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记事(228)
6月14日,吴江晴
铮铮今天去临沂爷爷奶奶家。说好了9点半从吴江出发,时间还早。我们先去酒店,顺便把行李带过去。
孩子的行李并不少,夏衣单薄,但奶瓶水杯浴袍都是专人专用,还有鞋子……我把两只同里状元蹄拆掉四角方方的外包装塞进箱子里。两盒水蜜桃只能拎着。还有路上吃的零食……
亲家夫妇正笃悠悠地在餐厅里喝咖啡。
铮铮进去,陪爷爷吃了点水果。
9点半,倪先生送亲家夫妇和铮铮去苏州高铁北站。我回家干活,家里杂乱,到处是玩具,得好好收拾。天气晴好,把两个房间的床单被套全洗了。
昨天接到采写任务,对象是黎里镇某人大代表。一周内交稿,时间紧张,联系当事人后,决定下午去采访。
吃过午饭,夫妻俩返乡。到家,倪先生拎行李(打算住两天)下车,我直接导航去芦墟某单位采访,马不停蹄。
被采访人非常健谈,两个多小时,从家庭出身到如何创业,甚至引以为傲的女儿女婿,还有必讲的人大代表提案过程……一直都是他在说,信息量大,加上电脑里储备的资料,明天可以开写了。
采访结束,回家后,才开始查看院子里的植物。
紫黑樱桃番茄,一串串挂在枝头上,很喜人。采下两颗成熟的果子,尝尝,酸酸甜甜。
无花果长得多,每根枝条上都有。
柿子比去年少多了。
橘子也比去年少。
孩子们在家,夫妻俩忙着照看他们,疏忽了对锦鲤的关怀。倪先生前天回家,发现池塘里的锦鲤全部归西,已经腐烂发臭,他抽干池水,进行消毒,又重新买了锦鲤,养在池里。
新买的锦鲤,见到陌生人害羞地躲进石缝,让我看了个寂寞。
吃过晚饭,夫妻俩浇水除草,扔垃圾,然后沿育才路往东行走。我们去看建设中的苏州高铁南站以及动迁中的潘水港自然村。
粮库米厂附近遇到建英,听她们说敬老院和殡葬服务中心即将搬迁,建五院分院。
育才东路去汾杨路的潘水港段已经封路,绕道而行。
又遇几个熟人,一起去看建设工地。
潘水港自然村动迁了,部分楼房已经拆掉,大多数村民岿然不动。当然,这个自然村最终还是会消失。
从潘水港走到东胜村。东胜村由原来的东方村和大胜村合并,大胜是柳亚子先生的出生地,古时称胜溪,去年冬天寻访发现,著名的胜溪仅剩一条狭小的河道,类似于沟渠。
镜头切换到临沂。一到爷爷奶奶家,铮铮迫不及待地玩起了数字变型。
很奇怪,孩子们不在,我的胃疼症状竟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