入到了引导孩子这一部分呢,是以往家长最想做,也最有意愿觉得最应该,但是操作的时候会出现问题的地方,这个家长大多数时候是指的我自己。
所以我一再的提醒大家更是提醒自己每一次在主导孩子之前,都要先保证我们是有足够的时间在跟随孩子的,也就是说保证我们之前的链接是非常紧密的,这个时候再去主导才可能有效果,就像我经常说的那句话,孩子们为什么会听我们的?不是因为我们说的足够对,而是因为他们爱我,他愿意让我感受到被尊重。
只有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一点才能够看到亲子关系之中有价值的部分,究竟是哪些要不然的话我们会一直以为因为我说的对,所以你就应该听我的,这世界上说的对的人太多了,毛泽东主席习近平大大他们说的都很对,但是你真的都会静下心来一一的去听去照做吗?未必见得吧,就说一句,谦虚使人进步有多少人真的能真正做到呢,当然啦,这前提条件是我其实并不是特别认同谦虚使人进步,这个表达我会觉得毛主席的表述把人给带到沟里去了。
真的当我们在表达的过程当中,总是太过注重语言文字传递的信息,我们觉得我都说清楚了,你为什么能接收不到,但是当我们知道那个表达的金字塔73855的数字链接之后,你就会发现,真正起到作用的并不是我们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而恰恰是语音语调,肢体语言这些形式。
我们做一个牵强的划分,一定要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的话,平时你会更在意哪一部分呢?大多数的人包括我自己在那个都会更侧重于内容,我觉得我说的是什么很重要,但是是怎么表达的,反而一不留神就会被忽视,但其实是怎么表达的这个形式至少至少是与表达的内容同等重要,甚至是会更加重要的。
在现场我们举了正向和反向的几个例子,曹操举了一个正向的,当他用温和的语言去跟孩子讲话的时候,他通常会更愿意接受,这是为什么我们说的话它能够听进去的原因,而我举到的呢是一个反向的例子,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耐着性子,忍着怒火去给孩子讲题,但是发现他好像什么都没听进去,我们很生气很苦恼,不知道他的脑子到底长到哪里去了,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表现了太多的责备不满,甚至是愤怒孩子被这些情绪所裹挟,他根本就注意不到我们的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一点点信息的内容。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说,每次当我们在轻推孩子之前,首先要100%的保证我们之间的链接是足够的,而且所有对孩子的引导都必须以跟他的链接为基础,我们现在所说的所有的游戏力沅泽都是要首先完成,才能保证我的轻推足够有效的。
为什么要轻推,是因为孩子确实需要帮助,他有些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作为家长有义务告知于他,可是并不是所有人说这些话都会有效的,通常孩子喜欢的人会更愿意去接受它传递的信息,就是因为情感在这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因素。
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总会轻易的因为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喜欢某一门功课,并且把这门功课做得很好,当然也有反例,但我不喜欢某一个老师的时候,我就会对他带着一门课产生强烈的抵触,等成年以后才发现这其实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因为所有荒废的都是自己的学业,老师只不过是一个载体而已,但是也从某一个侧面说明了载体,这个东西太重要了。
说到这里我就会觉得,其实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一个老师荒废了我们某一节课,当然这个责任是在自己的哈,没有办法去怨别人固然很可惜,可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啥医生我无法换的,没办法摆脱的,而不像一个老师大不了这三年,这三年这6年教完我我就不再跟他打交道了,虽然可能会带偏我对某一个科目最初阶段的兴趣,甚至让我陷入一个比较被动的局面,但是毕竟还是有更改的机会的,可是父母这可是终极一生无法逃开的呀。
所以你就会发现,为什么在知乎上会有一个贴吧叫做父母皆祸害,人们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原生家庭,这种做法我是不认同的,但是你不得不说,它带来的影响比我们有的时候想象到的还要深远,但是它不应该为我们背锅,我们都已经这么大了,就像上次扶人曾经提到过的,25岁以后你不能再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
