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姿态
最近有一篇10万+的文章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在武志红的公众号上,叫,斯坦福心理学家:请远离那些正能量爆棚的人。
说实在话,我很不喜欢一篇文章起个危言耸的标题来吸引流量,尽管自己写作之后,知道一个吸人眼球的标题是文章被阅读和打开的基础,不伤大雅的标题娱乐一下也没问题,可是这样的标题着实会对读者产生消极的影响:连那么权威的斯坦福心理学家都让我们远离正能量的人,挺爽的,我颓废,我抱怨,我行我素过着负能量的生活才是被认可的人生嘛。
其实这篇文章写的很不错,细看内容,文章的关注点不是负能量,而是我们如何和负能量相处。因为我们都知道,现代生活,很多人压力很大,焦虑情绪常伴左右,我们不可能做到任何时刻都激情满满,斗志昂扬,就是大家常说的正能量。那么怎么释放和处理好这个情绪就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说先承认压力的存在,欢迎压力,再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直面痛苦,才能拥抱幸福,这个观点我很赞同。
这篇文章看完之后,突然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书《高能量姿态》。书里面提到,力量源于肢体语言,拥有强势心理特质的人,会将他的强势投射到肢体语言上。与拥有弱势心理者相比,他们在走路时手臂摆动更频繁、步伐更大,在空间上呈扩展状态;而弱势心理者的走路姿势则更拘谨,包含了更多的低头动作,胳膊摆动频率低,步伐也小。
弱势心理者喜欢把身体蜷缩起来,试图占用更小的空间。比如当我们感到不舒服、不安全时,就会产生用手环住脖子的动作。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脆弱之处,以防被肉食动物咬断颈动脉。类似的行为也发生在动物身上,比如驯服的狗会夹住尾巴。总之,处于弱势心理时,我们会通过各种收敛性的姿势,让自己看起来渺小。
那么,反过来呢?
好像所有赢得比赛的运动员们都做过这样一个动作:双臂高高举起,挺胸抬头,敞开怀抱。而输了比赛的运动员则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双肩下垂、含胸缩背的动作。
这种姿态的选择并非是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来的认知。因为即便是残奥会中双目失明的运动员,他们在赢得比赛后也使用了同样的肢体语言,然而他们从未见过其他人如何表达骄傲或是胜利。
为什么想到这些呢?当我们开心,骄傲,情绪高涨,处于积极状态中的时候,我们的肢体展现出来的是伸展开来的,自然放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么?答案是可以的。
实验证明,面部肌肉的改变会对情绪产生影响,身体的行为可以引导我们的感觉,让我们变得强势、自信、镇定。也就是说,高能量姿势可以带来积极影响。
那么反过来可以吗?
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肢体语言来愉悦我们的心情呢?答案竟然是可以的。
1974年,心理学家詹姆斯·莱尔德做了一个实验以检测是否身体的行为表现能产生情感体验,即是否皱眉让我们生气,而微笑让我们高兴。
如果你想成功,你可以每天早晨面对镜子说:“每一天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在越变越好!”这句话每天要重复说15次以上,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神奇的效果。你渴望成功的潜意识增强了,身上自信的磁场增强了。
我们可以先假装成功,直到真正获得成功。
这其实就是一个心理暗示的力量。我觉得我可以,我就是可以,我表现出自信的样子,开心的感觉,精神满满的状态,然后,我真的就成了这个样子。
你的微笑,首先是给自己的。当你绽开笑脸时,实际上已经在给自己一个暗示:我很快乐。微笑将驱走你的焦虑和烦闷,带来轻松、愉快和自信。每天多给自己几个笑脸,这是大家可以尝试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