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困生越来越多?
开学已将近一个月,课堂教学也是在慢慢地磨合中,时而沉闷、时而和谐,顺畅的一节课是一种享受,学生学的开心,自己也上的激情四射,还可能会收获一些小惊喜。沉闷的课堂,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难道只是因为学生思维迟钝吗?也许正是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反思,从问题中去寻找原因,在分析中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然而,这些总是说起来容易,面对现实中的情景,却又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深感焦虑,却又无力去改变,只能无奈地焦虑着。
今天晚上,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据家长的反映,他们为了孩子上学从农村来到学校旁边租房,可见,家长的初衷也是好的,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更好地管理孩子的学习。可即使是这样,他的孩子还是每天都难以完成作业,每天都要被各科老师点名批评多次。他们也感觉很苦恼很困惑,费了这么多的心血和精力,为什么孩子的学习还是难以搞好?
前两天和低年级的老师交流,现在有些孩子在二年级数学只考了20多分,不知道这样的孩子该怎样应对今后的学习?更不知道,这些孩子的家长是否会关注孩子的学习。我们不排除有个别孩子在学习上确实会有困难,但对于刚刚上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能够真正陪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这些困难,也许他的考试成绩不至于只有20多分。
应该说,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他们跟不上班级学生的学习节奏,难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时什么也听不懂却还要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我相信,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现象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从教20年了,遇到的学困生也不少,每年接一个新班级,都会有几个这样的学生,对他们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气急败坏,恨铁不成钢,慢慢地变成了接纳他们的差异和不同,明明他学不会,为什么还要强人所难呢?
可慢慢地,我发现,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好像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说之前的学困生,只是因为学习吃力,或者说智力问题学不会的话,那么这几年所见到的这些学困生,仿佛也并不是因为自己学起来吃力,而是他根本不愿意学,不会学而已。这样的学生,课堂上不会听讲,也不愿听讲,不愿动脑思考,作业更是不能按时、认真完成。有时我也会想:都说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聪明了,可为什么学习上的“差生”却越来越多了呢?也许这个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难以回答?更难以解决,但面对着一年又一年日益增多的学困生(其实我更想叫他们学懒生),我们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难道不该去反思一下: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