而且我们要注意到,我们现在就已经成为我的孩子的原生家庭了,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如果只是抱怨父母,那么我的孩子看见的就是这样一个原生家庭,我希望他能够拥有更好的环境,在养育他的过程中我看见了更多和父母之间的问题,这是一个正向的表达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反思而一味的去指责,就算是父母终于可以承认当年对我们做了很多错事又怎样呢,过去的日子已经回不来,如果只能在抱怨里,就像纠结原因论一样,永远没有改善的机会,就算是父母因此而道歉,过去的时光还能重新来过吗?我们能够重新投胎吗?不行啊,现在的日子还要继续走下去。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伤痕在生活,但是每个人对待自己的伤痕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躺在伤痕上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她,以至于。从此就像自己得力,不让人一样觉得以后我所有的理由别人都必须接受,因为这是你带来的。
还有些人呢,他们看见了这个伤痛,主动想要去治愈他,这就是一种正向的态度,在治愈的过程中我们去探究,我们去跟父母和解和自己的内在小孩和解,我们让他慢慢长大重新站起来,曾经经历的一切都可以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段过往,你可以把伤痕纹成一朵梅花,这不是为了放过任何人,而是为了允许自己,在现在的基础上重新开始。
今天其实在整个互动的过程当中,我都在做一个动作,就是轻推,刚好我们讲到的也是轻推一把,这个轻推有一个很明显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已经一起读书这么长时间了,而且这个环境是情绪安全的,彼此都足够有信任,说出一些可能比较严重的话,来也会很快的释然和被接受,这是链接的前提条件,在这种前提下我对大家提一些要求,大家不仅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了突兀而责怪,我反而会觉得有帮助。
所以今天我们做了很多阅读理解,我会提问大家在课呃文章当中你看到的一些小细节是什么?以前我不太注重这一块,我总觉得读书嘛,尤其是这种类的书籍能够拆为己用才是最棒的,不管你得出的是什么结论,只要对自己有帮助就可以,但是现在这种想法在慢慢改变,因为除了拆违己用以外,正确的理解别人的意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
而且这两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当我们自己看的时候没有过细的去抠一些小细节就会觉得,唉,我已经得到了启发,这当然很好,但是在这个启发已经拿到手的前提条件下,我再去细细的注意一些细节上,可能刚才没有留意到的东西,就可以让我对这个文章的内容再一次加深,原来我也许理解的是be,但是现在我发现哦原来他说的是a,那么是不是有be的那个结论就已经被推翻了呢?不是的,大多数时候只要我们得出让自己感觉好的结论,通常他都是有帮助的,即使他是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下得出来的,也依然会有帮助。
可是这里我们理解上的偏差,却不应该被主动消弥或者认为无关紧要,因为a就是ab就是B他们之间是有鲜明区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不那么精准的前提条件,得出了一个有效的有用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和前提条件之间它不是必然联系啊,那也就意味着原来那个a的前提条件,他想要得出的必然联系,跟我们现在得到的并不完全一致。
如果说前面是歪打正着,那我们现在就要正打在得到一个正着,这两个结果都是好的,我都可以同时拥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由此以来阅读理解,尤其是在自己的理解呈现了基础的之后,再由周围的人给一点提示分享自己的看法,得到大家公认的表达的意图,那我们学习的就不仅仅是在这个过程中误打误撞摸索的所得,还有一些主观能力的培养。
的主观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自己读书的时候避免偏差,因为不是每一次歪打都可以正着的,一开始可能是运气好,但如果下次我理解偏差了,那就可能带来不太好的结果,这显然不是我们读书的初衷和目的呀。
当然我也不能100%的保证自己的阅读理解就是对的,不过因为大家不同的人成长背景条件是不一样的嘛,比如像我们像我和冯华,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文学学这么多年的新闻,那么对于阅读理解可能会稍微有那么一丢丢比较占优势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到其他的小伙伴。
当然了我们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跟大家的讨论就是一次展现问题的机会,我自己是一点都不介意呈现,我做的不对不好的地方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就是有的时候会不对会有些偏差嘛,那如果让它展现出来,我就有机会认识到,噢,原来我在这个地方走入了另外一条路,那么下一次我在辨识道路的时候就会更有经验了。
