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游记之五:苗族银饰

2021-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想奔跑的小米

在贵州,银饰应该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先不说苗族姑娘满身沉沉的银饰,就是银壶银杯等银器点也是到处都有,机场、大街上、繁华的闹市里的银饰店也是随处可见。

说到苗家人的银饰,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银匠精心做成。

在千年历史流传中,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也展示出苗族丰富的精神世界。

很多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如耳环一两对,叠至垂肩;项圈三四件,没颈掩面;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有的银饰组合部件有数百件之多,呈现出一种繁复之美。

很多苗族银饰以大为美。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大型银饰一方面表现出家庭的富裕程度,同时也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

很多银饰以重为美。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有些耳环单只重达200克。


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也讲究愈重愈好,有的重者逾八斤。全身穿下来有几十斤之重。

苗族在过节或婚嫁等人生的重要时刻,都要把银饰佩戴起来盛装相配,而且是以多为美。苗族民谚说:“无银无花,不成姑娘。”

有些人家在女儿年幼的时候就开始为她逐年打造银饰,一年积一点,存放在专门的木箱里珍藏。等女儿长到十多岁了,在盛大节日和出嫁的喜日,姑娘就会用银饰装扮起来。

苗族人佩戴银饰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银饰对于苗族人来说不仅仅是饰品,上面复杂精致的图案也是记录下这个民族古老的历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