除了阅读理解,我还提了行动计划的要求,就是拆书帮的术语,a2为什么要a2?我今天还特意区分了具体可操作的和那种笼统的用拥抱的例子来说,一会儿孩子起床以后我就马上给他一个拥抱,这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马上就能执行了,并且执行完以后我就知道我执行好了,但是如果我说的a2计划是,以后我要多多拥抱我的孩子,那我就不知道什么是以后在多长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就行,什么又是多什么又是少,因为每一个人多和少的都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很难用统一方式去规划,有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我完成了那还好,但是如果我都搞不清楚究竟有没有完成,那这个AR可能就不了了之了,那么我们学到的东西也就有效性大大降低了。
关于拥抱这一部分呢,也是再一次提醒大家,不仅仅是我猜到,可能假期的这个实践上作息的调整会带来我们的一些变化,比如说孩子不放学了,放学前这个拥抱就自然而然消失了,就是每天都会起床的这样一个动作,也有可能某一天就忽然忘记了,这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它不是说谁错了,而是我们就是会有遗忘这样的现象存在,不用为他感到内疚,我们要重启的成本最低最小,让我们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所以拥抱啊,亲吻啊,跟孩子表达爱呀,这样的链接方式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可以每天都强调一遍,每周都强调一遍,嗯当然啦,天天强调的话可能也会变得平淡无味,所以我会隔三差5的跳出来戳大家一下。
还会跟大家要苹果,有些小伙伴不太明白苹果究竟是怎么写的,但其实很简单,就是简单的理解就是夸他嘛,只不过我们会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你必须要把他某个好的行为给说出来,呃,可得给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个行为很好,有的时候他是可以不需要说的。
比如说我昨天写的那个苹果,我们在做投影走马灯的时候,一开始这个灯的影子投不下去,我知道是那个灯的问题,但是没有去细研究怎么样可以把它弄好,但小熊他不放过这个细节,他先是拿了一个手电筒放在上面代替灯,发现可以很清晰的照出来,由此得出是灯的亮度不够,为了保证这个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比如说白光和黄黄光之间的差别,它还选用了家里面的其他的类似小灯放在那里,最后得出蜡烛造型的塑料太厚,把光挡住了,所以没办法投射出去。
这样一个对比实验效果非常明显,这就是通过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方法去探索解决它,但是最后的解决是我来操作的,我用剪刀把那个蜡烛的尖口给它剪掉了,这样一来灯泡就可以直接把光散过去,不会透过那个较厚的塑料阻挡。
要说出这样一个事情来的时候,我对孩子的赞赏就已经一览无余了,如果就是我愿意去总结一下说,噢,这就是一个善于思考,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操作去对比,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它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件事情上未必见得一定要说我的感受或者是满足了我的哪些需要孩子是能感觉到的,当然这前提条件也是我们之间的链接,足够强烈。
其实在今天周磊提到那个案例,孩子在妈妈跟太姥姥说话的时候,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而有情感上的受挫体验,并且向妈妈提出了公平,是不是一个规则?只有孩子可需要遵守,其他人都不需要遵守这样一个非常戳人心的标准问题,之后,在这么愤怒的情况下,他还可以控制自己的力度,担心伤害到妈妈,这是一种多么本能的孩子对妈妈的爱呀,我们怎么可能不感受到。
其实当周磊在表达这个过程当中我就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首先第一孩子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他即使再升吗,妈起的时候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想尽量避免妈妈受到直接的身体伤害,他想用这个东西的这个方法来表现他的愤怒,但是即使在表达愤怒的时候也会保护妈妈,这是一个孩子通过质朴的情感。
而周蕾在表达的时候,他可能也没有有意识的去注意到自己,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孩子刹着力道的那股劲儿,因为不是他表达的话,我怎么能知道呢?我们每个人关注的点不一样,在他当时可能更多的想讲的是自己感受到孩子的愤怒情绪,但事实上有些东西已经存在是被我们自己的嘴巴讲出来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把它放在最重点的部位,如果别人看到了帮助我们提示一下,把这个重点至少是次重点拎出来,我就会发现原先那件事情是我表达的,他在我面前展示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姿态。
古人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说各花入各眼,可是所有的客观场景分明是一样的呀,每一个细节我们都一览无余的收纳在自己的眼睛当中,只不过每个人的侧重点真的会有所不同,有一些东西看过去各有侧重,没什么太大问题,但是对于这些我们想要跟孩子去复盘的事情来说,多认真一点都能够感受到一个新的角度,对自己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启发。
所以这样一个大家共读的过程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因为有了这种共读,我们可以有更多双眼睛来帮助自己去看待同一件事情,那些眼睛他们看到的,他们心理感受到的为利剑的,跟当时我完全契合,但是至少他会提供一种不一样的观点。
在学新闻的时候经常会谈到一句话说,我不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那我试试他为你说话的权利,就是这样一种表达那种权利为什么可贵,是因为人人都有都应该有。
同时表达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也是内容和形式他们之间的关联,就好像一个杯子,它里面装的是水还是橘子汁,还是米汤,这是内容的问题,但这个杯子是瓷的,玻璃的,圆的方的扁的还是长的,这就是形式的问题,这两者他们是完全两个渠道上的方式,不应该用来做量的对比。
同时他们也就像是跟随孩子产生链接与主导,孩子轻推一把之间的关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渠道流淌是不同的内容,表达的是不同的意图,可是都很重要,他们之间有先后的区别,比如说你要先有一个杯子才能往里面放容液,如果只有溶液而没有容器的话,那么你什么都装不到。
所以如果一定要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我会把我们跟孩子之间的链接笔录成这个容器,至少你要先做出这样的姿态,至于做的地道不地道孩子接不接受,自己能不能感觉到,我有时候是把它当做工具来使用的,还是全心全意从心里出发的,这些都可以再说,至少在这一刻你已经开始去打造属于自己和孩子之间的那份链接了,这个行为表征非常有价值。
当然啦,有更多的时候拥有容器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就像我们每个人去接水的时候总不会贸然空着手就去了,即使你是空着手,可能也要用手组成一个容器,小瓦的形状我们都知道这样才可能留住一盆水,可是变成我们和孩子之间的链接,经常会觉得讲道理更重要而忘记了首先跟他进行情感的链接。
我们的溶液可能很多,很清甜很美好,但是忘了带这个容器,孩子什么都接受不到,这些溶液不就是我们要给他传递的那些人生经验,生命哲理价值观念,对错判断所有的这些都非常非常的宝贵,但是别忘了他们需要一个共同的前提。
想到这里忽然发现自己特别特别幸运,可以很早就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育儿理念,他们未必见得是要我亦步亦趋的照着去做,但是都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启发了我在某个方向恰到好处的需要。
我也特别特别感谢我的小伙伴们,他们是这么的open,愿意把自己身边遇到的那些例子,不管是正向的,我做的好的,我把经验无偿的传授给你,或者是我做的不好的一点都不是羞于启齿,自己的那些糗事儿真诚的分享,相信我非常安全,可以不会受到任何的攻击。
这样的场域如此宝贵,让我们既能够交流游戏的这本书当中提到的那些重要的非常有价值的理念和思想,又能够足够包容承纳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具体琐事,让他可以和这些理念产生积极的,并且非常有针对性的对应。
刚才因为共读完以后我就去给老公做早餐,和孩子互动,安排一系列家务琐事,所以没有来得及第一时间在群里面跟大家继续互动,但后来看见那么多的回应,以后一时之间竟有一些不知道从哪里说起的这种纠结和困难。
不过有一点,我是100%确认自己不会错时的,那就是大家都要对于这样一个场域的认可和在这里面体会到那种美好感受,这一点也就是足足值得我非常自豪和欣慰的作为一个打造场域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到自豪呢?
侯蕾语写,2021-01-25 1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